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

大学时的我宅的厉害,在成都上了七年学,四川及周边的美景却几乎没去看过。年的某一天,高小杨来我这儿聊天,聊到想出去玩玩,旁边的小乔则是想趁着春暖花开去赏花,那时的我正因为工作有些烦闷,听她俩这么说,突然有了想去外面晃晃的想法。说起赏花,那些桃花李花都太常见,我当时突然想到了从未见过的牡丹,于是提议去趟洛阳,结果三人一拍即合,开始了最初的旅行。

(洛阳的牡丹果然名不虚传↓)

这次旅行,因为我们三人没有任何经验,碰到了各种问题:随便定了个周末,谁知正好赶上了牡丹的盛花期,火车票极为抢手;订住宿的时候第一次知道了青旅的概念,却已经各种没房间;明明查好了路线,却因为出租车司机一顿忽悠去了一个不知名的牡丹园;想去嵩山顶,结果没打听好,坐上了一个不知道去哪的缆车

好在这些问题最后都解决了,也让我开始觉得旅行是件有趣的事。于是一发不可收拾,开始了我这十年的四处溜达:

河南(洛阳)

江苏(南京、扬州、镇江)、浙江(杭州、西塘)、上海、山东(济南、泰安、曲阜、微山湖)

山东(蓬莱、长岛)、甘肃(夏河、张掖、敦煌)、陕西(西安)

北京(八达岭)、福建(厦门)、黑龙江(哈尔滨)、内蒙(呼伦贝尔)

湖南(岳阳、长沙、张家界、凤凰)、湖北(武汉)、贵州(贵阳、凯里、荔波、安顺)

黑龙江(哈尔滨)、江苏(南京、扬州)、美国(波士顿、纽约、华盛顿)、广东(深圳、广州)

安徽(黄山)、甘肃(兰州)、青海(西宁、茶卡、祁连、青海湖、门源)、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阿勒泰、克拉玛依、吐鲁番、鄯善)

台湾(台北、九份、花莲、垦丁)、日本(北海道)、新疆(乌鲁木齐、阿勒泰、克拉玛依、喀什、库车、轮台)

云南(昆明、东川、抚仙湖、红河、罗平、大理)、四川(成都、阿坝、甘孜)、西藏(昌都、林芝、拉萨、山南)、海南(海口、三亚、西沙群岛)、湖北(宜昌、三峡)、重庆

吉林(长春)、黑龙江(哈尔滨、牡丹江)、江西(南昌、庐山)、广西(桂林、阳朔)、陕西(西安)、四川(九寨、黄龙)、山西(大同)

陕西(西安、华山)

(年春,西藏林芝↓)(年夏,北海道富良野↓)(年秋,新疆喀纳斯↓)(年冬,北京故宫↓)

起初是跟小伙伴一起出行,一路叽叽喳喳好不热闹。

(冒充本地妇女的三人↓)

后来我开始自己旅行,孤独却也自由自在。

再后来我又尝试了参加驴友团,虽然不像自由行那么随心,却方便到达那些交通不便的地方,还能在团中认识新朋友。

(9人团竟然6个妹子,5个都是单独报名↓)

这十年,我有过蓄谋已久,也有过说走就走。

14年去呼伦贝尔,本来提前买好了卧铺票,却因为工作,临时将行程提前一周,中午改计划,下午改车票,转天凌晨就出发。卧铺变成了站票,人多的差点没上去车。有人想去接热水都走不过去,只能让一车或站或坐的人帮忙传递。这种时候几乎没法睡觉,烦躁的不行。但是到了半夜3、4点,忽然看到车窗外的朝阳,还有黄绿相间的大草原时,第一次看到草原的我,觉得一切劳累都值了。

(朝阳+油菜花+草原的魅力,谁能抵挡↓)

13年去甘肃,这是我第一次策划长途旅行。当年大西北火车不发达,有的车次甚至单双号开,景点之间距离较远,也没有现在成熟的包车路线。而我又贪心,好容易去一次,各种景点难以取舍,再加上请假时间不定,行程反反复复,竟然用了1个月才敲定。不过那次之后,我觉得我制定行程的能力大增(毕竟倒腾了一个月的火车车次)

(就在天的那边很远很远,有美丽的月牙泉↓)

这十年,我越走越远,从一开始的周末游,到去西沙群岛露营。

(夕阳下观海听涛↓)

这十年,我的胆子越来越大,从一个人旅行犯嘀咕,到一个人晚上在喀什的维族区逛荡,一个人在南疆跟人拼车。(其实我还是嘀咕的)

(偶遇维族大爷欢快歌唱,只是听起来不像新疆歌曲,倒像南斯拉夫的桥?↓)

这十年,我的体力有了进步,从泰山累的要死(“看你随时都能死过去”--by小乔),到黄山的恐高(西海大峡谷的一段路,吓得我坐着台阶一阶一阶的下),到华山徒步五个峰连带挑战了长空栈道。

(其实我摆pose时,腿都要抽筋了↓)

这十年,我从一个旅行和地理小白,到各地见闻都略有了解,各种行程攻略都游刃有余,甚至在拉萨还“客串”了次领队。

(50元背面的拍摄地就在这里↓)

这十年,有好运也有遗憾,有惊喜也有危险,当然还有各种各样的奇闻逸事和人在囧途。

19年在国道上,翻越米的安久拉山时,我们遇到了大雪。车队4辆车,2辆安不上防滑链原地等救援,1辆堵车堵在了离下山只有1公里的地方。视野因为大雪变得模糊,对面大货车频频错车,最后我们队平安顺利的下山。

(又一辆大货车,司机说再不走这趟线了↓)

而就在下山的一瞬间,天变晴了,后面看到了蓝天白云下的然乌湖和来古冰川。

(然乌湖还未解冻,却一点不影响它的美丽↓)

17年第一次去新疆,本来是为了喀纳斯而去,谁知到了山脚下,大雪封山,最后只能放弃,当时无比沮丧,因为新疆那么远,错过一次不知何时才能再去。(没想到来年我就又去了,还顺便去了南疆)

(来年终于看到了盼望已久的喀纳斯秋景↓)

16年去美国,在波士顿附近的海里看到了鲸鱼,而且是一个鲸群,大概有十几只。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其中一只鲸鱼来到我们小艇下方。庞大的身影让我瞬间理解了什么叫巨物恐惧。当时我十分紧张,怕它会突然起身,将小艇掀翻,好在鲸鱼最后缓缓游过,我悬着的心这才放下。而鲸鱼此时又在船的不远处一跃而起,与我们来了个近距离接触

(座头鲸↓)(拍了很久才抓到的喷水镜头↓)

19年在西沙群岛,不会游泳的我,仗着穿了救生衣,去的地方海水也不深,就冒失的跟着队友去海里浮潜。虽然海水刚到腰,但因为洋流的作用我越漂越远。想着不要漂到深水区,我准备站起来走回去,却因为海水浮力大和穿了救生衣,双脚怎么也踩不到底。看着队友们都不太远,我想叫她们帮忙,谁知一张嘴,海水就往嘴里灌。于是我只能继续保持浮潜姿势,但心里已经慌成一团。眼看越漂越远,忽然经过一棵大珊瑚,我赶紧顺势踩在珊瑚上,这才站了起来,有惊无险。

(心有余悸之后再来欣赏美景↓)

最神奇的一次是18年在喀什,我坐在一家青旅公共区域的某张炕上整理照片,而旁边的炕上,一位僧人在给另一位讲经说法。

最囧的一次是17年从银川回北京,本来上了火车睡一晚,转天早上就到。结果到了早上,被乘务员叫醒,准备下车的时候才发现,火车停在一个叫定边的小县城这才知道前面发洪水,铁路被淹了,最后火车退回了银川。舍不得买直飞机票的我们,只能买了去郑州的机票,再从郑州坐高铁回北京。绕了大半个中国,最后回到北京时,现金也没了(那时移动支付还不太行),电也没了,水也没了,连纸巾都用完了

(夕阳下的贺兰山和西夏王陵,谁能料到我们转天就又回来了呢↓)

最开始我的旅行没有计划,直到18年的某一天,朋友圈在玩一个踏足国内多少省份城市的游戏,这时我才发现中国的大部分省份我都去过了,于是不禁萌生了在十周年时走遍34个行政区划的念头。

(就是这张图让我的心思开始活络了↓)

到年底,我的计划几乎实现,32个行政区划都已经走完,最后却因为新冠,差了港澳这两个地方。虽然有些可惜,不过人生嘛,总是要和自己不断妥协。

我一直在想,我一次次的出门算是旅游还是旅行。在我看来,旅游更偏重娱乐,不免有些走马观花;旅行则更注重感受当地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

我感觉自己的出行跟旅游还是有些区别。比起飞机我更喜欢火车,不仅因为火车便宜稳定,也因为火车上可以和当地人聊天,了解目的地的基本情况和各种趣闻。比起酒店我更喜欢青旅,尤其是一个人的时候,不仅便宜,有时还能找到同游者和饭友。

(云南的青旅,又有特色又便宜↓)

但比起那些职业的背包客,我又还差的很远,去的地方大多还是游客去的景点。希望在以后的旅途中,我的出行能越来越接近旅行的概念。

十周年这个话题,能说的,想说的,实在太多,就以我曾经读过一段话暂作结尾(摘自从你的全世界路过)

美食和风景的意义,不是逃避,不是躲藏,不是获取,不是记录,而是在想象之外的环境里,去改变自己的世界观,从此慢慢改变心中真正觉得重要的东西。就算过几天就得回去,依旧上班,依旧吵闹,依旧心烦,可是我对世界有了新的看法。就算什么改变都没有发生,至少,人生就像一本书,我的这本也比别人多了几张彩页。这就是旅行的意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nsilafu.com/nfly/69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