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强力白蚀消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325865.html
文/韩保民
我们很多人,很多时候生活在术的层面,只顾当下,为生存而拼搏,过度追求物质利益,斤斤计较,因而没有什么大的成绩或者成就,且自己也浑然不知。
只有那些聪慧的利根之人或者部分人开悟之后,才能得道,进入道的层面,工作生活取得不错的成绩。这也许就是社会上的二八定律吧。
一、只观注“术”的层面,进入不了道的层次,本末倒置,谨小慎微,看不到道的趋势,很难有大的成功和成就。有术无道是盲人摸象。
道为本,是深层次的根本的战略或者思想,是眼光。术为末,是表面的现象的战术或者方法。术因时因地因人因事而多变,道是一定要被参悟才能提高的事物和境界,具有抽象性、规律性和相对稳定性。
只有那些天赋灵性高的“利根”之人,即孔子所说的“上士”才能悟得灵活通透,更能理解道的智慧精髓,才能更容易进入道的层面。上人用道,中人用术。
上士往往对国家,对工作、家庭和子女都很满意,喜欢独处,好学习,爱思考,善于进入道的层面。中下士则喜欢多聚聚,或游戏、或东家长西家短、或谈些生活琐事。
往往对家庭、对社会、对工作、对事业有不满或愤愤之情,总是停留在术的层面。孔子说的中士下士,一辈子也理解不了,更进入不了道的层次。“下士闻道则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道德经》)。
如果问“道”有什么用途,我说“道”确实是个好东西。曾师讲,朝闻道夕死可矣。是说我一旦听懂了道理以后,就发现以前是错的了,现在懂了,以前的种种错误譬如昨日一样已经死掉了,我现在重新做人。
一般人通过字面意思理解成,早上听到(或明白了)一个道理(或真理),晚上死了也可以了。我们就权且假借这样的比喻吧。也曾有个笑话,一个穷人吃不上饭,说如果让我当上皇帝,每天吃馍馍就咸鱼,有很多美女陪着,就是第二天死去,我也就很满足了。
我说“道”比吨黄金还要好,黄金只是财富,如果得了道,我们的家庭顺、事业顺、工作顺、身体等等都会顺。
有个朋友说,我们还没有能到天天谈玄说理的层次。我们的生活中一般都被术纠缠着,对很多事情争论不休,永远是对错之分,往深处说就是三季人在争论不休,孔子中下士们的争论不休。如果我们向更深处一层,进入道的层面考虑。
曾师告诉我们,读《易经》的人千万千万记住,天底下没有对跟错,没有好跟坏,完全看你合适不合适,你合适以当时,合适以当地,合适以那个时候......所以说,世界上根本没有对错,只有适合不适合,大家最熟悉的就是小马过河的故事。
很多事情对一个人是正确的,对另一个人来说,不一定适合,曾师告诉我们这叫三分法。很多事情都是有当时当地背景的,我认为都是对的,即“存在即合理”。上升到更高的道的层次,跳出圈圈看都是合理的。
二、进入不了道的层面,跳不出术的圈圈,被术困扰,危害较大。
我们说打仗杀人不对,但当战争到来的时候,为了自己的安全,民族的利益,正义的战争中打仗和杀人,都是没有错误,也是不可避免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都杀了那么多敌人,你能说不对吗?事情换一个背景,就走向另一面。
前些年网上充斥着声讨城管、打骂交警的视频,似乎在抗议着交警和城管的暴力执法。后来从道的层面看,才发现这样是不对的,这哪里是合理?这明明是打国家的脸吗,你打的是交警吗?那不是警察,是一个国家的尊严,你打的是国家的尊严。
法律上的正当防卫,你能说不对?但就是这样一个问题,也因法律的实效性(事变法已变)和阴阳平衡原因,往往争论不休。
多少判决让人们不再见义勇为,多少判决让人们不敢正当防卫,很多人因此受到了不公证的判决。后来在强大社会的舆论下,有的才使更高一级的审批机关改判。
山东辱母案当事人被改判就是典型的案例。后来的杭州正当防卫反杀事件当事人,如果没有前几年多次类似事件舆论的抗争,也不会那么爽快的被断定无罪。
说不定又判个过失杀人或者防卫过当。但我们上升到更高一层道的层次看,你就明白了,很多国家对酒驾醉驾零容忍,经过一次两次甚至直接重刑死刑,这才是道的层面。
在孩子教育问题上,家长和学校往往只注重在术的层面上进行知识灌输,甚至出现了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谬论,人生是长跑,起跑线重要吗?人生就像赛跑,成绩取决于孩子本人,取决于他性格特点、天赋等本人所在的道的层面。
家长的呐喊助力只是在术的层面,家长使出全力拼出老本,对孩子来说也只是有限的。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知识多少而是健全人格的培养,所以德国在大学毕业之前是不学习专业知识的,这才是教育的道的层面。
在工作选定和工作中,我们也都去争抢公务员、银行等高收入高福利的岗位,而美国人只是一生中在从事自己最喜爱、最擅长的工作。
平时在工作中也一样,很多人不擅长好好工作和团结同志。而是在关键时候争名夺利,斤斤计较。他们不懂得舍得、责任等道的层面。
养生也一样,很多人在术的方面讨论这个养生那个养生,甚至是轻易就上当受骗。他们进入不了道的层面,当然也就没有好结果。从道的层面来说,养生的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这是深层次的哲学层面。
平时注重食物种类和数量上的平衡,注意整体养生。在饮食方面就是少吃杂吃,多吃五谷杂粮。中央领导人每天要吃够二十五种食物,越是精致的东西就要少吃。多吃时令蔬菜,少吃反季节蔬菜。
什么南瓜冬瓜北瓜西瓜地瓜苦瓜白萝卜胡萝卜白菜,红豆绿豆白豆小豆黑豆等等。晚上不吃荤食、主食,最好是什么也不吃。其次是通过艾灸按摩拉筋瑜伽太极等方式,打通全身的经络。在体重方面要无条件的依据医学标准,进行减肥,肥胖是万病之源。不能客气,也不能含糊。
有很多时候我们强调坚持坚守,那么坚持坚守就对吗?根据个人的情况,应该是不一样的。不坚持就不会成功,但坚持也未必会成功,有可能会损失惨重,甚至彻底牺牲自己。
一将功成万骨枯,最后成功的只有一人,其他的一万人不也都是失败了吗?能改变的就改变,不能改变的就改善,不能改善的就承担,不能承担的就放下。
三、成大事者必懂道。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得大道者万事皆以道为准。大(美)德的使用,只能是追随于道。
只有懂道、进入道的层面才能成就大业,但这需要时间,所以大器晚成。毛主席坚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最后实践证明是对的。毛主席之所以多次取得伟大成功,就是他有着深厚的易经思维,能够进入道的层面。
他因易经思维跨界多个学科,书法家革命家军事家战争家等等。但是他必须多次面对和处理,在术的层面的不同意见,最后都是他力派众议,做出了正确的抉择。
巴菲特、马云、乔布斯、稻盛和夫、张瑞敏等都是入道之人。巴菲特深知投资之道(价值投资),从不在术(技术投资,短期投资)上纠缠。马云和乔布斯每周都打坐很长时间。稻盛和夫是典型深知经营之道的商业实业家。
这些年来,我一直在想海尔经久不衰的秘密,张瑞敏的管理灵魂到底在哪里?前几年偶然看了张瑞敏谈海尔的经营之道时,我才知道,他把易经的简易变易不易演绎到了极致,他的经营模式一直在紧跟时代的步伐。
当年为质量第一求生存,一锤砸响了市场,后来变成以服务第一唱响全国,以后又因市场的发展,与电商结合在一起,发展一对一商品模式。这就是海尔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
作者简介:
韩保民:山东省利津县人,公务员,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地理系,曾取得讲师职称,拥有三项国家专利,多次发表文章,喜欢科技、经济、研究价值投资、养生,著有《在中国巧妙运用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终极养生》拙作。
一路走来,探寻到了世界最高级哲学——国学大智慧,幸遇良心网。不是偶然是必然,学习曾师讲座,对易经、道德经的学习理解更加深入透彻,对工作、生活、人生豁然开朗。现在良心网很有激情和热情,学的很开心快乐,收获颇多。
征稿启事
1.曾仕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