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究竟该不该打(下)那么到底在什么情况下才可以动用“武力”的方式?我们的建议是警告孩子五次,父母才可以考虑打的问题。
父母要让子女知道,爸爸妈妈不会平白无故打你,更不会因为自己的不高兴就打你,一定是你犯了很严重的错误,而且是屡教不改才会这样做。
比如一个孩子不小心打破了一个汤匙。父母说:“汤匙破了就破了,你的错不是打破汤匙,而是做事不小心,以后要注意。”
第二次又打破了。父母就要警告他:“这是第二次了,怎么还是这么不小心,非要打你才能记住吗?”孩子说:“不需要,我能记住的。”
第三次又来了。父母告诉他:“再有下次就真的要打了,因为不打你记不得。”父母要让孩子明白不是要打他,打他是帮他记得不可以做错事。
到了第四次,父母就要问问他:“这是第几次了?”孩子说:“是第四次了。”父母再问他:“按照我们说好的要怎么样?”孩子说:“要打了。”孩子准备好要挨打了,父母最后才说:“我打你干什么?你记住就好了,我也不是喜欢打你,这次我不打你。”
真到了第五次,父母没什么好说的了,五次都改不了:“你要我打你哪儿你说,你说打手就打手,你说打屁股就打屁股。”孩子想想还是打手心好了。父母再问他:“用什么打你选一个?”最后问问他:“你真的知道了?”
真的要打孩子,要有这样的一个过程。很多时候,父母打了孩子自己却不知道为什么打他,孩子挨了打也搞不清到底是因为什么,这样完全没有意义。
上天把子女托付给父母,同样赋予父母教养所需的权威。可见在合理的情况下,父母对子女加以责备、处罚、教育、指导,不但必要,而且十分重要。父母对待子女,多问应该不应该,少问喜欢不喜欢。因此应该责备的时候,一定要加以责备;应该处罚的时候,也不应该马虎放过。
父母要让小孩知道爸爸妈妈是有原则的,不能随便去改变。家庭要有规矩:我们家就是这个样子,别人家怎么样那是别人家的事,与我们没有关系。一旦家规立起来,小孩就会知道要怎么样去约束自己,也自然就知道该怎么样去做了。
现代父母接受不可体罚子女的新主张,竟然一下子就将“玉不琢不成器”、“人不打不成材”的古训全部抛诸脑后,是不是过分喜新厌旧呢?
关于启蒙教育,易经中有一个卦做了详细解读。这个卦就是山水蒙。蒙卦前有山,后有水。我们只看到山前不断流出的泉水,可是山后面的水源我们看不到,这就是说,人本来是有潜力的,是有智慧的,但是被蒙蔽住了。人就是利用这个原理把自身的潜力、本来的智慧启发出来,所以叫做启蒙。启蒙就是当我们看到前有山,后有源源不断的泉水出来,所得到的一种启示。
1、关于良心网
诚结易友,智会良师!分享易经的智慧,探究道德经的玄妙。学习中国式管理理念,实践中国式管理方法。这里是国内唯一经曾仕强教授授权的易经、道德经服务交流平台和中国式管理智慧学院。更是天下易友的家园!
2、历史消息
点击右上角“┇”按钮选择查看公众账号,进入后再选择查看历史消息。
3、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