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了领土又丢人为何乌克兰在克里米亚事件中

白癜风是缺少铜元素吗 http://baidianfeng.39.net/a_xcyy/130909/4253317.html

年11月底,以乌克兰当局暂停同欧盟签署联系国协议为起点,乌克兰危机全面爆发。因为一心想要拥抱西方,乌克兰遭到了昔日大哥俄罗斯的强烈反制,包括克里米亚在内的乌克兰东部地区动荡不安。

在这样的情况下,战略位置极其重要的克里米亚在俄罗斯的“感召”下于年3月11日通过独立宣言。尽管遭到了乌克兰当局的严厉镇压,并在3月15日解散了克里米亚议会,但“去意已决”的克里米亚仍然于3月16日举行了独立公投,并在3月17日以96.6%的超高票数通过了独立并加入俄罗斯的决议。3月18日,克里米亚与俄罗斯签订合并条约,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克里米亚成为俄罗斯的一部分,随后于3月21日签署了克里米亚加入俄罗斯联邦的法案。

在克里米亚投向俄罗斯的这段时期内,除了上蹿下跳的克里米亚,雷厉风行的俄罗斯,恼羞成怒的西方国家以及作壁上观的国际社会,作为当事国且最大受害者的乌克兰,除了不承认公投结果,宣布其行为违宪,便再无更多动作,对俄罗斯公然夺取本国领土且让自己颜面扫地的行为缄口不言,更不要说对俄宣战夺回失地了。

那么,为何乌克兰在失去克里米亚后如此“克制”呢?静夜史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

1、实力不允许

实力不足,是乌克兰不敢对俄罗斯宣战的最根本原因。

虽然苏联解体后,乌克兰作为苏联大家庭的“二哥”,分得了仅次于俄罗斯的财产,包括数十架战略轰炸机,枚洲际导弹和多枚核弹头。但因为苏联时期斯大林模式的桎梏,作为欧洲粮仓的乌克兰经济水平却相当落后,这使得获得独立的乌克兰没有维持核武器开支的经济实力。在这样的情况下,经过和美俄等国两年多的谈判,乌克兰于年1月10日宣布放弃所有核武器。

放弃核武器虽然在短期内为乌克兰换来了大量的经济援助,但从长远看绝对是乌克兰的梦魇。因为世界上最可怕的不是不曾拥有,而是得到了再失去。拥核时代的乌克兰令西方不安,但无核时代的乌克兰更不让人放心,因为乌克兰地处的东西方要冲的战略位置是无法改变的。而当美俄再次交锋,乌克兰需要用核武器维护自身利益时,却发现自己只能成为美俄博弈的棋子,彻底失去了话语权。

从乌克兰独立建国以来,乌克兰也经历了和俄罗斯一样的“改头换面”的历程,进入了积重难返的寡头时代。但不幸的是,乌克兰没有普京式的人物,叶利钦式吃里扒外的领导人倒是一抓一大把。

包括波罗申科在内的乌克兰领导人,作为寡头以及寡头的代言人,从来无视乌克兰被东西方撕扯的战略位置,一心想要拥抱千里之外的西方,和咫尺之遥的俄罗斯划清界限。所以结果就是俄罗斯强力反制,煽动乌克兰东部的俄罗斯州叛乱,乌克兰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动荡之中。

可以说,无能的乌克兰领导人,一步步将乌克兰推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等到量变引起质变,克里米亚事件爆发,乌克兰除了谴责别无他法,因为东部的俄罗斯州蠢蠢欲动,如果乌克兰选择以卵击石,一旦失败,那么东部各州马上成为下一个克里米亚,届时乌克兰的分裂无法挽回,相比之下按兵不动反而能最大程度地止损。

况且今日的乌克兰还倚仗着俄罗斯的天然气,欠着俄罗斯至少20亿美元费用,这更决定了乌克兰不敢和俄罗斯翻脸,因为旧账可以赖,但乌克兰不想被冻成狗。

2、队友不给力

队友不给力,是乌克兰被迫沉默的重要因素。

普京在克里米亚事件中雷厉风行的手段,不仅收获了大票俄罗斯粉丝,更在国际上狠狠打了乌克兰和西方国家的脸,因为西方国家和乌克兰一直站在同一阵营。

自苏联解体以来,西方国家一直希望乌克兰建立一个完全亲西方的政府,使乌克兰成为对抗俄罗斯的前沿,为此西方国家不断策划对乌克兰的颜色革命。但随着除亚努科维奇外的乌克兰历届政府积极向西靠拢的政策,西方国家和乌克兰的表面关系越来越融洽。

但在硬汉普京面前,西方国家和乌克兰的“情同手足”瞬间“形同陌路”。虽然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奥巴马政府一直坚定支持乌克兰和俄罗斯干起来,但这并不意味着西方国家会在乌克兰和俄罗斯开战时提供支持哪怕是道义上的支持。

因为克里米亚虽然距离乌克兰很近,但距离俄罗斯也很近。这意味着一旦西方国家武装介入,就要面临在俄罗斯家门口打仗的尴尬局面,在全力以赴的俄罗斯面前,即使西方国家一拥而上也基本没有胜算。

再者,西方国家虽多,但各怀鬼胎、同床异梦,根本就无法形成支持乌克兰的强大合力。

虽然西欧国家跟着美国喊得欢,但他们深知自己和乌克兰一样都需要俄罗斯的天然气维持生命,在真实的饭碗和虚名的“胜利”之间,务实的西欧国家早已做出了选择。

而美国虽然不指望俄罗斯的天然气,但煽风点火终归是需要打手的,在西欧国家不配合的情况下,单枪匹马的美国心里没底好怕怕。

事实上,虽然美国和西欧国家面和心不和,但两者在利用乌克兰的问题上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搞乱乌克兰,将俄罗斯拖入乌克兰战争的泥潭。至于乌克兰怎么想,那是乌克兰自己的事,西方国家“尊重”乌克兰主权。

所以,深知西方国家德行的乌克兰明白自己到底是什么身份。

3、道义不占理

道义上的哑口无言,让乌克兰和西方国家所有报复俄罗斯的行动变得师出无名。

克里米亚事件,与其说是“吞并”的克里米亚,倒不如说是“收复”了克里米亚,因为克里米亚本身就是俄罗斯的。

虽然拳头才是真理,年前的克里米亚确实是乌克兰领土,但这块土地的归属却显得不清不楚。

因为克里米亚是在年苏联为纪念俄乌合并周边时,时任苏联最高领导人的赫鲁晓夫将其“送”给乌克兰的。

在当时苏联的大框架下,所谓的“赠送”更多的是顺水人情,也就是左手换右手,毕竟谁也没想到会有苏联解体的那一天。

但是苏联解体还是来了,这块土地也就成了俄乌争端的重大焦点,同时也成为乌克兰弃核的交换条件之一。

但这块土地早已在沙俄时代就被种族换血,境内基本都是俄罗斯人,如果遵从民众意愿,是一定会投向俄罗斯的。

而如果公投的话不仅乌克兰,西方国家更是无话可说。因为就在10多年前的年,西方国家为了肢解南斯拉夫,拔掉俄罗斯在巴尔干半岛上的战略支撑点,不惜发动科索沃战争,武装支持科索沃公投独立,并蓄意轰炸我南斯拉夫大使馆。

在这样的情况下,克里米亚公投更像是俄罗斯的“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既然科索沃战争时的西方国家可以玩公投的把戏,为何俄罗斯不能玩?

所以克里米亚事件闹到最后,成了俄罗斯的独角戏,西方国家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俄罗斯重新将克里米亚吃下去,并牢牢压制乌克兰。西方国家除了高喊制裁,对俄罗斯几乎没有实质性报复方案。

而且,作为俄罗斯对乌克兰“西去”的惩罚,克里米亚事件绝不是结束,如果乌克兰政府继续执迷不悟,那么接下来的乌克兰将难逃东部割据,东西撕裂的惨烈结局。既然俄罗斯无法掌握整个乌克兰,那么在西方国家围追堵截下退而求其次,将乌东地区收入囊中,对俄罗斯而言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而无论成功与否,届时的乌克兰下场势必会更加悲惨。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nsilafu.com/nfgs/109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