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黄皮肤爱心援助工程 https://m-mip.39.net/nk/mipso_4394487.html赫本忌
年1月20日,
是好莱坞闻名于世的女演员
奥黛丽·赫本(AudreyHepburn)
的周年忌日。
奥黛丽在银幕上甜美的微笑
已经成为了永恒;
而她所从事的慈善事业
则给千万人带来了温暖。
谨以此文献给女神。
年下半年,由奥黛丽的次子卢卡·多蒂(LucaDotti)先生授权的中国官方展览《永恒经典:奥黛丽·赫本》在上海展览中心开催。
我应国内《环球银幕》杂志之邀,配合《永恒经典:奥黛丽·赫本》展览,为杂志撰写了这篇奥黛丽特集。因为与卢卡·多蒂先生的私交,有幸请到他为《环球银幕》题写了前言和签名。
此外,特别感谢展览负责人的从旁协助(从上海飞回澳洲当天,还热心的赶来丽思卡尔顿酒店,送给我不少纪念品)。
上海《永恒经典:奥黛丽·赫本》展的物品侧重的是奥黛丽的生平成就,所以奖状证书尤其丰富,与年我在韩国参观的《奥黛丽·赫本:无以伦比的美丽》官方展正好相得益彰,后者倚重的是奥黛丽各个时期的私照靓影。《永恒经典:奥黛丽·赫本》展览目前移师到成都远洋太古里,有兴趣的朋友请不要错过。
现将《环球银幕》的文章(登载于年8月刊)登出,文章以数个标题为中心展开,以不同的角度来观照奥黛丽的生平轶事与趣闻。其中奥黛丽与女影星伊丽莎白·泰勒(ElizabethTaylor)友谊的一章,后来听取了杂志主编的建议,我决定未来将它扩充成新的文章,在此文中略去。
(△图:《环球银幕》杂志内页)
手机动态浏览
安娜回忆说。
左:上海展出的国际人道主义大奖;右:联合国儿基会职员护照照(△图源:ArchieM摄/扫描)
与奥黛丽在索马里分手后,安娜奔赴战乱之中的波斯尼亚(波黑战争),视察儿基会的停火提议。
而由奥黛丽口述、有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字幕的视频节目已在南斯拉夫的电视中一天数次反复播放。
安娜承认,
“我去波斯尼亚完全是因为奥黛丽,如果她身体无恙,一定会亲自前往。
”
当安娜坐着敞篷卡车,在炮火的扫射和轰炸中,抱着一个截肢的十月婴孩,逃离了这座死亡之城后,她马上拿起了电话报平安。
“第一通打给家人,第二通给奥黛丽。我想告诉她,我救下了一个孩子。因为我知道这会让她欢欣!
”
但电话通了,奥黛丽却永远也无法接听了,就在一天前奥黛丽已仙逝人间。
葬礼前夜,安娜轻轻推开了起居室的门。
房间的中央停放着奥黛丽的棺木,棺门已经合上。整个房间用白色布置,白色的地毯和窗帘……所有的一切都是奥黛丽推崇的风格。
目光流转至桌角花瓶,瓶中还插着一支雪白无染的玫瑰——安娜不禁泪湿了眼眶。
4
表演
曾经的共事者威廉·霍顿评价奥黛丽:
“银幕上下,奥黛丽都获得佳评和爱戴。我想这种认同基于她身上那种明确的自控能力——一种秩序井然与彬彬有礼。
”
对于一个电影明星,尤其是女演员,面对年纪大限的进逼,演出机会越来越少,她们的事业可能因此停滞不前。
在男权至上的好莱坞,年轻貌美是女演员的必备本钱,女星上了年纪得进厂维修身材与容貌,是行之有年的潜规则。
奥黛丽从未为拍电影而丧失真实与本质性的东西。年代,当色情与暴力充斥银幕时,奥黛丽选择退隐。
有时,奥黛丽也会谈起一些未了之愿,
“我一直想和詹姆斯·史都华合作一部电影,我们是相识多年的老友!
”
年接受采访时,奥黛丽袒露心声:
“菲利普·诺瓦雷是我想合作的男演员,而德·西卡执导我拍片,让我盼望已久……他想重拍《茶花女》,但我不认为自己能超越嘉宝的版本。
”
左:《票房》年10月刊(个人收藏);右:《票房》杂志颁发的蓝丝带大奖(△图源:扫描/ArchieM摄)
经纪人库尔特·弗恩斯在奥黛丽生前一直积极促成她与老搭档格里高利·派克重新携手,拍摄《罗马假日》的后续篇。
故事将讲述公主与记者的儿女坠入爱河的结局。这个拍摄计划后来因故搁浅,没有二度合作,让奥黛丽与派克两人深感为憾!他们俩早有共识,希望借此电影,让观众在银幕上看到两人如今状态。
奥黛丽也谈论过迈克尔·凯恩(MichaelCaine)与迈克尔·道格拉斯(MichaelDouglas),她对他们的出众演技欣赏有加,那种表演具有色彩鲜明的个性,同时生动可信、不失自然的风格是奥黛丽一辈子的求索。
年12月,对奥黛丽病情不知情的茱莉亚·罗伯茨,还打算亲自担任制片人,与奥黛丽拍摄一部电影。
5
早期
二战结束后,奥黛丽跟随母亲前往伦敦定居,作为一名没有任何收入的芭蕾舞学院的学生,几乎不能在伦敦维持生计,她不得不在晚间从事俱乐部工作。
奥黛丽担任舞台报幕员的10英镑收入,加上母亲的薪水仅能勉强维持两人在南奥德利大街的生活,后来她也在皮卡迪利夜总会演出赚取外快。
上:伦敦希洛俱乐部《韃靼醬》场刊(私藏)(△图源:扫描)
当她的芭蕾梦破碎,奥黛丽为自己定下新目标:如果不能成为芭蕾女优,那就只能在剧院里寻求发展了。
年12月,奥黛丽在音乐歌舞剧《高跟纽扣鞋》中出演了一个小角色,图中即是这部剧目的剧院场刊。当《高跟纽扣鞋》在伦敦西区上演时,奥黛丽的报酬是一周20英镑。
上:《高跟纽扣鞋》英国剧院场刊(私藏)(△图源:扫描)
多年后,奥黛丽与设计师纪梵希(Givenchy)一同参加《窈窕淑女》在伦敦皮卡迪利的电影首映式,按计划他们将在接待厅觐见英女王。
在从克拉里奇酒店前往剧院的路上,戴着白手套、坐在劳斯莱斯轿车中的奥黛丽,回忆起早年的职业生涯不禁感慨万端:
每天晚上奥黛丽必须准时到皮卡迪利夜总会上班,要到凌晨1点才能收工,然后她得在灰暗的夜色里走回自己的出租屋,沿街的妓女朝她唱吼:“奥黛丽,今晚你快乐吗?”
想到这,奥黛丽情不自已的抓住了纪梵希的手,颤声道:
“想象一下!今晚有你陪着我,我们居然去觐见女王!
”
6
纪梵希
刚出版了《致奥黛丽,我的挚爱》设计草稿集的时装设计师纪梵希(HubertdeGivenchy),将此书献给奥黛丽。
谈起两人的合作和辉煌成就,过去的默契、笑语、感动、感叹,也让纪梵希刻骨铭心。
两人相识于年,奥黛丽前往巴黎为电影《龙凤配》挑选戏服,当时纪梵希新一季的时装发表会近在眉睫而抽身不暇,奥黛丽不得不从他过去的设计中挑选了三套服装。
上:年,纪梵希与奥黛丽走在巴黎塞纳河畔,纪梵希用这张照片做成了明信片(△图源:扫描)
回忆奥黛丽,纪梵希沉思道,形容两人的合作“就像另一种婚姻方式”,
“与奥黛丽合作的经历,完全不似于其他女演员,如伊丽莎白·泰勒或索菲娅·罗兰。拍完《滑稽面孔》后,我们之间的信任与友谊与日俱增。
我对奥黛丽的穿着品味佩服之至,她所追求的简洁廓形在电影明星中绝对属于异类。
”
每次观看奥黛丽的电影都让纪梵希情何以堪,为奥黛丽量体试衣、在奥黛丽瑞士家中围桌吃饭的情景仿佛历历在目。但两人的合作并不总是意见一致。
拍摄《偷龙转凤》时,当奥黛丽饰演的角色与彼得·奥图尔私会时,需要穿着一套黑色的蕾丝洋装。在设计上奥黛丽希望有不同的尝试和突破。
左:纪梵希设计草稿集(个人收藏);右:《偷龙转凤》黑色蕾丝连身洋装实物(△图源:扫描)
纪梵希侃侃道:
“她建议为裙子配一件黑色蕾丝面罩,我告诉她,我不喜欢这个主意,看起来好像狂欢节上的奇装异服。
”
最后面罩还是缝制好了,而面罩与黑色蕾丝洋装的搭配安安合适,甚至成为奥黛丽最令人难忘的戏装之一。
纪梵希不得不承认奥黛丽对流行的天生敏感。
7
母亲
奥黛丽的母亲艾拉,恪守着维多利亚时代的价值观:
节俭、克制、刻板谨慎但又富有责任感,虽然她心中充满爱,却无法表达万分之一。
二战期间,母亲发挥自己的理智、冷静的影响力带领女儿走出坚强,对奥黛丽成年后的气质、生活方式和审美风格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左:母女合照;右:年,15岁的奥黛丽为母亲画的素描(△图源:扫描)
年5月,德国纳粹党为报复游击队行动,不仅处决了奥黛丽的姨夫,更抓走了她的两个哥哥。
奥黛丽不知亲人生死,沉湎于悲恸之中。母亲艾拉掩饰起自己的哀伤与脆弱,帮助奥黛丽振作精神,培养内心的坚强。
年10月,荷兰的饥饿之冬让数万人因饥荒而死。
面对长夜漫漫,饥饿的痛苦难以承受,奥黛丽不得不躺在床上保持体力,母亲抚摸着奄奄一息的奥黛丽,喃喃惋惜道:
“要是能给你喝橙汁该多好……要是能给你一杯牛奶该多好……要是能给你吃鸡蛋该多好……
”
这些话萦绕在奥黛丽的耳际,对她的余生有着无可磨灭的影响。
多年后,当奥黛丽为儿基会工作时,她清楚记得母亲多年前的呜咽耳语,更让她深刻体会作为一个母亲,不能满足孩子温饱该是多么难受。艾拉比任何人更相信女儿的能力与才华。战后,为了照料女儿生活,艾拉放下贵族身份,从事过各种职业。
为了培养女儿的音乐素养,她节衣缩食给奥黛丽买交响乐团的季票,可说是做到了能为女儿做到的一切。
虽然生活中偶有摩擦,但母女俩的感情始终稳固。战争的经历让奥黛丽早已领悟:
“物质财富并不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样重要,因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还是家人。
”
8
《谜中谜》
传奇影星加里·格兰特在去世前4个月,接受爱荷华大学的采访。
当记者问及他职业生涯里最欣赏的女演员有谁时,加里不假思索道:
“一般来说,电影行业里充斥着流水线美女,除了英格丽(褒曼)、格蕾丝(凯莉)、黛博拉(蔻尔)与奥黛丽(赫本)。
”
加里·格兰特在奥黛丽的心中占据着无法取代的位置,《谜中谜》时两人合作愉快,甚至在电影拍完,加里就迫不及待的邀请奥黛丽再度合作《呆鹅爸爸》,但奥黛丽已经签下《窈窕淑女》的片约而分身乏术。
左:加里·格兰特写给奥黛丽的信函;中:《瞭望》年12月刊(个人收藏);右:纪念《谜中谜》的施洛斯伯格小青铜匾(△图源:扫描/ArchieM摄)
奥黛丽告诉记者:
“与加里合作是最简单不过的事,他已经完成了所有的表演,我所要做的只是予以回应。
”
在奥黛丽拍完自己的戏分离开巴黎后,加里怏怏不乐,答复记者道:
“圣诞节我最想要的礼物就是与奥黛丽再合作一部电影!
”
年的新年前夜,奥黛丽夫妇邀请加里与他当时的女友戴安·卡农一起跨年,仆人们戴着统一的白手套,为宾客端上酸奶油蘸酱的焗土豆,加里带来的闪闪生辉的俄国鱼子酱让人垂涎三尺。
饭后,奥黛丽领着戴安上楼步入婴儿室,爱子肖恩在甜甜的睡梦中露出微笑。
“能拥有自己的小孩真是上天的恩赐!希望你和加里收获一样的喜乐和幸福。
”
奥黛丽送上诚心祝福。
多年后,听闻加里去世的讣告,奥黛丽长长地叹了口气,像梦呓似地轻声说道:
“我想加里比我更洞悉自己,虽然他表面上清风徐徐,内心敏感而细腻。有一天等待下组镜头,我们彼此挨着坐在一起。由于紧张,我的身体微微发颤。加里缓缓的握住我的手,柔声道‘你要学会善待自己!’这句话我一直铭记至今。
”
9
宠物情缘
年,奥黛丽的丈夫梅尔·菲勒送给她一只约克夏梗作为礼物,很快家人就为他取名‘出名’先生。
奥黛丽对‘出名’情有独钟,‘出名’也成为奥黛丽一生中收到的最特殊的礼物!
‘出名’陪着奥黛丽,足迹遍及欧洲与美洲。拍摄电影《修女传》时,外景踏遍罗马、远至非洲刚果。在刚果,当地环境异常艰苦严苛,奥黛丽对电影公司唯一的巨星规格——要求‘出名’与她同行。
罗马的海关同意放行,但刚果的海关检疫局却执意实施隔离检疫。于是,官方电报前前后后送转了三大洲,最终‘出名’拿到了犬签的特别许可。
在弗洛伊德盛行的年代,导演弗雷德·齐纳曼甚至认为‘出名’是奥黛丽的“小孩替代物”。年,“出名”还被奥黛丽印在了复活节的问候卡上寄给亲友。
左:《荷兰家庭画报》年9月刊,图中“出名”实际在2年前车祸离世;右:年“出名”被印在复活节问候卡上,照片由奥黛丽本人拍摄(△图源:扫描)
在片场,即使面对摄影机,‘出名’也能完全不怯场,甚至像导演一样目不别视的注视着拍摄中的奥黛丽,它从不哮叫干扰拍摄进程;当奥黛丽完成了一天的拍摄任务,‘出名’会立刻抖擞精神,会意的追逐尾随女主人返回更衣室。
甚至有人打趣道:
如果拍片中,‘出名’睡着了,那导演就要担虑当天电影拍摄的品质了。‘出名’还知道如何在镜头前大出风头,只要摄影机一开动,好莱坞都知道‘出名’一定会表现得可圈可点。
奥黛丽的电影《滑稽面孔》、《黄昏之恋》中,都能看到‘出名’的身影。
在罗马,‘出名’甚至进过电影院。
在拍摄电影《修女传》期间,某一天深夜,躺在床上辗转难眠的奥黛丽决定去戏院看场电影放松。
于是,半夜里,奥黛丽牵着‘出名’遛到剧院门口,当天的广告牌上的晚场电影是《百战雄狮》(TheYoungLions)。奥黛丽决定买票入场,享受难得的闲适自得。
但在入口处,引座员却拒绝让‘出名’进场。
“不可携同宠物入进!
”
引座员坚持道。
“剧院里只有我一个人,而且‘出名’会很听话的!
”
奥黛丽也固执己见。
正值双方僵持之时,衣帽间的女服务员走上前来,建议奥黛丽将‘出名’交给她代为保管在衣帽间,等电影散场时,再由奥黛丽领回。
“和帽子放在一起,他会很安全的。
”
女服务员含笑道。
虽然奥黛丽当时的意大利语还不流利,但她还是用尽所学的意大利文,友善而坚定的婉拒:
“但‘出名’不是帽子!
”
于是,‘出名’成为有史以来第一只走进罗马剧院的宠物狗。
10
《窈窕淑女》
年,在筹备5年后,杰克·L·华纳亲任制片人,耗巨资将百老汇音乐剧《窈窕淑女》搬上了银幕,为了平衡风险,他聘用了奥黛丽担任女主角。
年,奥黛丽为华纳拍摄的《修女传》一开始不被看好,但最后票房却创下令人刮目相看的佳绩,刷新了华纳的历史卖座记录,这让华纳坚信:光是奥黛丽的名字就是票房保障。他同意支付奥黛丽百万美元的片酬更是震惊了好莱坞。
图:《窈窕淑女》的杂志报道剪贴(△图源:扫描)
男主角雷克斯·哈里森一开始并不喜欢奥黛丽,他也不赞成音乐剧版的女主角饰演者朱莉·安德鲁斯。
事实上,他憎恶任何一位与之配戏的主角,他自视甚高,总觉得自己高人一等。
当在百老汇舞台上演出《我已经习惯了她的脸》一幕时,因为厌恶朱莉·安德鲁斯,哈里森拒绝面对朱莉开嗓,甚至要挟制作人删掉这首歌。
后来制作人妥协,雷克斯第三任妻子凯·肯德尔(巧合的是,奥黛丽与凯是故友,两人未出名前曾在《高跟纽扣鞋》中共事)每晚演出时站在侧台,每当《我已经习惯了她的脸》表演时,雷克斯总是把脸别向侧台的凯。
所以,当雷克斯得知自己的片酬只有奥黛丽的四分之一后,更是从心底里嫌恶奥黛丽。
左:雷克斯·哈里森送给奥黛丽的签名照;右:雷克斯·哈里森赠送的金匾(△图源:扫描)
为了保证拍摄品质、激发自己的所有潜能,奥黛丽为演出倾注全部心力,她不仅勤于练习考克尼口音,更聘请私人教师,接受声乐训练。
每天正式拍摄前,奥黛丽要花费12个小时排演、试装、录音……为了精神集中,奥黛丽午餐只进食蔬果和鸡蛋,不久体重就掉了8磅,看在眼中的雷克斯·哈里森也不禁对她肃然起敬。
演出时,哈里森习惯反复拍摄数次,往往拍了几条后才能找到感觉,而奥黛丽从未露出不耐烦的表情,而是展现出非凡的耐心和追求完美的决心,最后终于打动哈里森,成为了奥黛丽的新“粉丝”。
电影拍完,哈里森赠给奥黛丽一块金匾,上面刻着两人电影中的角色:
“致予伊莉莎·杜利特尔,亨利·希金斯敬上”。
11
《龙凤配》
年,塞缪尔·泰勒的高雅喜剧《美丽的萨布里娜》还未在剧院公演,派拉蒙就买下了电影改编权,更名《龙凤配》由奥黛丽担任女主角。
如果《罗马假日》让奥黛丽一举成名,那《龙凤配》则奠定了她的巨星地位。原本拟订的男主角是加里·格兰特,在加里辞演后由与派拉蒙签有三部片约的亨弗莱·鲍嘉代替。
刚从《叛舰凯恩号》的片场抽身,鲍嘉似乎未出戏,还带着舰长的偏激个性,处处挑人毛病,吹毛求疵。
左:与导演比利·怀尔德在《龙凤配》片场;右:《龙凤配》全剧组送给奥黛丽的银匾(△图源:扫描)
《龙凤配》虽然剧情浪漫动人,但实际拍摄却气氛紧张,每个人都绷紧神经。由于剧本仍未完稿,电影经常边写边拍,有时候演员已经来到现场却仍未拿到当天的剧稿。
导演比利·怀尔德为了争取时间赶写剧本,私下拜托奥黛丽佯装不适,迟到或缺席拍摄,有时也故意重拍几条好让编剧继续赶稿。
有一次鲍嘉拿到剧稿后,暴跳如雷的对怀尔德嚷道:
“这剧本是谁写的?难道是你5岁的女儿?!
”
怀尔德送给奥黛丽一辆绿色的自行车,闲暇时奥黛丽骑着车在片场兜风,还去隔壁摄影棚探班《银色圣诞》。
比利·怀尔德对奥黛丽推崇备至,他陪伴奥黛丽接受各种采访,化身守护天使,保护奥黛丽不受新闻界伤害。
谈起奥黛丽,怀尔德深情道:
“拍摄的第一天,她准备充分,早已记熟每句台词!
她气质高雅、待人亲切!5分钟后,剧组所有人都已爱上了她(电影拍完,全剧组赠给奥黛丽一块银匾留念),我自然也不例外。
我在睡觉时有说梦话的习惯,那段时间常常在梦里见到她,呼唤着她的名字……幸运的是,我妻子也叫奥黛丽。
”
12
《恩怨晴天》
拍摄《恩怨晴天》时,奥黛丽有骑马的戏份。
由于幼时从马上跌下摔断锁骨的经历,让奥黛丽对策马飞奔忧心忡忡,导演约翰·休斯顿向她承诺做好一切安全防护措施,但意外还是发生了。
奥黛丽的坐骑是匹烈马,野性难以驾驭。为表现天光,当天的聚光灯打光过亮,马儿开始躁动不安。
左:荷兰杂志《周日之友》年4月刊(私藏);右:奥黛丽用闯祸的烈马制作的笔记本封套(△图源:扫描)
当奥黛丽骑着它沿河岸纵奔并进入下一个跳跃点时,在旁的人突然移动惊动了马儿,于是它立刻拱起背脊,这名工作人员还想挥手勒止它,谁知这个犯忌的动作彻底激怒了马儿,将背上的奥黛丽重重投掷在地。
奥黛丽被医院,X光检查结果:几节椎骨已断裂。
奥黛丽的私人医生霍华德·门德尔松匆匆赶至,并带来一名护士。这位护士不是别人,正是电影《修女传》的人物原型玛丽·路易丝·海贝茨。
左:传奇影星莉莲·吉许在拍摄《恩怨晴天》时送给奥黛丽的签名照:右:签下《恩怨晴天》后,奥黛丽的变更合同(△图源:扫描)
这位还俗修女投身护理事业,此回要救助之人不是别人,竟是银幕上诠释过她的奥黛丽,这使奥黛丽又惊又喜。
回到好莱坞,奥黛丽恢复得很慢,穿着不舒服的矫形支架,伤处依然疼痛难忍。她坐在病床上一封封的回复亲友的问候信函,并且劝他们切勿责难那匹闯了祸的马儿,还用这匹马儿为主题,为笔记本制作了红色皮套封面。
13
奥黛丽vs.伊丽莎白(略)
奥黛丽·赫本相关文章归档
瓦伦蒂诺(Valentino):最后的君王时装、戏服设计师纪梵希(HubertdeGivenchy)简略生平、新书发表与访谈摘译时尚教科书「Sabrina」(龙凤配)戏服设计与EdithHead、Givenchy等设计师的侃侃訚訚
传奇艺术家CecilBeaton(塞西尔·比顿)的趣闻轶事,以及与20世纪各界名人相交后饱练世故的真情实感
时装设计师与电影电影人的不解之缘:「蒂梵尼早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