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22攻击机,前南斯拉夫国产武器的代表

据悉,前南斯拉夫航空工业正式起步于上世纪二十年代,期间得到了英法等西方国家的大力帮助。此后,该国加大了自主创新步伐,开启了战机国产化发展阶段,陆续推出了以IK-3、S-49等为代表的系列战机。

随着冷战开启,南斯拉夫在不结盟对外政策的指引下不仅采购了先进装备,而且还引进了相关技术。而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南斯拉夫为实现装备更新计划,开始联合罗马尼亚研发新式战机,以此试图摆脱受制于他国的不利局面。据悉,两国共同推进的战机将满足超音速飞行、对地打击以及空中拦截等性能。为尽快取得技术突破,两国立即投入了原型机的研发。

在研发过程中,该新型战机在布局上采用了上单翼两侧进气特征,与西方的“美洲虎”战机造型相似,也接近与歼轰-7战机。直到年,两国分别对各自设计的原型机开启试飞,并于3年后正式实现首飞。虽然对外声称联合研发,不过两国却分别建立了生产线,在保持大的框架基础上各自组建了符合自身需求的系统。

其中,南斯拉夫研发的J-22攻击机长度为13.02米,拥有9.3米的翼展尺寸和10.9吨的最大起飞承重力,最快速率可达公里/小时。当保持满负荷油量的条件下,该机可连续飞行公里以上。

据悉,该攻击机搭载了MK-41R发动机,最大推力可达45千牛。从武器配置上看,J-22攻击机拥有多达7个外挂架,不仅安装有Gsh-23L型机炮,而且还能够装载“蚜虫”导弹、Grom-1反坦克导弹等各类型弹药,进攻方式多样。

与那个时代其他机型相比,J-22系列攻击机的整体性能其实并不算特别出众,但对于南斯拉夫空军来说却显得非常必要。此后当南斯拉夫陷入解体时,实际已研发了架不同型号的战机,至今仍有32架在塞尔维亚空军中予以列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nsilafu.com/nfjt/120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