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火得一塌糊涂,上映7天,票房突破13亿。一时间圈粉无数,大家的焦点都停留在特效、配音和电影所表达的精神。
放眼火遍全球的欧美日动画电影,真正脱离了传统文化的作品也非常罕见。
以动画业巨头迪士尼为例,90年代那部轰动一时的动画片《狮子王》,其故事内核就是莎士比亚最著名的戏剧《哈姆雷特》。而《爱丽丝梦游仙境》《罗宾汉》《美女与野兽》《钟楼怪人》《阿拉丁》等经典作品,都是取材于欧美民间故事或是经典文学、童话作品。
一时间,“传统文化复兴潮”再度登上热搜榜。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多次强调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
作为当代久负盛名的中国式管理大师,曾仕强一生为发扬道统文化而奔走呼号,他也曾针对“中华传统文化”作出过解读。
首先,“中”这个字,就是应该极端,就走极端;不应该极端,就不可以走极端。所以河南人表示同意赞成时讲“中”,他的意思就是合理。一个国家处处讲合理,才有资格叫中国;一个人什么事情都要求合理,才有资格做中国人,这是非常简单的道理。
其次,中华的“华”,是华丽的意思,也有变化的意思。《易经》告诉我们,任何事情都是随着时的变动而改变的,但是所有一切一切的变化,只有一种变化,那就是阴阳的变化,其他什么都没有。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叫做“一阴一阳之谓道”。
什么叫“文化”?文,是纹理的意思,就是花样。美国有美国的花样,日本有日本的花样,意大利有意大利的花样,我们中国有我们中国自己的花样,这就叫文化。同一个世界,有各种各样的花样,因为每个民族的思路不同,思路不同就决定了文化的不同。
一群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会有一些共同的东西,那就是文化。文化是一个民族自然孕育而成的一套花样,而这个花样是全民大多数人都可以接受的。自然孕育,这四个字非常重要,比如中国人吃饭用筷子,美国人吃饭用刀叉,这是文化差异的一个表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所以千万不要用我们的标准去看别人的事情。
几千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反映了古代人们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及社会生活的原始幻想,影响着人们对历史人物的品评与现实人物的期望,甚至影响着20世纪以来中国现代文明的走向。
去年的10月13日,中华传统文化交流大会在中国·泰安顺利举行。其中,论坛从各个角度、各个方面展开深入阐释和探讨。
中国国民党前副主席蒋孝严讲述了中华文化持续向上向前发展的历史进程,海峡两岸应当要创造一个文化共享的平台;九州文化传播中心主任王明鉴作为主办方代表提到,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是海峡两岸中国人的精神纽带。
21世纪的今天,我们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也要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只有这样,世界才会健康地朝多元化方向发展,才能更加地充满生机和活力,而我们也可以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完-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祈福同行相约
继承曾师遗志,祈福国泰民安
年敬天祈福活动之
“线上祈福”正式启动!
向传统致敬,为家国祈福
诚邀您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