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作no辱的南斯拉夫

二战前的南斯拉夫,虽不算大国,但却是没有争议的中等强国。已经实现了工业化,制造基础完备,除了坦克,枪炮制造都没有问题;军事力量,也足以让任何对手掂量再三:国防军规模达到万人,门火炮,门迫击炮,辆坦克,拥有空军、现代机械化部队。这样的国家,政治能力上,却遗憾地并没有显示出足够的成熟。在纷乱的欧洲局势中,围绕是否中立以及如何外交站队,内部分歧无法得到协调统一。政府与民众,乃至政府内部,各持己见,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应该说,在分裂为尖锐对立阵营的欧洲,此时的南斯拉夫,最符合国家利益的政治选择,是采取瑞士、西班牙一样的中立立场,让自己远离是非,置身战乱之外。但是,执政的摄政王政府,被此时德国的胜利者光环吸引,决定加入德国阵营。但是,毕竟同为斯拉夫人,不少南斯拉夫人,对俄国有自然的亲近感,亲俄传统和亲俄力量一直不容小觑。果然,亲德派刚刚签订三国协约2天后,年3月27日,亲俄派以空军司令杜西莫维奇为首,发动军事政变,推翻亲德的摄政王,撕毁墨迹未干的三国协约,转投苏联,与苏俄签订友好结盟条约。已经横扫西欧、打趴法国,风头正盛的希特勒,岂能容许如此对自己颜面的挑战?容许自己的南部被俄国势力包围?如此明白的逻辑,政变的亲俄将军们,却居然选择忽略、无所顾忌。在立场和情感倾向面前,国家大局和利益,被无视。震惊愤怒之下,被打脸的希特勒,下达了元首第25号训令,指示德国军队,立刻展开“摧毁南斯拉夫”的战争准备。在统治集团亲德亲俄两派的争斗中,南斯拉夫错失了瑞士一样的中立机会,缺乏理性的政客们,冲动率性之下,瞬间为自己国家招来了战争灾祸。大难临头,亲俄派抱以厚望的俄国斯拉夫兄弟,却选择了无可奈何,无能为力,好尴尬、好失望!无奈的南斯拉夫政变政府,只得赶紧动员百万大军,阻挡纳粹军队。对于南斯拉夫,德军也没有掉以轻心。希特勒累计动用的兵力,高达51万,其中德军20万,意大利15万,阵容空前强大。按照德军的计划,预计需要花费半个月,才能攻陷贝尔格莱德,准备付出一万人的德军伤亡代价。对于此时人挡杀人、佛挡杀佛,志得意满的纳粹,这样的安排,算是没有低估它的分量、给足了南斯拉夫面子。政变后仅10天,4月6日,德军即以超常的高效率完成准备,在计划之外,临时发起了巴尔干战役,兵锋直指南斯拉夫。在空中,德国空军开始对贝尔格莱德实施轰炸,两天之内,南斯拉夫的空军被彻底摧毁,贝尔格莱德城市被饱和轰炸,造成巨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5万人受伤,1.7人万死亡。面对无谓的战争灾祸,立场观点不一、内部分歧的民众,怨声载道、消极悲观。在地面,纳粹军队以5个师,分三个方向,以首都贝尔格莱德为目标发起进攻。南斯拉夫紧急调动万大军,向边境开进,企图把德军的攻势控制在外围边境。但除了与意大利旗鼓相当、形成僵持,势如破竹的德军,南斯拉夫军队根本抵挡不住,而政客们缺乏理性的外交政策,也让军人民众斗志全无,消极应战,你高层喜欢俄国,那你去打啊,凭啥让我们去送命?于是,一经接触,军队即纷纷投降退让,德军迅速逼近了南斯拉夫的首都,贝尔格莱德,抵挡不了德军,还不能算是南斯拉夫的耻辱,毕竟,牛皮哄哄的大国法兰西、大英帝国,不也刚刚惨败,没能够在德军攻势面前招架住嘛。真正给南斯拉夫人带来巨大战争耻辱的,是一名德军上尉,弗克林伯格。他,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在贝尔格莱德,登上了战争传奇的历史舞台。弗克林伯格,是德军帝国师的一名侦察连长。此人作战勇敢、有胆有谋,在之前对法作战中,曾呼唤指挥炮兵,对他自己所处的位置进行轰炸,乘机夺下法军阵地,是“向我开炮”的历史真实版人物。当然,这样的怪才,难免特立独行、我行我素。这一次,他的我行我素,不按常理出牌,更是让他人错愕,让南斯拉夫国家蒙羞受辱。弗克林伯格率领的先头侦察小队,一马当先,率先到达了贝尔格莱德城外、一座被破坏的桥梁边。此时,一路冲锋在前的弗克林伯格,身边只有11个人,两挺轻机枪和5支冲锋枪。甚至连自己连队的其他人,都还抛在后面。向师部汇报完位置与周边情况情况后,他得到的命令,是原地警戒待命,等待主力部队到来。从来不按常理出牌的弗克林伯格,却临时起意,决定趁着对方毫无警觉,再进一步,渗透到贝尔格莱德城中,内部侦察。于是,这只11人的侦察小队,不顾上级命令,在多瑙河河边找到一艘船,渡河来到南岸的贝尔格莱德城下。在城外的一处南军守卫哨所,他们成功偷袭暗杀了所有警戒的卫兵。然后,换上南斯拉夫守卫军人的衣服,大摇大摆,进入到贝尔格莱德城中。进入南斯拉夫首都后,按照身份的本分,应该四处侦察、为后续大部队提供布防情报;而弗克林伯格却决定,再走一步险棋:干脆直奔城中的国防部大楼,意图擒贼擒王,威逼投降。大敌当前,南斯拉夫国防部已经疏散,有限的守卫人员,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就已经被解决。于是,控制了国防部大楼的弗克林伯格,降下大楼楼顶的南斯拉夫军旗,换上了德国军旗。并在国防部大门口,布置好机枪阵地。自己国家的国防部大楼,竟然飘扬起了德国国旗,已经被德军连日的空中轰炸,弄得惊恐崩溃的贝尔格莱德民众,面对黑洞洞的德军机枪,高高飘扬的德国国旗,傻眼了,怔住了…….很快,德军已经进城、贝尔格莱德失守、连国防部都被控制的消息,迅速传遍全城,所有的市民,都相信大势已去。当然,是战是降,要不要放下手中武器,茫然的守卫部队和民众,还需要听取上面的决断与命令。于是,弗克林伯格电话打到市政府,通知贝尔格莱德市长,前来接洽投降。得到消息的市长与政府官员们,震惊失望之余,信以为真,以为城外所有的军事行动都已经结束,城内的抵抗已经瓦解,于是,他们衣着体面、表情严肃地来到国防部,接洽停战投降事宜。表情冷静从容的弗克林伯格,以区区11人做道具,镇定地要求市长,解除守城部队武装,实行宵禁。4月12日当天晚上,贝尔格莱德所有守军,集中到城市中心广场,排起长龙,上缴武器。医院、学校之外,实行全城戒严。20万军民的南斯拉夫首都,沉闷而平静,无人开枪、无人反抗。弗克林伯格的小队,度过了提心吊胆、漫长而死寂的一夜。4月13日,到达多瑙河对岸的弗克林伯格侦察连后续人员,才开始渡河进城,他们的到来,让弗克林伯格终于可以派出多余人员,到处开车巡逻,制造德军全面控制贝尔格莱德的假象。而此时的德军帝国师师部,得到贝尔格莱德已经被小分队占领的消息后,不敢相信,一度以为是南军圈套,反复侦察,才确认属实,于是,德军大部队,兵不血刃,在安静甚至友好的气氛中,顺利进入贝尔格莱德。17日,德国和南斯拉夫政府签订了停战协议,在无可奈何的屈辱中,南斯拉夫无条件投降。折腾半天,除了巨大战争损失和战败屈辱,一切回到原点。低能的政治人物们,就这样把一个国家折腾了一回。由于弗克林伯格的神奇表现,大大降低了德军的伤亡。整个巴尔干战役,德军仅仅花费了8天时间,数十万大军的伤亡,也远远低于预期,不过人阵亡、人受伤。征服一个中等强国的战争,损失还不及一场小规模战斗。而上下不一心,政府重大决策内部分歧、外交失误的南斯拉夫,却遭受了惨重损失。南斯拉夫军队,死亡是德军几十倍,达到数千人;毫无斗志的军人,大规模投降,被俘虏的数量,高达35万人;民众遭受的损失,更加惨痛,仅首都空袭造成的伤亡,即超过6.7万人,物资损失,更不可计数。这样统治集团无能犯浑,国家民众买单的教训,在战后,却并没有被南斯拉夫这样的国家汲取。反倒,却为偶然站队在了几年后的胜利者阵营自傲。自我吹嘘,正是因为自己的巴尔干战役,让希特勒把进攻苏联的时间向后推迟了一个多月,而耽搁的一个月,让德军在莫斯科会战中,碰上提早到来的寒冬。因此号称,这是自己对胜利者阵营的贡献。这样重大的国策失误,在其后的铁托时代,继续在民族宗教政策上重复。最终,50年后,好运不再,治理无方、政治能力低下的南斯拉夫,作为国家,分崩离析,消逝在历史舞台。

推荐阅读:

唉,图们江!

缅甸:从高富帅到乞丐的逆行

瑞士,究竟凭什么?

法国,何处去?

造福中华的真正救星,是这些寂寂无名的先贤

昂山素姬:任你毁誉,心唯国家大计

全世界对朝鲜束手无策,看以色列如何成功摧毁几千里外伊拉克核计划

危险!加拿大....

库尔德:好棋在此,妙手安在?

这个舆论大V,哪来的胆大包天!

严峻啊,川普视角下的贸易争端

搞笑的军阀告诉你,为什么身边的四川朋友值得珍惜!

造福中华的真正救星,是这些寂寂无名的先贤

克里米亚的事,中国人买单

咱这里,管你啥虎,哪能想飞就飞

天下英雄谁敌手:川普成精记

老龄化严峻!怎能忽视寺庙的初心与资源

唉,阿巴利亚!

危险!加拿大....

黎巴嫩:想不到!

中国良心何在?——秒杀范冰冰冯小刚们的印度人

没有航母核弹的瑞士,文明高度如何让世界仰望!

瞧不起妓女?哼哼....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nsilafu.com/nfjt/44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