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铁塞尔维亚,原来是个隐藏的美食之国!
塞尔维亚,前阵子因为疫情爆发,总统亲吻中国国旗、请求中国救援而上了热搜。
这个位于东欧的小国家,是欧洲唯一对华免签的国家,确实是我国在欧洲的一位“老铁”。在欧洲各国的名义调查中,塞尔维亚对华好感度排名第一。
塞尔维亚位于巴尔干半岛中部,温暖湿润的地中海气候为塞尔维亚带来了丰富的物产,海鲜、牛羊、农产品四季不断,这就决定了,塞尔维亚是个值得吃货流连的地方。
对于国人来说,欧洲人的奶酪面包偶尔吃一次还好,可吃多了到底还是受不了。但在塞入维亚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塞尔维亚的各色烤肉让人欲罢不能。在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城外,有一家知名烤乳猪店,当地人和游客趋之若鹜,每日大排长龙。这家乳猪店的用料特别实在,对乳猪的选择特别考究,在烤制时也不额外多加调料,因而更凸显出乳猪本身的肉香;店家给的分量也一如东欧人的耿直,一份烤肉拼盘即使是2、3个壮汉都吃不完。
作为与中亚比邻的东欧国家,塞尔维亚也有土耳其式的各种烤肉,他们喜欢把牛羊肉混在一起,搭配饼类吃。最有特色的是,当地还会搭配一些名为Cvarci的炸猪皮。
除了烤肉,各类香肠也是塞尔维亚的必尝美食。Cevapcici,是深受人们喜爱的塞尔维亚特色主食,由各种肉类经烤制后,和蔬菜搭配,制成烤香肠,独特的滋味让人欲罢不能——而最适合中国人的是这道菜里对蔬菜的大量使用。塞尔维亚人将他们最爱的蔬菜Sarma(就是经过腌制的白菜)和各类肉肠搭配在一起,既能衬托肉肠的香味,也能解除香肠的油腻。
塞尔维亚人十分喜爱食用蔬菜,他们对蔬菜的需求量远比其他欧洲国家大。.除了Sarma,塞尔维亚还有很多蔬菜沙拉,包括土豆茄子和肉制成的Musaka、红椒大蒜和茄子制成的Ajvar等等。
喜欢吃蔬菜、喜欢花式烤制肉类、喜爱吃油炸猪皮……是不是和我们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很像!
住在贝尔格莱德老城中心,四周被南斯拉夫时代遗留下来的建筑包围,几栋派头十足的老房子里大多是政府机构、金融巨头或博物馆,大名鼎鼎的莫斯科大饭店也只默默占据了一个角落,大多数建筑灰突突的外墙看起来颓废而萧条,如果仔细寻找还可以看到墙面上不知是二战还是北约轰炸时留下的弹孔。
作为塞尔维亚的首都,贝尔格莱德少了些欧洲大城市常见的高贵繁荣,无休止的战争遗留下了抹不去的创伤,老人们忧郁和无奈的气质,大概就是对昔日辉煌岁月的无尽怀念。塞尔维亚现在是欧洲收入最低的国家之一,人均GDP甚至比不上中国,经济最发达的首都工资平均只有人民币左右。
然而在与塞尔维亚人聊天时,大多数人却觉得现在虽然有压力,不富裕,但生活还过得去。要想快速了解一个城市人们的生活,一定要去当地的菜市场,这里不但是美食灵魂的源头,也是人间百态的缩影,一日三餐的烟火气,触摸最真实的生活。
ZeleniVenacMarket是市中心最大的农副产品市集,多年前这里还是贝尔格莱德的郊区,是人们旅行途中的中转站,慢慢有人发现商机开办了旅馆、餐厅,随着人流聚集慢慢形成市场,直到今天这个市场依然存在,旁边的客运站每天也有上百辆大巴载着乘客去往新城和泽蒙小镇。
清晨的老城行人寥寥无几,ZeleniVenac却早早就热闹了起来,每天6点开始城外的农夫就把当天出产的水果蔬菜送进市场,分发给各个小摊贩,城里人也习惯了一大早就来买菜,为一家老小准备一天的餐食,随着名气越来越大,世界各地的旅游者也会循迹而来,价廉物美的果蔬让穷游背包客满载而归,其他人则只是享受这红红火火的市井氛围。
红白格子相间的建筑有些欧洲童话的感觉,内部的小摊点却跟中国的菜市场没多大差别,塞族大爷们一样高声叫卖,手舞足蹈吸引着潜在得客户,有些摊位装饰的很是用心,货品摆放得如艺术品一样,色彩斑斓,让人有了购买得冲动。
从苹果、草莓、西红柿的颜值上就能感受到塞尔维亚农业的发达,晶莹青翠的黄瓜,火红碧绿的柿子椒,还有叫不上名字的塞尔维亚本地蔬菜,都成了市场中靓丽的风景。塞尔维亚并不属于欧盟,也不使用欧元,当然不是他们不想,而是欧盟苛刻的条件让塞尔维亚放弃了,塞尔维亚的货币叫第纳尔,1人民币大约合15第纳尔,也就是第纳尔约6.5人民币,看看货架上的价签就会了解为什么塞尔维亚人收入不高却活得还不错了。
市场中的单位都是公斤,青菜、萝卜、黄瓜之类的家常蔬菜大多一公斤在第纳尔以内,两三块人民币一斤的价格跟中国差不多。最夸张的是苹果橘子之类的大路货水果,40,50第纳尔一公斤,合人民币1块钱一斤。而国内比较稀罕的车厘子,这边普遍也在一公斤第纳尔以内,差不多6块钱一斤,完全可以实现车厘子自由了。
欧洲人好像很少吃辣椒,但在ZeleniVenac市场中却是主角,中国的辣椒价格逐年走高,看这里的价签都有点不敢相信。他们的辣椒在辣中还有一丝甜,塞尔维亚人喜欢把辣椒做成酱,伴着面包和意面,成为当地为数不多的刺激调味品。
塞尔维亚的黄油、奶酪和蜂蜜质量也相当不错,很多农户自产自销,从田间到餐桌的绿色供应链也吃着放心,虽然这些在欧洲国家中并不是独一份,但价格绝对是西欧国家没法比的。葡萄酒也是塞尔维亚人很自豪的农产品,与一些老牌产地比除了没名气,味道口感差距并不大,关键便宜到怀疑人生,“养在深闺人未识”说的就是它了。
当然要说塞尔维亚美食的特色,那一个“肉”字就全包括了,无肉不欢是这里饮食的精髓,每一餐的主角基本就是肉。市场中单独开辟了一片单独的肉食空间,新鲜的猪牛羊鸡应有尽有,大块头看起来很是过瘾。与俄罗斯渊源深厚同为斯拉夫民族,各种熏肉腌肉也非常相似,品种异常丰富,近两年中国猪肉价上天,这里还停留在八九十年代的水平。
市场中还充斥着不少廉价的日用品,看卖相大部分应该来自包邮区,客人以中老年为主,大多穿着朴素甚至有点破旧,如果不是录音机中播放着高分贝的巴尔干音乐,真的恍惚以为回到了二三十年前的中国。
南斯拉夫曾经是欧洲最富庶的国家之一,铁托时代普通人家别墅和汽车是标配,经历了残酷战争后的塞尔维亚的经济一直低迷,为了让大多数人过上衣食无愁的生活,低工资低物价大概也只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从几块钱一杯的咖啡,到两三百一晚的星级酒店,让塞尔维亚几乎称为欧洲最“便宜”的国家,但总是抱怨物价的中国人真的会羡慕这样的生活吗?
ZeleniVenac市场见证了塞尔维亚百年来的历史变迁,南斯拉夫的光荣与梦想,国家分崩离析的痛苦与挣扎,无论世事如何沧桑多变,生活依然需要继续下去,巴尔干之花也依旧会盛开绽放。
开放时间:06:00–19:00
建议时长:1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