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一只羊能活着离开榆林

文/食直道

眼下不是让一盆陕北羊肉见底的最好季节。

这话当然不严谨,对于陕北来讲,一年任何季节,一季任何时节,一天任何时候,都是吃干榨尽炖羊肉的好时间。

但在气温30多度的热浪下,一锅热腾腾的炖羊肉食尽,体内燥火四起,无处散放,就大可不妙了。

天下任何人都会觉得家乡的食物是最好吃的,比如北京人喝豆汁,湖南人吃臭豆腐,安徽食臭鲑鱼,南京人四年咸水鸭,所以我有个误区,以为只有我认为陕北炖羊肉是天下绝品。未料,北京、山东、四川、西安以及挑刺的上海人品尝后都深觉得,陕北炖羊肉奇香妙味,无与伦比。

我小的时候,人民大会堂国宴用羊肉,经常到村里来征,当然那时候国宴对陕北农村化肥用量还是挺放心的,不知是不是把听信天游也作为肉质选取的标准之一。

如果有人说:“本地水草肥美,盛产羊肉,肉质鲜美……”立马让打住,这样说绝对是外行,对羊肉而言,水草越肥美,肉质越膻,口味越差。记得当年,陕北苍黄不毛之地出产的山羊肉,比近日更鲜美。

没有哪种做法是做陕北羊肉最正宗之法,但最传统的做法,一定能最大程度保留羊肉本身的鲜美,而不是您今天在饭店食用的、用佐料和烹饪手法烹做的味道。

陕北炖羊肉最传统的做法:清水中放羊肉、盐、红葱、生姜、花椒、辣椒即可,当然必须要放地椒叶。

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榆林,盛产一种叫地椒的植物。它喜欢贴着岩石生长,端午节前后叶子到达最宽,最适合采摘,它本身就有奇异的香味,陕北人喜欢叫它“香草”。早年陕北植树造林尚未普及时,羊只到处流窜,找地椒吃,只希望自己的肉质,日后能取悦碗边人。

多吃地椒,羊肉本身就有地椒的香味,炖羊肉时,再放一小撮地椒,奇香无比。

陕北红白喜事时,炖羊肉是必食的美食。主事之人往往邀请最会炖羊肉之人,在凌晨生火,硕大的铁锅四五个小时慢炖,一开食,惊醒一众,那就是陕北聚会的味道。

肉一定要大锅做,10斤羊肉和斤羊肉炖出,绝不是同一个味道。

如果你对痛风这种“慢性绝症”有向往,那每天早上一碗榆林羊杂碎可能是一条便捷、可行的路径。羊的肝脏本身就高嘌呤,经过数小时熬制之后,对尿酸有很好的勾引作用。

如果还嫌患病速度太慢,那每晚在榆林路边摊来几个羊蹄,半打啤酒,绝对让痛风第一时间拥抱你。

榆林另一个招牌美食——醋泼羊头,则在很多年前治好了我的厌食症(也有可能我没得过厌食症,我的记忆与幻想打通了),轻微的荞麦醋酸和蒜香交织在羊头的浓郁又不失清香的肉味中……

如果你觉得“羊文化”比较俗气的话,还给你提供一个词——“羊道”,听说最近陕北人很喜欢说这个词。

华人文化圈最牛掰的美食大家蔡澜说,他是顶级“羊痴”,见到羊肉就像见到顶级美女,迈不开步子。他《死前必食清单》里,肉类只推荐了羊肉,不吃羊肉,死不瞑目。“南斯拉夫的农田中,用稻田煨烤了一整天的羊,天下绝品。”看来和榆林炖羊肉有的一拼。

榆林不是中国产羊的主要区域,但肉味冠绝,近年榆林水草长势良好,羊只肥硕,成果喜人,举国瞩目。据说到现在,还没有一只羊能活着离开榆林。

记得周游天下的一位导演,到榆林拍片,起先言称不食羊肉之膻气,不近女人之风骚。未料与女主演刚啖两口榆林炖羊肉,恨不得抱在一起,“不可思议!太好吃了!”他含着一嘴羊肉说,“我……我的意思是能不能再加几斤?”

异地很少能吃到如此正宗的羊肉,而榆林又没有可靠的人才落户政策,你说咋办?

食色性也,但吃饭每日三顿,行色如此频繁,必定异人!

当下人养尊处优之日多,体力效劳远不及30年前。30年前,劳作一整天,饥困难耐,一盆炖羊肉,能回味到第二天早上。真乃人间至美珍味。

如今,饮食早已成为负担,君不见,陕北、医院医院门口停满了“陕K”牌照的汽车。所以食炖羊肉,要配如下四个小菜解腻:

《重磅┃原榆林市委书记胡志强被查,那尊2亿元翡翠观音没保佑他》

《胡志强的祖宅》

《陕北贪腐的“盖子”必须揭开!》

《独家┃“胡志强案”发酵:陕北传奇首富高乃则被带走》

下周,我们继续奉上大餐,敬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nsilafu.com/nfjt/534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