不老奇事观后感

《不老奇事》对这部电影憧憬已久,不仅因为是王传君王珞丹主演,更因为是王朔参与编剧。此前也因此盼过几部电影,下场不一,最满足的是《非诚勿扰2》孙红雷饰演的李香山在自己的生前追悼会上的告别词。这段词儿我引用在最后吧。王朔的笔锋总能让人心里一沉,好像你的心不过是他的砚台,他拈笔过来蘸一下,你必是无法反抗。然后呢,旧情如墨,此生如宣纸,继续洇染下去了。虽然是两个编剧,我还是如饥似渴地追索着这部电影里的王朔味道,像是一条不称职的苍老猎犬。这是身为王朔铁粉的本能。以前因为追问《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到底哪一笔是王朔写的,惹得老徐不高兴,后来《一步之遥》我就学乖了,不再追问姜老同一个问题。

看《不老奇事》会想起的王朔,先是《橡皮人》时津津有味的王朔,爱回忆“一块儿偷幼儿园向日葵一块往楼下行人头顶上吐痰玩儿”的那种往事;然后是《永失我爱》时拿绝症当弹弓直接崩读者家玻璃非逼你泪奔破防的着急上火的王朔。但《永失我爱》我排斥的,到如今我接受了。朔爷,你谈生死聚散的时候到了,我听你谈生死聚散的时候也到了。你谈不老,谈医学实验,谈干细胞,都没事,我等着你最后那几句话——“抱歉讲了这么长的一个故事,里面有我的亲人,我的朋友,我的爱人。以前我总在想到底怎样才能和他们永远在一起,现在我明白了,离别才是真正的永远。”

郑捕头说得对,有王朔编剧的电影,旁白是重要的。我甚至想说,听听旁白也值了。

《不老奇事》,俩小孩都选的不错,尤其男孩朱耕佑,他演过《我不是药神》,但我更记得的是《未择之路》,他从来都没把自己当童星,他就是某个时间的我们。我喜欢去往青海的闷罐车里,一起对着化学药品,年少的他只记得“那三天她总是醒得比我早”。我喜欢她小时候叮嘱他:“你也得给我回信。”长大了好奇:“你真去找过我。”我喜欢她腰里揣着弹弓,不是幼年而是成年。我喜欢她在酒吧里唱的是“游击队员,快带我走吧,我实在不能再忍受”,这首南斯拉夫老电影《桥》的主题歌《啊朋友再见》,喻示了未来的一切,只是游击队员来晚了,她已经变得很能忍受。我喜欢她不管混到地狱哪一层,见他就收敛拘束,可时不时也要他对自己说羡慕,说佩服。“我一直做梦,梦见你们都走了。”所以,即使你遇上末班车还有力量不上,可你心里已经哇凉哇凉的。“你怎么知道的?”“我在啊。”——我也想有这样的友人,一生聚散无几日,知我平生未诉事。最好是个女的。她想我,就会回到旧居,把我们家门给撬了,直接闯到回忆堆里,像个进了粮仓的耗子。

《不老奇事》绝不是无懈可击的电影,但,确实有点中我穴道的地方。我是跟我哥一起去看的,他比我大四五岁,我们来看这部电影,就是为了三个姓王的。“不能和尚明白菩萨不明白”,我不知道自己是啥,和尚或菩萨,我只知道自己还没太明白就已经很难过了。王传君很好——药神,兰心,王珞丹也很好——后会无期。他们在王朔年轻时候遇上他会怎样?会留下什么峰峦叠嶂吗?也未必。那时候老王都忙着呢。忙着当写书的王哥呢。我就是很希望王珞丹去演一次《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她是我最信奉的吴迪。迪,美好的意思。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nsilafu.com/nfdl/1057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