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顺手翻了一下曾仕强先生的作品《道德经的奥秘》第1章。该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年11月出版。
今天想写一篇文章,试图解决两个问题:
1,曾仕强被有些人戏称为神棍,有几分道理?
2,曾仕强多次讲《道德经》,他的国学水平如何?
这两个问题的本质是:如何评价曾仕强对国学传播的贡献。
一、娓娓道来,东拉西扯曾仕强先生讲课的风格属于长者风范,娓娓道来。这样就会有一票人喜欢他。
就如我第一次听曾仕强的视频讲座,内容没听进多少,但对这个人的形象气质印象深刻。
所以,先不论讲的怎么样,他讲课的风格算是优秀的。
据说,台湾的人不怎么看南怀瑾。
如果台湾人因为南怀瑾的国学水平一般而不重视他,那么也可以肯定,曾仕强的国学讲座在台湾就更没有市场。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从讲课的深度看,曾仕强还不如南怀瑾。
对于大陆人而言,他们的水平足以起到在国学方面教化民众的作用,而且大陆的人足够多,所以二者都有市场。
二、神棍?技法?如果说曾仕强是神棍,原因之一就是他讲课时神神叨叨。
比如这一段:
中华民族、中华文化,听起来好像不同,实际上它们有一个共同的源头。这个源头是什么?就是伏羲氏的一画开天。伏羲一画开天之后,宇宙的发生过程即是我们所知的,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然后演变成六十四卦,最终演绎出很多宇宙人生的哲理。(《道德经的奥秘》第17页)
这一段文字,在义理上含混不清,在感觉上就有点神神叨叨了。
紧接着,他就在“一”上做文章:
一画开天之前是什么样的呢?老子提出一个假设,认为先天的就叫道。老子说:道生一,一就是道生出来的。
在这里,曾仕强先生巧妙的在文字层面把一画开天和道关联起来了,这里有两个问题要注意:
第一,这种道理的真与假无法辩驳。
第二,这种道理人畜无害。
这种神神叨叨的文字,因为他的人畜无害,所以官方不会追究;因为他无法辩驳,就能吸引一票崇尚神秘的受众。
值得注意的事,曾仕强认为老子对道的说法是假设。(《道德经的奥秘》17页)。这从这一点说明,曾仕强并没有真正明白什么是道。
那么道是什么呢?他又把第六章拉进来: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所以他就顺势借用谷来说道,说道的第一个特性,即它是虚空的。
这种说法,又是没法证实,也没法证伪。
反正你看不着道,道既然不能像山一样摆在那里,那就一定像谷一样是空的。
这种讲道的方法,就是以其昏昏,欲使人昭昭。
然后又把孔子拉来和老子对照。说孔子是圣人,老子是神人。
“神人虽然不搞神通,但是他会通神。”这又是一波文字游戏。
“老子就是通神的,否则他怎么知道‘什么是道’呢”?这又出现了自相矛盾的效果。
最神的地方在这段:
我们从历史中可以知道,抗战时期,就算日本人炮轰老君台,它都是完好无损的,这不是很奇怪吗?可是如果现在有人用炮来打,它并不一定仍然完好无损。这才显示出神通。(《道德经的奥秘》第19页)。
看到这一段,我只能是无语了。从“信”的角度来看,这样说似乎不错,还是能忽悠住一票人。但是从语义的角度来看,这一段就是“迷”了。曾仕强认为因为老子的神通,所以日本人当年炸不了老君台。
读曾仕强《道德经的奥秘》,这种神人雷语不胜枚举。
三、亦真亦幻如果曾仕强一无是处,他就不可能在央视百家讲坛露面,如果他时时神神叨叨,他就不可能有一票尚有一定层次的受众。
仅看《道德经的奥秘》第1章,还是有一些干货。
1,伏羲氏做学问,靠三个字,叫做天垂象。天垂象之象的背后,肯定还有什么东西。(这句很深刻)
2,一方面要注意现象,一方面要注意数据分析,否则你一定会上当。(这句对一半)
3,道从哪里来?这句话是不能问的。为什么,因为道已经是万物的总根源。(这句基本上对)
4,道生万物,万物最后复归于道,这叫做周而复始。(这句话对)
5,道就是我们的本,后来我们把它通俗了,叫做良心。这样大家才知道,诸子百家讲的道理,其实都是相通的,只是表达方式不一样。(这句基本对,而且很深刻)
四、其它在《道德经》第1章中,曾仕强还用了很多技巧:
比如讲几个一般人不知道的词语的本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天下没不是的父母。
再比如又在上、止、正上做一下文字游戏;口令命上做一下文字游戏。
再讲一下中国虽然没哲学,但是有道学,并且道学无所不包,这一下子就把听课人的“民族自豪感”提起起来了。
再讲讲庄子的道理,再引用诺贝尔物理学家讲过的话,再引用一下受因斯坦关于原子弹的一些观点,再讲一讲美国往日本扔原子弹时不为一般人所知的内幕。
等等。
总之可以讲很多普通人没掌握的知识、不了解的观点。与其说曾仕强在讲《道德经》的奥秘,不如说他在给一般的人普及日常的道理和历史知识。
道是无所不包的,那么讲《道德经》就可以无所不扯。
从原则上这也没错,只不过在讲的时侯怎么引、怎么扯,就是学问了。
五、结论看了《道德经的奥秘》第1章,我得出如下几个结论:
1,曾仕强是神棍么?3成吧。总体上还是在讲义理。
2,曾仕强的国学水平如何。50分左右。能向大众传播一些国学道理。并且比较博学。
3,曾仕强为什么有一众粉丝?可以和他学知识,学道理,并且讲课的风格属于引人入胜的那种。
总之,对曾仕强的国学课,我们要一分为二的评价:
从国学专业来说,对于研究国学的学者价值不大,10分;
从国学传播来说,对于普通大众起到了普及的作用,70分;
从讲课技法以及博学来说,值得学者与大众学习,90分。
据说曾仕强预言了年新冠,我也看过相关视频,但这种预言,和我们看过的魔术类似,除了满足人们的好奇心和谈资,似乎没多大用途。
至于他是根据什么预言的,就不得而知了。
世界并不是丰富多彩的,但我们用丰富多彩的眼睛去看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