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仲弓:冉雍。大宾:贵宾。邦:诸侯统治的国家。家:卿大夫的封地。
孔子帝王之器的弟子冉雍,他来问仁。孔子告诉他,对人:出门到外面去,看到任何一个人,都像看到贵宾,很有礼貌,很诚恳的,尊重任何一个人。
对事:为大家做事的时候,像去拜菩萨、祖宗那样诚敬的心情,对待自己的责任,这就是仁道。
居心:自己所不愿意的事情,也替人家想想,推己及人。在邦国中,在家族中,该能无所怨;对自己不自卑,对别人不怨恨,没有什么遗憾的事。
冉雍听了以后说,我虽然没有高度的智慧,但是我会朝这方面努力。孔子对冉雍讲的当然是领导之道,非普通人所为。
12.3.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矣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司马牛:孔子的弟子,宋国人,说他多言而躁,想杀孔子的桓魋是他哥哥。讱rèn:说话忍一点,慢慢说。
司马牛问仁,孔子的答复又不同了,他说,有仁道的人,在讲话的时候,不随便说话。看来司马牛可能有放言高论的习惯。
司马牛就说,讲话慢一点,不随便放言高论就叫作“仁”吗?这个很容易嘛!
孔子说,你不要看得容易,真做起来很难。这是孔子在教育方面,针对学生的个性、行为,某一个缺点,加以纠正。
换句话说人一出生五指就不一样长,克己复礼就是补短板,改缺点,达到仁义礼智信的标准,就是仁。
孔子对颜回、冉雄、司马牛三个人关于仁的回答,各有不同,大家要体会这其中的奥秘,就是补元,克己复礼、因材施教,所以不能断章取义,不能说某一句就是仁,那样理解就错啦。
12.4.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矣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司马牛问孔子怎样才够得上做为一个君子。
孔子道:“不忧不惧”。长住在忧烦中,没有一样不担心的,一切都在忧中,一切也都在怕中,何谈君子。反过来说人能修养到无忧无惧,那真是了不起的修养,也就是“克己复礼”的功夫之一。
司马牛说,只要没有忧愁,也没有恐惧,这就是君子?换句话说,社会上那些无忧无虑也无为,混日子也是君子吗?
孔子知道他弄错了,告诉他不忧不惧是不容易的,要随时反省自己,内心没有欠缺的地方,没有遗憾的地方,对得起天,对得起地,对得起人,心里非常安详,通宵因果大道,孔子所讲的不忧不惧是这个道理,并不是死皮无奈,死猪不怕开水烫的主。
12.5.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因为司马牛有两兄向魋、向巢,有弟子颀、子车,皆与桓魋在宋作乱,而死。司马牛忧愁地说:别人都有兄苇,唯独我没有。
子夏说:我听老师说过: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认真谨慎地做事,不出差错,对人恭敬而有礼貌,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何必担忧没有兄弟呢?
12.6.子张问明。子曰:浸润之谮,肤受之诉,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浸润之谮,肤受之诉,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
明:自明/明心见性,智慧。浸润:渐渐渗透。谮(zèn):诬陷。肤受:皮肤表面的。诉:伤害诽谤。浸润之谮:谮者之言,如水渐渍,初若不觉,久自润湿。肤受之诉:如皮肤受尘垢,当时不觉,久乃覩其不净。不行:不通,不起作用。远:远离。
子张问什么是明智。孔子说:暗中传播的谗言,诽谤于无影无形,在你这儿都行不通,就可以称得上明智啦,当然你就远离失败啦。
当过领导的更体会得到,许多人攻击的手段非常高明,一点一滴的来,有时讲一句毫不相干的话,而使人对被攻击者的印象大大改变;而身受攻击的人,只觉得好像皮肤上轻轻被抓了一下而已。“浸润之谮,肤受之诉”所以这八个字特别要注意。领导极易犯听信谣言、喜欢听顺着自己意思说的小话,不知不觉受蒙蔽,即会奸臣挡道忠臣遭殃;自己不做这样对人,同时自己也不要听这些小话,让她在你面前行不通,你才是明白人,这是孔子对于“明白人”的定义;做到这一步,才会远离错失。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能够知人,是有大智慧的人,能够认识自己的,才是明白人。
很多人脑袋长在别人头上而不知,问题就在这里。
12.7.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这是孔子的政治哲学,但是懂了以后用起来,就要斟酌时代与环境的情势,知道权宜、变通,不能太迂腐。
子贡问领导政治的道理。孔子的观念有三个:足食--大家有饭吃、有衣穿、生活好。足兵--国防的建立。民信--还要使人民对他信赖。
换句话说,一个安居乐业的国家一定是人民安居乐业,国防强大稳固,民众爱戴自信,三位一体的有机结合。单有钱GDP经不住人家一打即败;单有军事群众吃不饱,即是穷兵黩武,迟早要垮台;单靠喊口号,小米加步枪、没吃没喝,特定情况下行,和平时期肯定不能长久。
子贡就说,假使时代的环境,到了没有办法完全做到的趋势,要在这三件事之间少做一件的时候,应该先去掉哪一样?
孔子说,先去了军事经费,缩减人事预算。改革开放三十年邓小平就是用的此策略,韬光养晦,就是物胜。比如企业小有规模,必须是物胜,就是大力发展规模效益,提高职工福利待遇,才可以持续发展,一直强调雷锋精神是不能持久的。
子贡说,万一碰到这时代中,一个国家非常贫穷困苦,把军事经费撤销了,还不能维持,对于足食与立信这两点,又应先去哪一项?
孔子说,那宁可牺牲经济建设,大家穷,乃至没有饭吃都可以,唯有一个政治大原则中的“信/精神/信心”,必须坚守。人民对政府的信心坚定,然后才能产生力量;家庭/团队一样信心最重要。毛主席共产党就是此策略建立的新中国,即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就是心胜。比如说开公司,开始没有钱,只有靠心胜,靠人气、靠意志。
⊙中国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
年5月8日清晨,美国B-2轰炸机投掷三枚精确制导炸弹(JDAM),击中中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大使馆。当场炸死新华社记者邵云环、《光明日报》记者许杏虎和朱颖,炸伤数十人,造成大使馆建筑的严重损毁。粗暴践踏他国主权肆无忌惮地羞辱中国政府和人民,拨动了中国人的神经,激起全中国人民的愤怒。
之后美国解释为误炸,中国抗议后,当年美方共赔偿中方万美元,没有进一步的动作。事实是美国不想中国获取F的核心技术,而且还怀疑F被击落与中国提供了技术支持有关。
年中国正处于发展的关键阶段,那时的中国不论是从国力还是军事方面都不是美方的对手,中国也由此意识到只有在军事方面强大才会有话语权,于是在接下来的20年间,中国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武装军事,随着歼-20的服役与量产,国产首艘航母下水以及双航母的到来,大飞机上天,神秘且强大的火箭军,有了军事力量的支撑,现在的中国逐渐变得强大。直到如今美国才明白,原来当初中国的和平解决是有原因的,要快速发展强大,只有强大了才不会让历史重演,才不会就算是人家找上门了还忍气吞声。
D.3.灵(神通灵炁)
E01.灵:有效验、聪明、精神;灵者,神也《风俗通》。阳之精炁曰神,阴之精炁曰灵《大戴礼记-曽子问》
E02.丹成之后,天地混合,神炁自灵,仙师所谓虚室生白,神明自来,故曰天地灵也。H/
E03.“欲得身中神不出,莫向灵台留一物。”H/
E04.欲得元神长住而长灵觉,亦必精炁长住而长为有基也。自基未筑之先,元神逐境外驰.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