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的菜国宴一绝经典老川菜竹荪肝膏汤

又见川菜·蝴蝶竹荪肝膏汤

听多了重油重盐的四川风味,乍一看《肝膏竹荪汤》的名字怎么也和川菜扯不上关系吧?

许多人心里会疑问:这道清汤寡水淡淡然的菜真是“无辣不欢”的四川人做出来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现存的非麻辣版经典百姓川菜,如「甜烧白」、「锅巴肉片」大家并不陌生。

但若要提到频登大雅之堂的川菜,而这道,绝对能称得上国宴上的川菜主角。?

▲肝膏竹荪汤

「肝膏竹荪汤」比起红绿相间的藤椒鸡和水煮肉片,仿佛是百花争艳中最淡雅的存在,竹之于君子,竹荪汤之于有辣不沾的川人。

诶,别误会,它看起来淡雅,但不是四川娃儿凑合的菜品。兜里没有二两银子,手里没有半点本事,可不是那么容易吃到的哦~

关于这道经典老川菜的来历,传说这是一个有意思的民间故事....

四川西南部有一个富商是个吃货,可是年岁已高他不能再由得自己吃肉食和油盐酱味重的食物,可这多年的好食之胃,又不能轻易讲究,那可咋整呢?

在众多厨师中,有位新来的厨师抱着赌一把的心态,把鸡肝和鸭肝剁碎了混合在一起,香料调味,加水搅拌,过滤掉渣滓后用蒸笼蒸熟。而这时候恰恰满足了富商的口味,他连忙临时起了个名叫“肝清汤”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有一天厨师做菜没注意,肝清汤蒸的太久,水凝固成了膏体状,时间不容许重新做一遍,他就加入了一些新鲜竹荪。这一下不得了,在每日相同食物有了变化之际,富商大为新奇,入口即化,分外惊喜,吃后连连叫好!

就这样误打误撞再后来经名厨的微微改造后,成了四川一道百年名菜。

今天咱们大师的这道菜,在肝膏汤的基础上,把竹荪剪成蝴蝶的形状,于是称之为“蝴蝶竹荪肝膏汤”。

这里跟大家科普一个小tips~

竹荪?竹笋?傻傻分不清楚?虽然同出竹家,但却是不同的派别哦~

竹荪是菌类,竹笋则是笋类

竹荪△竹笋△

竹荪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种隐花菌类,形状略似网状干白蛇皮,它有深绿色的菌帽、雪白色的圆柱状的菌柄、粉红色的蛋形菌托、在菌柄顶端有一围细致洁白的网状裙从菌盖向下铺开,被人们称为“雪裙仙子”、“山珍之花”、“真菌之花”、“菌中皇后”。

——摘自百度问答

//大师带你尝尝鲜//

——热烈欢迎

《又见川菜》特邀川菜大师

任福奎

川菜第一批特一级厨师

曾任奥地利四川饭店厨师长

美国纽约四川饭店厨师

「任福奎」年生,中国烹饪大师,川菜大师。

年,任福奎踏入厨行,在鹃城餐厅学徒,年进入成都市首届厨师培训班,经过两年学习,系统吸收了川菜烹饪的全部知识。

年,任福奎在成都市烹饪技术开发公司担任厨师培训主教员,

年,他被公派至南斯拉夫的四川饭店担任厨师长。他先后前往成都蜀风园餐厅、美国华盛顿晋风园川菜餐厅、奥地利维也纳四川饭店、上海恒通饭店、成都市国际会展中心四川饭店川菜厅任职,并担任成都市工会举办的工矿企事业厨师培训班主讲师、四川省国际出国人员培训班主讲师

01

肝膏制作

讲这么多,咋个才做得出来肝膏嘛?

选取猪肝或者鸡肝(两者选一),用非常精细的手法和粗壮的刀背,锤他!粗犷中不失温柔,肝的筋要取尽,拔骨抽筋.

再用料酒和姜葱来去腥味,后面把筋、姜葱全部剔除。

划重点敲黑板啦!!鸡蛋清是个好东西,把肝膏汁融合进鸡蛋清里,用好汤倒入,加点盐、胡椒,还有豆粉!!

搅拌好后用纱布统统包起来,再挤出来汁水,只留汁水。

接着蒸半个小时,小火是关键哈,留点缝隙给它喘口气,这样出锅以后就会变得嫩嫩滑滑哦!

02

“蝴蝶”制作

蝴蝶是由竹荪制成,手工把竹荪剪成蝴蝶状,铺开铺平。

然后把鸡糁抹在竹荪上掌握基本要领,心灵手巧的厨师可以剪成各种各样的样式。

这个“鸡糁”也是不简单:将鸡胸肉剁茸去筋,加入适量猪板混合剁成茸。加入盐、鸡蛋清和豆粉混合匀净。

然后将“鸡糁”均匀的平铺在蝴蝶形状的竹荪中,放入蒸笼蒸制,

“蝴蝶”就这样飞到了菜盘中~~

03

制汤

“蝴蝶竹荪肝膏汤”里的制汤功夫代表着川菜最高水准。高汤以最朴素平凡的面目示人,却有着丰富而厚重的内涵,口感鲜到极致。

用火腿、老母鸡、老鸭、肘子、猪瘦肉下锅,食材各是各的味道,而后融再一起,这个过程需要三个小时。

可以说,这道菜是比开水白菜还高级经典的川菜!

(点击图片回顾川菜经典开水白菜的详细制汤过程)

一口肝膏竹荪鲜汤比蒸蛋花还嫩,入口即化的神奇,你要不要来体验一下一品的味道?

把“高级”两个词给我打在公屏上!!!

竹荪肝膏汤,这道老川菜如此鲜,而当下却鲜为人知,它的故事在如今的川菜中显出了曾经蕴藏的锋芒。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一直是我们时代前进的动力,川菜也是如此。

现今琳琅满目的美食层出不穷,各式菜系应接不暇。但酒香也怕巷子深,经典需要传承,匠人心需要勉励。

取古味精髓,创当今美味,把尘封在老菜单中的八珍玉食画在生活中,做到品味美食而不是品味菜单~

借用任福奎老先生的一句话:“传统的东西丢不得,丢了,好可惜嘛。”

任福奎老先生浸淫川菜六十余年,对技艺的执着、对匠心的恪守,走出国门,向世界宣扬中华料理文化。为他点赞!

大师的菜家常的味

扫码即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nsilafu.com/nfjt/64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