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强国之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2

《难念经系列》之二俄罗斯

如果说美国是当今世界的海洋霸主,那么大家都知道,长期以来能和美国扳扳手腕的只有俄罗斯了(中国当然偶尔也会硬一下,但大多数时候韬光养晦)。虽然前苏联最终被美国和平演变掉了,但作为最近70多年唯一一个能阶段性占美国上风、逼美国转攻为守的国家,苏联解体后依然庞大的俄罗斯依然让美国不敢轻视。俄罗斯拥有世界最大的国土面积,资源极为丰富,军事力量强大,民风彪悍,“战斗民族”名不虚传。

不过,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就很难再和美国竞争世界老大地位了,虽然偶尔能在局部利用美国的昏招占点上风,但综合国力距美国是越来越远了。造成差距越来越大的原因,有一部分是短期难以克服的,也就是本文探讨的问题。

一、高纬度。俄罗斯虽然国土辽阔,但实际上目前乃至未来50年内,可以高效利用的土地并不太多。绝大部分都在高纬度地区,太阳热量吸收较少,常年天寒地冻,生物承载能力有限,生长周期也长,因此人烟稀少,动植物也不如热带多,生态系统就不是很富的。虽然矿产资源是丰富的,但矿产资源不可再生,生物资源是可再生的,这点上俄罗斯的竞争力不强。虽然全球变暖确实让高纬度地区得到了更好的机会,但这也不是朝夕之间的事,何况全球大部分的其他国家都在遏制这个全球变暖的趋势。

俄罗斯的绝大部分问题,其实都根源在这个自然条件上。天寒地冻不仅造成生物资源劣势,更重要的是人口偏低(各国寒冷的地方人口密度都小,西伯利亚、阿拉斯加、冰岛、挪威、芬兰、瑞典等),偏低的人口自然创造的社会价值总量就偏少,军事上也很难有足够的兵源,虽然高科技战争对一线军人的数量要求少了,但后端远程操控的人数却大大增加了,甚至可能需要的人更多(原先一个一线军人只是一个人,现在后端一个无人机的操作员有可能需要2-3个人,做职责分工)。俄罗斯的领土接近中国的两倍,但人口只有中国的十分之一,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还是不容易的。

寒冷还造成出海口问题。由于结冰期很长,虽然俄罗斯有大西洋、北冰洋、太平洋三个大洋出口,但都条件较差。大西洋方向无论从波罗的海、黑海出口,都需要经过狭窄、水浅的海峡,由于这种关键海域很容易铺设全天候的海底探测设备,可以说俄罗斯的黑海舰队、波罗的海舰队在美国面前几乎就是透明的。北方舰队虽然可以从巴伦支海进入大西洋,但沿途的挪威、英国也同样会全天候监控(当然稍微难一点)。为了实现欧洲四大舰队的互相调度和支援,前苏联开挖了运河实现了欧洲部分的五海贯通,但远在亚洲的太平洋舰队是无论如何连不起来了。这种情况下俄罗斯只能重点打造水下舰队,潜艇的威力和数量均不弱于美国,水面舰队相对就弱很多了,而且强调船舰的独立作战能力,不像美国那样强调编队合作,主要是不具备条件。如果在战争时期,这样自然是合适的,甚至战斗力比美国强,但和平时期,并没有真正作战任务,核潜艇的作用就比航母小,航母在威慑、撤侨等多功能上的价值更大,例如美国经常派航母去中国南海、台海吓唬人,但肯定不能拿核潜艇去。

总体来说,俄罗斯高纬度的先天自然条件,造成了国土上的生物资源较少、人口较少、军事调度不便、防守压力较大,而这些短期无法改变。

二、不稳定。俄罗斯周边的稳定性不太好,东方的日本一直想要回北方四岛,但俄罗斯不可能让美国、日本的势力侵袭,否则一步退步步退。北方的北冰洋虽然不存在陆地入侵的威胁,但既然俄罗斯的核潜艇长期在冰层下威胁北美洲,美国的潜艇自然也不是吃素的,俄亥俄级、哥伦比亚级也会在北冰洋下静候机会,而且还有海狼级专门对付俄罗斯潜艇。西方自然不用说了,几乎处处受敌视,北欧几个国家明的不说,暗的都在反俄,尤其是被俄国打败的瑞典。同样被打败的波兰-立陶宛,现在也成了反俄主力军,波罗的海三国(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波兰、乌克兰,几乎都把俄罗斯当敌人,西南方向的罗马尼亚也投靠了美国,前南斯拉夫的多个国家(如克罗地亚)也成了北约成员。土耳其虽然现在左右摇摆,但也毕竟是北约成员,而且历史上也被俄罗斯打的很惨。南向的高加索地区也不太平,格鲁吉亚被俄罗斯打安静了以后,现在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又打了起来,同时美国和欧洲还在鼓励俄罗斯(西边)的铁杆盟友白俄罗斯反动派造反,(南向)中亚地区的吉尔吉斯斯坦目前动乱也有国外操纵的影子,总之,俄罗斯的周边几乎没有一个安定的地方,只要美国还没衰弱到有气无力的地步,俄罗斯的周边是不会太平的。唯一安定的就是和中国、蒙古、哈萨克斯坦、朝鲜的这片区域了。

相对于周边国际的各种不稳定,俄罗斯国内的环境算是相对稳定的了,但也存在一些不和谐的因素。俄罗斯国内的寡头经济、反对派、部分加盟国的独立倾向,可能都会有问题。

三、经济结构。俄罗斯的经济结构不太合理,对能源的依赖太高,因此也产生了一些能源寡头,不利国家发展,虽然普京执政后力挽狂澜,解决了不少问题,但也没有根除。目前俄罗斯的经济实力尚可,但受国际能源价格影响很大,财政支出在维持国内民生和庞大军事威慑力之间找平衡。俄罗斯的制造业在苏联解体以后很长时间没有恢复,以前能够造航母,现在吨级的船都很难造出来,经过多年努力,目前基本上吨左右的型护卫舰、吨级的型登陆舰是可以造了,但距离制造业强国的差距还是很大。随着世界各国追求新能源(欧洲和中国是主要推动力),对石油和天然气的需求会降低,俄罗斯的日子会不好过的,但俄罗斯目前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其他的各种产业根基不牢,想发展也不易,何况美国、欧洲轮流制裁,周边的国家也大多数提防俄罗斯,经济合作不多。

普京执政多年,表现可圈可点,但对上述问题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军事和外交上倒是颇有建树,在叙利亚、格鲁吉亚、乌克兰的出手都有收获,并且成功的在美国和沙特、土耳其、德国这些美国的盟友之间种下了缝隙,同时力挺伊朗、委内瑞拉对抗美国,未来借助海外布局,也许能突破大自然的不利影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nsilafu.com/nfjt/49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