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较好的湿疹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9083902.html
克罗地亚这个多万人口的东南欧小国,时隔20年再次因足球而全民沸腾。但事实上,他们第一次在国际体育赛场上打出名号,靠的还是篮球。年的巴塞罗那奥运会,克罗地亚男篮坐拥彼得洛维奇与库科奇等一众才俊,他们一路杀进决赛,最后败在了那支不可能被战胜的“梦一队”脚下。
老练的莫德里奇和92年青涩的库科奇尽显克罗地亚人的绝顶天赋
距离年南斯拉夫战争开始解体、内战爆发迄今已有27年。当年率先独立的斯洛文尼亚,在去年夏天的男篮欧锦赛上拿到了第一个三大球洲际比赛冠军,19岁的天才球员东契奇又在今年选秀中成为探花。相比起来,塞尔维亚男篮(包括年后以南斯拉夫、塞黑之名参赛的队伍)欧锦赛4连冠、世锦赛(现已改名为世界杯)两连冠,外加两枚奥运银牌的战绩,以及近30年来为NBA所输送的历届人才,似乎更有资格夸耀是前南斯拉夫篮球的继承者。
传统意义上“三大球”的另一项排球,塞尔维亚男女排在世界都是一线水平的强队。在欧锦赛的多次夺冠经历自不必多说,男排还曾经收获奥运冠军和世界男排联赛冠军,女排在里约奥运会决赛中与中国女排的鏖战也让人记忆犹新。顺便提一下,同样算是“大球”但在世界范围内相对小众的水球,塞尔维亚和克罗地亚两支男子国家队加起来,更是垄断世界大赛冠军多年,具备碾压所有对手的实力。
相比起来,虽然前南诸国在足球赛场甚至连一个洲际冠军还无法企及,但在国际足坛一直是一股稳定的力量。除了年遭遇禁赛外,其后的6届世界杯每次都有2支前南球队进入决赛圈(克罗地亚5次,南斯拉夫/塞黑/塞尔维亚4次,斯洛文尼亚2次,波黑1次)。来来去去,浮浮沉沉,你总能发现脱胎于巴尔干半岛的铁鹰虽曾没落,却又倔强重生,间或带来像本届这样的惊喜。
如果说从上世纪90年代直到本世纪初三大球整体实力的均衡,还是前南诸国在消耗解体之前积攒的老本,那最近十多年历经沉浮又渐渐复兴,重回世界主流赛场的努力,则证明他们在新时代依旧拥有不逊于前人的造血机能。
塞尔维亚女排曾在年奥运会上对抗朱婷
▼
人才关不住,索性敞开门因为年之前南斯拉夫的社会主义体制以及与西方国家的关系,当时各项目对于球员出国效力的最低年龄都做了严格的限制。虽然各项目、各年份具体的规则的记载各有出入,但大致可知这个“最低年龄”并不低。根据曾经执教国足的福拉多回忆,他那时候的规定是不低于26岁。
年参加法国世界杯的南斯拉夫和克罗地亚,队中诸如萨维切维奇、米亚托维奇、苏克、博班这样在前南青年队就崭露头角的球星,转会欧洲顶级豪门的时间大致都是在、那几年,原先的年龄限制在国家解体后彻底成为历史。
球员和俱乐部之间的倾慕是互相的。前南解体后,联赛中原来的诸多强队都分流至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和波黑的本国联赛,而南斯拉夫联赛几乎只剩红星和游击队两支强队尚能一战。本国联赛竞技水平的锐减,以及西欧诸国更加诱人的薪资福利水平,让年后的人才外流成了挡不住的趋势。
那年的南斯拉夫队长斯托伊科维奇,在前南解体前1年就被法甲马赛队挖走,转会费折合万英镑,当时是一个令人咂舌的数字,也是社会主义体育体制下不可想象的。随着年龄限制不复存在,越来越多的前南诸国年轻球员,在不满20岁时就被欧洲各豪门竞逐,有的甚至是从青年队就开始培养。
克罗地亚人曾在年的世界杯上留下传奇
举个例子,像本届的克罗地亚队中,上世纪80年代中期出生的如莫德里奇、曼朱基奇这一代球员,基本还是在本国豪门效力到23、24岁,然后转会至五大联赛强队担任主力这一模式。再年轻一些,诸如佩里西奇、拉基蒂奇,分别是从法国索肖和瑞士巴塞尔的青年梯队踢起,顺利跻身成年队后再转投欧洲豪门。本届平均年龄相对偏大的克罗地亚队中,4位年后出生的年轻球员中,科瓦契奇在19岁时就已经代表国米出战,而最年轻的卡莱塔-卡尔在奥地利超级联赛首秀时,甚至还未成年。
这都是成长于冷战年代的前辈们所无法奢望的,甚至是年那拨已经进入新时代的师兄,也不免要羡慕。当年克罗地亚队中转型教练最成功的比利奇,就有这么一番感慨:“我们那届国家队,除了博班(AC米兰)和苏克(皇马)效力欧洲豪门以外,绝大多数都在普通的俱乐部,帕尔马、埃弗顿、德比郡……”可如今,无论是以青年队作为跳板,还是一步到位登陆欧洲顶级赛场,都意味着和世界最高水平的无缝对接。
高水平前南篮球运动员开始涌入世界最高水平的联赛,肇始于解体前的年——迪瓦茨和彼得洛维奇同年登陆NBA。但毕竟被NBA球队选中的幸运儿凤毛麟角,且前南与美国的关系长期紧张,再加上前南与欧洲地缘上的接近,也有不少球员涌入水平同样可观的欧洲诸国联赛,或以此作为登陆NBA的跳板。像迪瓦茨这样被选中当年直接赴湖人打球的毕竟是少数,更多是像库科奇这样,选中后在意大利联赛锤炼几年,然后得到公牛队的征召。
自前南解体以来,曾在NBA效力的前南诸国球员超过70人;在输送人才超过20人的5个海外国家中,塞尔维亚和克罗地亚占据两席,另外3家是加拿大、法国和澳大利亚。历经了解体到世纪初的近10年黄金期后,塞尔维亚队又在年里约奥运会上重回决赛,而斯洛文尼亚队也首次称霸欧洲并贡献惊世之才。这团星火,仿佛从未熄灭。
前南斯拉夫曾是世界篮坛的绝对劲旅
▼
不再吃老本,深耕青年队斯托伊科维奇如今已是广州富力队的主教练。谈及自己的祖国在时隔8年后重返世界杯决赛圈,认为之前的蛰伏反而为人才的成长提供了契机。他说:“(过去8年)我们得到了成长的良机,我们的青训团队、管理者在这8年里做了许多工作,这是我们最终重返世界杯舞台的基础。”
成年国家队远离世界杯赛场的这些年,各年轻段的年轻球员没有让塞尔维亚的国人失望。U19国家队在年的欧青赛上夺魁,米特洛维奇为首的5名主力今年随队征战俄罗斯。这是前南解体三、四年后出生的第一批孩子,他们的崛起也意味着塞尔维亚足球正从吃前南足球老本的时代脱胎,转而筑就可持续发展的造血计划。
对本届克罗地亚队无比看好的比利奇,对这一代球员有更深的感情,因为他曾经是克罗地亚U21队的主教练,莫德里奇就是他执教时期一手提拔的。虽然U21队战绩一般(可能是年轻球员过早地被成年队挖走),但克罗地亚U17和U19队在最近20年中曾经3次获得同年龄段欧青赛的铜牌。其中年夺铜的那支U19队普遍出生于、年,也有多名球员入选了本届以85后球员居多的克罗地亚国家队。他们是在战火纷飞年代出生成长的一代,也即将复刻他们六、七岁时见证的那次奇迹。
前南诸国中并不具备塞、克两国整体高水平配备的其他国家,如斯洛文尼亚和波黑,在扎霍维奇(年生)和哲科(年生)这样足以照亮一代人的天才引导下,也都完成了各自国家的世界杯梦想。分别已经告别世界杯决赛圈8年和4年的他们,可以说消耗完了前南给他们遗留了最后一点遗产。翻开这两国各梯队的比赛记录,会发现他们跻身欧青赛决赛圈都是举步维艰。
东契奇已是篮球世界的焦点人物
其实20世纪以来足球、篮球欧青赛的表现,基本可以看做其后5到10年成年国家队成绩的先兆。迄今举办20届的篮球U20欧青赛中,冠军有7次花落前南球队(南斯拉夫/塞黑/塞尔维亚5次,斯洛文尼亚2次),值得一提的是前苏球队也有4次(立陶宛2次,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各1次)。年夺冠的那支斯洛文尼亚中,刚满18岁的德拉季奇就在队中,而他在那次夺冠4年后登陆NBA,又在去年率队登上了欧洲之巅,而且他们又有了东契奇。
和斯洛文尼亚男篮这样倚重核心球员的情况不同,塞尔维亚队则是一代年轻人严格按照复兴周期在摸索、隐忍,然后静待爆发。年世锦赛夺冠后直至年世锦赛摘银之前,算是塞尔维亚篮球的一段低迷期,在各级赛场进入前四的机会都寥寥。
但虽然不为人所知,他们的U20男篮却在欧青赛完成三连冠(-),U19世青赛上也在年夺冠20年后旧梦重圆。令人生畏的是他们各级梯队的表演丝毫没有停歇的意思。年和年两届U19世青赛亚军的阵容中分别贡献了博格丹诺维奇和约基奇这样的NBA球员,而年欧青赛夺冠的那支U20队,又直到保证了他们未来5-10年大赛中稳定的人才输送。
值得一提的是,足球亮眼但篮球相对沉寂的克罗地亚,在年U19世青赛上也获得了历史最佳的第二名。队中的日日奇、祖巴茨如今已在NBA站稳脚跟,克罗地亚足球时隔20年圆梦后,篮球是否可以考虑奥运银牌28周年之时也重温旧梦一把?
前南斯拉夫分裂为如今的七个政权实体
▼
和平和发展,变化与融合国家的和平和经济的发展,永远是竞技体育得以维持高水平发展的先决保证,对于任何一国都不意外。在前南时期,以及解体后内战不断、冲突加剧的岁月中,生活水平普遍不高的十多年里,前南诸国的大球水平仍能保持高水平,一方面得感谢前期人才基础的积累,另一方面恐怕也是因为强调吃苦耐劳、协同一致的社会主义体育体制遗风,还管了一阵子作用。
前一代人所遗留的战争创伤,不应该由后来人买单。在和平与发展逐渐成为时代主流之时,原本存在种族之固见的诸国放下仇恨,拥抱变化,而其后十多年相对安定的环境,也成了他们在体育领域迎来复兴的保障。
前南诸国中,受战争影响相对较小的斯洛文尼亚去年人均GDP超过美元,排在葡萄牙之前,已经跻身发达国家行列;克罗地亚紧随其后,尤其是旅游、造船、制药等行业飞速发展,也已达到准发达国家水平。塞尔维亚、黑山、波黑、马其顿4国经济增速也已逐渐展现可喜的变化。
在意识形态上,逐渐摒弃前南时期与西方对抗的冷战思维,融入欧洲一体化进程,也是球员和球队更加自由交流互鉴,实现提高的制度保障。斯洛文尼亚于年成为前南国家中第一个,也是迄今唯一流通欧元的国家。此外,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已经成为欧盟正式成员国,而塞尔维亚、黑山、和马其顿也已经在候选成员之列。
人们对于前南斯拉夫的经典回忆不只限于《啊,朋友再见》
年前前南三大球的人才培养输出、联赛组织运营、国家队训练管理,都为那个时代辉煌的成绩提供了保障,但那毕竟是历史的造物。先后成为独立国家之后,虽然不同程度上继承了前南的体育遗产,但即便家中有矿也终有耗完的一天。
当国界的藩篱已经随着冷战铁幕的揭除而成为历史,当既有体制的弊病在资本大肆涌入、价值逐渐多元的时代显露无疑,空有情怀追忆辉煌的往昔不过是麻醉自己,在经历短暂的蛰伏后重新造血、重塑传统,才是突围和救赎之道。
但年前出生的那帮球员逐渐淡出舞台,但“前南球员”这一概念终究变为历史,我们在偶尔哼起《啊,朋友再见》,想起保卫萨拉热窝的瓦尔特时,必须明白诸如“如果不解体,他们有多强”的假设其实并无意义。
告别战火硝烟,拥抱和平发展的是巴尔干半岛上的芸芸众生,而期待着在上述的功劳簿上添加更多的体育领域民族遗产,也是他们期盼留给下一代人好故事的一部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