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丨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二十课社会主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课件学习

以上PPT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敬请联系

学习总结

知识点

一、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

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

1.苏联发展

(1)成就:取得了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巨大成就,相继爆炸了原子弹和氢弹,人民的教育和生活水平也有很大提高。

(2)问题: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没有变化,农业、轻工业落后的局面没有改观。

2.苏联的改革

(1)赫鲁晓夫改革

①内容:平反冤假错案,强调集体领导,改革干部制度;加大农业投入、将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改为收购制;改革工业管理体制;批判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②影响

A.成效:推进了农业的发展,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有所增加。年,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打破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B.弊端: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国民经济比例仍然严重失调。没有对斯大林的功过作出全面科学的分析,造成严重的后遗症。

(2)勃列日涅夫改革

①内容:在工业领域推行“新经济体制”改革,扩大企业自主权,利用奖金等经济杠杆促进企业改善管理、提高效益。

②评价:改革只是对传统体制的修修补补,效果有限。执政后期,热衷于树立个人迷信,专断作风日趋严重;各项工作缺乏活力,社会矛盾丛生,发展缓慢。

(3)戈尔巴乔夫改革

①经济改革:承认市场调节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成效甚微。

②政治改革:取消苏共领导地位,放弃社会主义制度,实行议会制,总统制和多党制,在意识形态上抛弃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行“多元化”,造成思想混乱,民族分离主义随之兴起。

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改革异同

赫鲁晓夫改革

勃列日涅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

重点

农业

工业

前期是经济领域,后期是政治领域

结果

取得一定的成效,最后失败

失败

失败原因

未改变原有体制,对斯大林体制进行修补

进行根本性改革,背离社会主义方向

①目的:解决“斯大林模式”的弊端。②内容:在农业、工业方面进行调整。③结果:成效都不显著,可以说是失败的改革

3.苏联的解体

(1)年,立陶宛率先独立。

(2)俄罗斯发表主权宣言,其他加盟共和国纷纷效仿。

(3)年8月19日,几位苏联领导人发动政变,试图阻止苏联分裂,很快失败。

(4)年12月26日,苏联解体。

二、东欧的社会主义建设

东欧的社会主义建设

1.改革背景

(1)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前后,东欧各国建立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

(2)模式:大多采取苏联模式。

(3)结果:①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和教育水平。②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③一些东欧国家希望摆脱苏联控制,通过改革,走自己独立发展的道路。

2.改革表现

(1)南斯拉夫

①内容:建立了社会主义自治制度,权力下放。

②评价A.积极:调动地方、企业和群众的积极性,促进了经济发展。B.消极:导致地方主义抬头,民族问题尖锐,为后来国家的分裂埋下了隐患。

(2)其他国家:取得显著成效,但都没有突破苏联模式的束缚。

3.东欧剧变

(1)背景:①20世纪80年代,一些东欧国家经济陷入严重困境,政局剧烈动荡。②苏联鼓励东欧改革。③西方“和平演变”战略的影响。

(2)原因

内因: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经济建设的失误;未找到一条符合国情的建设道路)。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中盲目照搬西方模式;外因: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的影响。苏联放松了对东欧的控制。

(3)结果:迷失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抛弃共产党领导地位,实行政治多元化。—年,东欧各国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急剧变化。

(4)表现

①波兰、匈牙利、保加利亚和阿尔巴尼亚的变化相对平稳。②罗马尼亚发生了流血冲突。③民主德国并入了联邦德国。④捷克斯洛伐克分为捷克和斯洛伐克两个独立国家。⑤南斯拉夫经过激烈内战,最终解体。

三、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

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

1.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

(1)背景

①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②年,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③年底,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李政治、经济制度。

(2)成就:取得了包括“两弹一星”在内的各个方面的巨大成就。

(3)意义:这些成就在新中国历史上具有开创性、奠基性的意义,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物质基础、宝贵经验和理论准备。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发展

(1)背景: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2)内容:以农村改革为突破口,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成就

①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已居世界第二位。②外汇储备稳居世界前列。③基础设施建设快速突进。④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⑤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⑥中共十九大的召升,激励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国梦不懈奋斗。

(4)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对世界社会主义理论和建设的重大贡献,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5)启示

坚持从本国国情出发,走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内外政策;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实行依法治国;加强执政党建设,维护党的领导地位等(改革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作为中学生,我们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整方式,方法,取得好的成绩。

思维导图

以上学习总结为读者所思,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扫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nsilafu.com/nfzz/73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