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会不会爱上托卡尔丘克经济观察报

(图片来源:壹图网)付如初/文健康文学的气息丑闻之后,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空缺,于是,年产生了两个得主:一个是奥地利男作家彼得·汉德克,一个是波兰女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汉德克更显要的身份是剧作家,《骂观众》在中国很有名,《卡斯帕》在西方戏剧史上的著名程度则堪比《等待戈多》。相比于托卡尔丘克,中国读者知道他更多一点。不仅因为话剧界的孟京辉、史航是他的粉丝,也不仅因为他是电影《柏林苍穹下》的编剧,还因为他在南斯拉夫问题上的立场,其前总统米洛舍维奇因为战争中的罪行被送上了海牙国际法庭,而汉德克却去参加了他的葬礼。年,他曾来过中国,他的作品引进中国的已经有九卷之多,有专业评价赞其对语言问题的执着和他的同乡维特根斯坦同根,而他由此进行的文体实验和对自我的探索,充满了哲学思辨意味。然而,对普通中国读者而言,他的小说很难读。在场景转换和情节拼贴中,读者抓不到主要情节,也寻觅不到贴近常情的感受,只隐隐约约感觉到作家强悍的理念和“人类体验的外围和特殊性”(诺奖评语)。即便你有通过小说思考的习惯,他依然是让人难以接近的。或许他会成为又一个被诺奖定义为“巨人”,却难以走出自身文化背景的作家。而同是个性鲜明的作家,只在中国出版了三部书的托卡尔丘克令人亲近得多。虽然她的碎片化结构看上去并不新鲜,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nsilafu.com/nfzz/115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