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embranceofThing

上一篇有小伙伴问我,过了好几年你是怎么记得这些的。可能这就是我作为打卡玩家与众不同的地方,每一次行程从零到有制定的过程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和研究,设计不同种类交通的衔接,确保行程舒适性和效率的兼顾,考虑人身安全和预算约束,最后就是要在珍贵的假期里凑出最优的安排,每次做行程仿佛都是在规划求解,完成一个大课题,自然这些研究过程和途径当地的所见所得会在脑海里留下更深刻的印象了。当然,很多背景故事是在我模糊的记忆引导下二次信息收集的结果。扯远了,回到流水账上来,上一篇写了近万字,这一篇也有字,之后会试图一点点缩短篇幅,可能会看起来舒服一些。//ChapterII的下半场//上一篇RemembranceofThingsPast结尾的复活节旅行一直持续到年四月下旬,然而回来上班没几天我又出门了,我天真的以为瑞士的五一劳动节也会放假一天,可以搭上双休日旅行,最后不得不临时多请了一天年假。Verona,ItalyNo.11意大利——我从米兰转车后第一站先来到了维罗纳,这次行程又遇到了阴雨天气,原本维罗纳就是一个偏老旧的城市,在密布的乌云和渣取景之下,简直没法看。维罗纳是莎翁笔下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家乡,虽然是虚构的作品,但当地也围绕这个主题建立了一些旅游景点,供游人参观。Venice,Italy从维罗纳回来,顺路拜访了水城威尼斯,有很多人觉得威尼斯是个言过其实的旅行目的地,确实水城的水质实在有点令人失望,但如果你有充足的休闲时光,坐着贡多拉在水巷间穿梭,或是坐在圣马可广场晒晒太阳,或许也是不错的经历。除了威尼斯本岛以外,游客们通常也会前往周边的几个附属小岛一探究竟,例如常年举办威尼斯电影节的Lido岛和比较出片的彩色岛Burano。个人认为Burano的彩色和圣托里尼的白色类似,最早可能也只是当地居民偶然的不经意之举,随着人气的提升,大家都开始粉刷墙壁来维持这个人设。如果在威尼斯有足够的时间,还是推荐来此一游的。Milan,Italy返程再次路过米兰,从此之后也与这个城市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纽带。米兰是多家欧洲廉航的核心枢纽,郊区的Bergamo机场有着通往欧洲各国的廉价航班,为了省钱我有时会坐三个半小时火车从苏黎世直达米兰,把这里作为出行往返的一个跳板。这张照片其实并非拍于此次行程,但不影响Doumo一直作为米兰的城市名片,虽然去过米兰很多次,但却几乎没有深度挖掘过这个城市,不失为一大遗憾。Lugano,Switzerland从米兰回瑞士的途中,我短暂地在卢加诺游览片刻。卢加诺地处瑞士的意大利语区,这里简单介绍一下瑞士的语言和地理分布。瑞士共有四种官方语言,分别是德语、法语、意大利语和罗曼什语,其中德语区面积最大,主要位于瑞士北部和中部的大部分区域,包括苏黎世、巴塞尔、伯尔尼、圣加伦、卢塞恩、因特拉肯等地;法语区次之,主要位于瑞士西部和南部与法国接壤的区域,主要大城市是日内瓦和洛桑;再次是意大利语区,主要位于瑞士南部与意大利接壤的区域,卢加诺是意大利区最大的城市;最后是罗曼什语区,主要位于瑞士东南部的格劳宾登州,是一片旅游资源非常丰富的区域,前文提到的圣莫里茨和论坛小镇达沃斯均在此处。卢加诺地处意大利语区,整体文化和氛围也与意大利更为近似,相比德语区的严肃和循规蹈矩,这里显得更加欢快活泼。从卢加诺回到苏黎世的火车会穿越阿尔卑斯山脉下的圣哥塔德隧道,这条隧道曾经是纳粹德国与意大利的运输通道,某种程度上也是希特勒没有决意入侵瑞士的一个原因,一旦强行与瑞士开战,一方面德国权贵在瑞士的金融资产会受到波及,另一方面如果瑞士炸毁隧道,两大轴心国的连通必将受损,当然瑞士人更多还是标榜自己的英勇善战阻挡了德国的入侵。说回隧道,尽管已经有了一条这样一条原军用隧道,但瑞士人一直希望能在更低的位置修建另一条隧道,这样可以减少火车在进入隧道前漫长的蜿蜒爬坡,缩短两地的通行时间,但显然也需要穿过更长更深的山体,建造难度巨大。年,新的圣哥塔德隧道终于贯通,修建了整整17年,耗资超过亿瑞郎,最终成为了世界上最长的隧道。Titisee,Germany6月上旬的一个周末,我抽空去了一次黑森林,这里位于德国巴登符腾堡州,之所以被称为黑森林是因为这片区域被大量的杉树和松树围绕,风景十分优美。多瑙河也从黑森林发源,沿途经奥利达、斯洛伐克、克罗地亚等九国,最终从罗马尼亚汇入黑河,是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滴滴湖处于黑森林南部,这里的风貌与瑞士比较接近,虽然滴滴湖很小,但清澈的湖水和周边的树木蓝天融为一体,是一个非常惬意的休闲去处。Freiburg,Germany从滴滴湖一路往南,可以到达弗赖堡,论规模这里算的上黑森林里数一数二的城市,实则还是一个典型的西欧小镇,可以感受到这里的建筑已经开始有一些黑森林的特征,老城街道的两旁挖凿的引水渠也颇有当地特色。Freudenstadt,Germany继续往北可以到达弗罗伊登施塔特,这里是黑森林中部与北部的边界,北部黑森林的植被更加茂密,而我在这里短暂停留后折返前往中部小镇,那里有几样最经典的黑森林元素。Schiltach,Germany我先到达了施尔塔赫,这里汇集了德国南部传统风格的木制农舍建筑,也就是我们熟悉的黑森林小木屋。施尔塔赫不愧为黑森林里最美的几个小镇之一,河流从木屋间穿过,远方是茂密的森林,慢性子的人可以在这边悠闲的待上一整天。Hausach,Germany下一站我在豪萨赫短暂停留,六月的德国进入了初夏,在豪萨赫出站后正值当午,太阳晒得寸步难行就去参观了不远处的火车模型博物馆。德国人酷爱建造这类巨大的火车模型,在很多城市的火车站周边都有类似的场所。Triberg,Germany咕咕钟是黑森林的特产,据说由于黑森林冬季漫长,白雪皑皑,农人们在闲暇之余会以木头为材料做出许多有用的器械及工艺品,咕咕钟就是其中之一。特里贝格是咕咕钟的家乡,这里有着大大小小数不清的钟店,可惜钟都太大了,只有自驾游客才能方便地带一个回去。这里还有一个咕咕钟博物馆,但在烈日当头下,我放弃了徒步半小时前往的念头,短暂的黑森林之行也告一段落。Mainau,Germany之前提到,康斯坦茨位于美丽的博登湖西岸,而在小镇的东北部,有个被湖水包围的小岛叫Mainau,当地人把小岛改造成了一个巨大的公园,很快就成为了他们周末栖息和放松的后花园。离开黑森林后的一个周末,我趁着好天气来岛上参观了一下,蓝天白云、清澈湖水和绿植花卉简直构成了一幅天然的油画。évian-les-Bains,France8月1日是瑞士的国庆节,趁着假期我赶着薰衣草的尾巴去了一趟南法普罗旺斯。原定的计划是坐廉航从苏黎世直达里昂,开始第一天的行程。然而大约在出发前不到一个月,达尔文航空通知航班被取消,第一次让我吃到了廉航的亏。为了能衔接上后续的行程,我不得不提前一天的傍晚就从苏黎世出发,两个多小时火车后到达洛桑,再换地铁到达码头,坐着渡轮横穿日内瓦湖,最终到达湖边的法国小镇依云,没错这个依云就是矿泉水的依云。由于到达的很晚,第二天又一早火车出发,所以并没有留下什么照片。如果要参观的话,在依云小镇有一个特别的水龙头,纪念了从这里诞生的矿泉水品牌。Lyon,France次日一早,我坐TGV从依云出发前往里昂。我对里昂的印象一直停留在这里是法甲七连冠的大本营,整个城市不大,但还是别有味道。里昂位于两河交汇之处,索恩河和罗纳河把城市一分为三,两河之间是老城区,一侧是新城,另一侧则是山区,这里是法国的工业和科教重镇,也是法国第二大城市。可惜由于之前行程的变化,我在里昂的逗留时间只能缩短到半天,没有太多机会领略里昂的魅力。Avignon,France坐TGV沿着罗纳河一路往南可以到达南法古城阿维尼翁,这里是普罗旺斯的中心。14世纪的时候罗马教皇本笃十二世及克里蒙六世在这里修建了宏伟的教皇宫,当时罗马教派内部出现激烈斗争,在法国国王的暗中运作下,罗马教廷从梵蒂冈迁往阿维尼翁,后来还形成了教廷内部的分裂和对立。教皇宫装饰恢宏豪华,内部有大量优美的壁画,法国大革命时期这里曾经遭受洗劫,而从此法国将阿维尼翁从教皇手里收回。除了教皇宫以外,阿维尼翁还有一座断桥遗迹,这里曾经是罗纳河下游的唯一一座桥,历经多年建成。后来桥不断被洪水冲垮并重建,最终成了现在的残缺模样。Roussillon,France夏季来普罗旺斯的游客大多是为了薰衣草,这里的中国留学生会兼职组织薰衣草一日游,从阿维尼翁出发游览普罗旺斯大区的几个特色小镇,我也报名参加了一场。第一站是红土小镇鲁西永,这里的岩石富含赭矿,使得其颜色有着多种变化,造就了附近地理环境的特殊性,所以整个小镇都显示红色。红色散发的热情让它很明显的区别于一般的法国小山城,让人觉得耳目一新,活力四射。FontainedeVaucluse,France第二站是泉水镇,这里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每一个有着清澈湖水的欧洲小镇都还是可以逛上那么一小时的。Gordes,France第三站是石头城哥尔德,这里和不远处的鲁西永形成了鲜明反差,整个小镇的建筑都是由当地出产的花岗岩堆砌而成,石头城独特的建筑风格加上特殊的地理位置,使这座普罗旺斯小镇呈现出一种独特的韵味,这种韵味启发了许多来此定居的艺术家们的灵感。其实整个普罗旺斯的艺术氛围都很浓重,在南部的阿尔勒,梵高还留下了名画《夜间的露天咖啡店》。Sault,France薰衣草是普罗旺斯的名片,最佳的观赏时期其实是六月底到七月中。如果在那个时候来普罗旺斯,可以前往瓦朗索勒,那里花期较早,面积也更大,比较适合拍照。而在我到达的八月初,瓦朗索勒的薰衣草已经收割完毕,只能前往花期较晚的索特,这里的薰衣草比较小株,成片的视野也略逊一筹,当然可能只是我不会取景罢了,总之拍的不大好看,就这样凑合吧。Cannes,France离开普罗旺斯,我继续坐TGV前往地中海滨的蔚蓝海岸大区,在欧洲订交通的一大乐趣就是各种折扣捡漏,比如这一程阿维尼翁到戛纳的一等座车票卖的比二等座还便宜,进入一等座车厢明显感受到乘客的社会层次提升了不少。在戛纳我第一次见到了地中海,没想到后来又在地中海的各个方位上和它相遇了八次。由于我对电影没有特别的爱好,在戛纳的短暂停留大多花在沙滩上休息了。Nice,France再坐10分钟火车就可以到达蔚蓝海岸最大的城市尼斯,不得不说尼斯是我第一个一见钟情的城市,体会到了在一个地方流连忘返的感觉。在这里生活和休闲的气息太浓重,让人可以忘掉一切烦恼,天使湾的蓝天碧海和沙滩实在是令人陶醉。多年后这里发生的恐怖袭击把我带回了当时的记忆,一切都令人难以置信。不过即便如此,尼斯也没有打消我打卡的强烈意志,我并没有在这里休息太久,因为还有一个此行的关键任务没有完成。Monaco,MonacoNo.12摩纳哥——摩纳哥,不是摩洛哥,就位于尼斯北部不远处,乘坐当地公交20分钟,我就来到了这个世界上国土面积第二小的国家。摩纳哥的首都就是摩纳哥本身,大家熟知的蒙特卡洛是摩纳哥最核心的一个行政区域,但并不是首都。作为世界上物价最高的地方之一,摩纳哥的城市面貌其实并没有那么与众不同。可能更多的纸醉金迷还是藏在市中心的那些建筑里,蒙特卡洛大赌场门口就停满了各式各样的豪车。这个国家本身依山靠海,原本一直是法国和西班牙的保护地,后来摩纳哥统治者通过割让土地的方式换取法国对他独立主权的承认,一直延续至今。摩纳哥享受法国的军事保护,并在尊重法国国家利益的基础上行使主权,虽然这里不是欧元区加盟国,但也获准使用欧元流通,每年会发行当地的欧元纪念币,其中纪念摩纳哥王妃格蕾丝凯莉的两欧元纪念币二级售价超过欧元,是所有欧元纪念币中最贵的一枚。从摩纳哥返回尼斯机场之后,这次南法行就这样结束了,没有时间去马赛打个卡一直是件憾事,但考虑到那边的治安状况,可能这已经是最好的安排了吧。Frankfurt,Germany8月下旬,我抽空两周回了一趟国,在法兰克福转机的时候顺便出来转了转。法兰克福拥有德国最大的航空枢纽和铁路枢纽,是许多人开启德国之旅的第一站,巧合的是一年前初到瑞士,我也是乘坐汉莎的航班在法兰克福转机,一行人在航站楼里飞奔的画面还历历在目。法兰克福是欧洲央行所在地,那会虽然还不是金融老民工,但也顺着好奇心去ECB门口拍了张照,巨大的欧元LOGO非常醒目。ECB门口还有一家硬币商店,有各种欧元纪念币和国家套币。临走之前我去歌德故居打了个卡,小时候语文老师曾经送了一本《歌德与贝多芬》,很多年过去了也未曾打开过。AletschGlacier,Switzerland回到瑞士的时候,正是新学期刚开学,几个朋友们组织了一次周末徒步,目的地是阿尔卑斯山上最大的冰川——阿莱奇冰川。我们坐火车在Fiesch下车,乘坐缆车到达了徒步路线的起始点。冰川位于少女峰南侧,蜿蜒24公里长,这片区域有着丰富的地貌特征和多元化的生态系统,被列入了世界自然遗产名录。这里的旅游资源也非常丰富,有大量难度不一的成熟徒步路线,非常适合年轻人来打发周末时间。这次徒步还认识了一位不愿透露体重的学妹,最近表示要给我的流水账提供视频素材,可以期待一下。Bonn,Germany10月3日是德国的国庆节,趁着周末去了一次德国的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北威是德国人口最多的一个州,从名字里也可以看出,这是一片被莱茵河灌溉的区域。莱茵河是德国的母亲河,虽然发源于瑞士山区,但最长的一段在德国境内,为德国的传统工业区提供了四通八达的水路网络。波恩是我在北威州的第一站,在柏林墙倒塌之前,这里长达40多年一直是西德首都,统一之后也是德国第二大政治中心。波恩是DHL的总部所在地,也驻扎了联合国13个办公机构,不过从旅行的角度并没有太多亮点。Cologne,Germany从波恩沿着莱茵河北上,就可以到达德国第四大城市科隆,这里也是北威州最大的城市。毫无疑问这里最有名的就是科隆大教堂,教堂始建于年,经典的哥特式风格,期间因为各种原因断断续续造了近多年,才于年初步完工,在这之后的八年它是当时实际上最高的建筑(米),目前也还是世界上第三高的教堂。不过它在二战之后损毁严重,经过长时间的修复,于年入选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科隆的另一个特产就是古龙水,古龙水一词就是从科隆音译而来,创造古龙水的调香师定居在科隆时以此命名,不过和现代的古龙水含义已经有所不同。是科隆最有名的香水品牌,也是很多游客采购伴手礼的好去处。总的来说,这里是一个历史和现代交融的城市,在莱茵河畔漫步令人感到惬意和舒适。Dortmund,Germany随后我先跳过了当中几个目的地,直接前往了多特蒙德。这里是鲁尔区的核心地带,鲁尔区有点类似美国的铁锈带和我国的东北,这里是德国的工业心脏,是德国发动两次世界大战的物质基础,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逐渐失去了往日的荣光。足球是多特蒙德的精神支柱之一,来这里就必须要去威斯特法伦球场走一圈,感受一下大黄蜂的独特魅力。Bochum,Germany往回走我先到了波鸿,来这里只是单纯因为买了通票路过一下,说实话没什么可看的。Duisburg,Germany没错,下一站杜伊斯堡也只是随便打卡一下。值得注意的是,当时发现上图里的奇怪雕塑和苏黎世火车站里的飞天大妈雕塑非常相似,没想到果然是出自同一位艺术家之手。对的,就是这两个,我实在是欣赏无力。Essen,Germany继续路过埃森,这里是蒂森克虏伯的发源地,但城市本身有点乏善可陈。Düsseldorf,Germany终于来到了此行的最后一站北威州首府杜塞尔多夫,杜赛其实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城市,虽然并没有值得回味的景点,但这里的生活非常多姿多彩,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这是一个文化非常多元化的城市。杜赛是欧洲最大的日本人聚集地之一,同时也是华为和中兴的欧洲总部所在地,这里的餐饮非常丰富,毕竟德国美食约等于香肠、啤酒和猪蹄,比英国人强不到哪里去,可以吃到高质量的日料和中餐简直是给肠胃大保健。这里也是德国的时尚之都,在严肃而乏味的德国,说起来也是一抹亮色。在这吃了一碗正宗的日式拉面,喝了一杯久违的珍珠奶茶,这次北威行也就告一段落了。Berlin,Germany很快又到了圣诞节假期,在西欧游荡了一年多,我开始把目光转向了东方,在打卡欲的驱使下策划了一趟异常紧凑的中欧之行。第一站来到了德国首都柏林,一如既往又是阴天开场,但雨中的柏林却比想象中要更可爱一些。总的来说,德国东部的经济发达程度要明显逊于南部和西部,柏林作为首都也稍显破旧,但这里的城市感和历史感非常强,每一个转角似乎都有些故事,让人充满了探索欲。走累了就去柏林工大歇歇脚,享受eduroam的福利,理工大学总是可以给我提供%的安全感。Prague,CzechRepublicNo.13捷克——在柏林待了两天之后,我坐跨国大巴来到捷克首都布拉格,期间还路过东德名城德累斯顿,据说德累斯顿是东德最美的城市,可惜时间关系没法下车游览一圈。来之前看过很多布拉格的照片和游记,但美好的憧憬一来就被乌云浇灭了,可能也是因为天气的关系,对布拉格的印象不太好也不太深。不过从苏黎世来到东德,再进入中欧,物价跌的比股票还快,下馆子也开始变得阔绰起来,我的波西米亚印象就停留在喝酒吃肉上了。Vienna,Austria离开布拉格,我坐大巴到达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天气转晴,旅行的心情也好了很多,对维也纳的印象简直不能更好了。进入奥地利,感觉自己又回到了熟悉的环境里,尽管地理上处于中欧,但奥利达的发达程度和西欧国家无异。来到维也纳,美泉宫是必去的景点,这里曾是茜茜公主的居所,也是巴洛克建筑的经典之作,里面有不输给凡尔赛宫的磅礴气势,一定不要省那点导览的钱,不然就跟我一样只能事后百度了。临近平安夜,维也纳街头的圣诞氛围非常浓重,到处都是集市和彩灯。路过金色大厅门口,仿佛也可以听到里面圣诞音乐会的旋律,有机会的话是值得再来一次的城市。Bratislava,SlovakiaNo.14斯洛伐克——第二天我一早出发,先来到了多瑙河上的下一个首都,斯洛伐克首都布拉迪斯拉法。最早听说这个城市,还是在某一年的欧冠抽签,这里成为斯洛伐克历史上第一支打进欧冠正赛的队伍。到了之后我才发现,在圣诞节的前一天,这座城市给人一种人去楼空的感觉。商店都紧闭着大门,街道上也没有人往来,可能大家都在家里庆祝着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斯洛伐克是我去过的60个国家里停留时间最短的,大约只待了两个小时就走了,接下来又是一段漫长的三小时火车。Budapest,HungaryNo.15匈牙利——到达布达佩斯的时候,已经是平安夜晚上七点,整个城市的公共交通都已经停止运营,我不得不靠双腿去打卡这里迷人的夜景。国会大厦是布达佩斯夜晚的标志性建筑,金碧辉煌的灯光效果给所有初次见到它的人都会留下一辈子的深刻印象。布达佩斯城建于公元9世纪,处于欧亚大陆交通线的十字路口。整个城市被多瑙河一分为二,河西岸多山,称为布达,东岸地势平坦,称为佩斯。西岸的山上耸立着雄伟的布达城堡和渔人堡,东岸的佩斯地面上则排列着城市景观和优雅的建筑。多瑙河上的九座桥把河两岸连接在一起,造型也各有特色。如果时间足够,还可以在布达佩斯体验一下温泉,这里在地质上正好处于断层带,因此遍布了不少温泉。两天后的清晨6点,我赶到了大巴站,计划乘坐六小时的大巴离开申根区,进入此行的下半篇。Zagreb,CroatiaNo.16克罗地亚——尽管克罗地亚不属于申根区,但是持有效申根居住证可以免签进入,这也是克罗地亚为了加入申根区而做出的一项努力。虽然此行中两次来到克罗地亚首都萨格勒布,但都是作为休息和中转,没能好好了解一下这个巴尔干名城也成了一大遗憾。市中心经常可以看到一个骑马的雕像,这个人叫耶拉契奇,他在欧洲大革命期间任第一总督军团指挥官一职,成为克罗地亚人民反对奥匈帝国、争取克罗地亚独立的象征。到达萨格勒布的下午,我就计划乘坐支线航空飞往海滨小城杜布罗夫尼克,怎料遇到了一些波折。Dubrovnik,Croatia杜布罗夫尼克原本是此行的重点之一,然而这两天里我得到了血泪教训,那就是尽量不要在冬天来杜城。杜城位于亚得里亚海边,被称为亚得里亚海的明珠,然而因为地貌和气候的关系,冬天的杜城盛行一种叫Bora的风,这种风非常难以预判,往往会导致天气突变。我的航班从萨格勒布起飞后不久就到达了杜城上空,但是飞机盘旋多次后试图降落未果,机长无奈地表示因为天气原因只能备降在北边的斯普利特。其实斯普利特也算是克罗地亚一大旅游胜地,但时间有限我只能乘坐航司安排的大巴,连夜开启三小时的山区蜿蜒之旅,终于赶在半夜到达了杜城的酒店,这段延误也导致我行程被迫修改,最终没能入境波黑,所幸这个遗憾在五年后终于被弥补。晴天的杜城确实很有味道,不愧为权游取景地,只不过更多时候阴雨绵绵,加之当年拙劣的拍照水平,基本上一点都看不出它的网红范了。两天后,从杜城回萨格勒布的飞机又一次遇到Bora的阻挠,延误了整整三小时,起飞时候瘦弱的Dash-8在大风的吹拂下,各种摇摆失重,前一天晚上还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nsilafu.com/nfly/63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