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创今日荐书狐狸是作家的图腾

北京哪家医院能治好白癜风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杨青

书名:《狐狸》作者:杜布拉夫卡·乌格雷西奇译者:刘伟出版社:北京日报出版社出品方:理想国出版年:-5

“来自一个已不存在的国家,教授一门四分五裂的语言,我像童话里的龙一样吐出舌头,然后它就分叉了:克罗地亚语、塞尔维亚语、波斯尼亚语、斯洛文尼亚语、马其顿语……”

本书的作者杜布拉夫卡坚持用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写作,但拒绝承认自己是克罗地亚作家,她将自己定义为“跨国界”或“后-国家”的写作者,并于年参与签署克罗地亚、塞尔维亚、波黑及黑山知识分子及公众人物联合发起的《共同语言宣言》。

杜布拉夫卡·乌格雷西奇是克罗地亚裔荷兰籍作家,出生于前南斯拉夫,在萨格勒布大学就读期间,主修俄语文学及比较文学,并开始文学创作,毕业后留校从事文学理论研究工作,于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年,南斯拉夫内战爆发,杜布拉夫卡因公开反对战争及民族主义,遭到国内舆论的猛烈攻击,于年被迫离开克罗地亚。此后,杜布拉夫卡先后在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和柏林自由大学等多所大学任教。年定居荷兰阿姆斯特丹,从事小说创作、文化评论、翻译、文学研究及编辑出版等工作,致力于推动母语的开放性,维护文化的连续性。

“一门如此令人痛苦的语言,一门从来没有学会描述现实,与人对于现实的内在体验同样复杂的语言,能够讲故事吗?

一开始都是这样。或者那样。他们做了那件事,去了那里,然后来到荷兰。流亡者的叙事是没有日期的。短短的“战后”发生了太多的事,他们的心理时钟在重压之下坏掉了。一切都坏掉了。地点和时间分成了“以前”和“后来”,生活分成了“这边”和“那边”。他们突然间没有了证人、父母、家人、朋友,乃至借以重构生活的平常见到的人。没有了这些可靠的中介,他们被抛回了自身。

作者将个人的疼痛翻译成自我的语言,写成了一本书《疼痛部》。

然后接着在阅读和分析同类的作品中寻找自我,这次她找到的是狐狸。狐狸不属于野兽,不属于我们人类,也不属于神灵。跟杜布拉夫卡的命运有些类似。

她是一个永恒的偷渡者,一个在世界之间穿梭自如的移民,被抓到逃票时,就会用尾巴玩球,表演她廉价的小把戏,目光极为短浅地将观众转瞬即逝的赞叹当成了爱。那是她的荣耀时刻。

其他的一切都是恐惧的历史:逃避猎人的子弹、不停狂吠的猎犬、迫害、殴打、舔舐伤口、羞辱、孤独和廉价的安慰——一串鸡骨头做的手摇铃。

狐狸是作家的图腾。

全书分为六个章节,不同层级的文本,每一层都是创作,都是狐狸,书外的读者无法确认这其中究竟含有几重背叛。皮利尼亚克说狐狸是作家的图腾,但随着小说展开,你会发现这巧妙编织、密密层层的文本也是狐狸,甚至人的身上也可能附着无数版本看不见的文本。整本书既是故事中的故事,也可以当成作家的自传来看。

审读:喻方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nsilafu.com/nfjt/112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