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白癜风的好医院 htt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我在实习过程中看到数百个在我面前死去的病人,第一个在我面前死去的,是我的亲生母亲,最遗憾的是,在临死之前,他的儿子都是一个不成功的人。
洪水猛兽,时间流逝,无能为力。
——毛不易
这是毛不易曾经在节目中哽咽着说出的一段话,直抒他内心的伤痛。他曾在20出头的年纪,直面母亲病逝,或许,这也是他后来为什么能写出那么多温情歌曲的原因之一。一个创作者,往往只有具备一定的经历,才能厚积薄发,迸发作品。而他的代价,便是早早面对生离死别。
去年六月,我写了一篇文发布在这里,题名《我们需要怎样的生命教育》。其实我当时本打算写《我们需要怎样的死亡教育》。考虑到标题有点沉重,所以更名为《我们需要怎样的生命教育》,因为生命教育,不仅仅包括了死亡,也包括了对于生命存在意义的认知。最近看到各地高校都在推行死亡教育,既然大环境已经将这个沉重的话题推出来了,那我也讲讲我对此的看法吧。
死亡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既有生,就有死,在人间,没有长生不死,纵使积德行善到了极致,也不过将生命延长数十年,最终依然要归于寂然。我首先肯定一点,那就是灵魂是不灭的。只是在不同的时间,变幻为不同的身份甚至形象再入轮回,这也就是佛家所说的六道轮回。
绝大多数人,都畏惧死亡,其实,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灵魂在短短的一生中未曾得到提升。可怕的是,生而为人的一生中,多恶少善,多招众怒。可怕的是,活着未曾遭受审判,死亡之后面临最严酷的终极审判。很多人以为死了就一了百了,以为死亡是一种逃避、甚至解脱,其实不然。灵魂该面对的一切,无论你是什么生命状态,都要面对。
所以人更要珍惜生命,好好活着。我曾听说过一个他人的真事儿,大概是事业遭遇极端低谷的时候,有人险些结束自己的生命,一念之间,幸好及时刹住,挺了过来,才有了后来的起死回生,事业越发兴旺,走入新的高度。
只有经历过大难不死的人,才会明白生命的重要,我经历过多次。譬如一岁多高烧过一周多;譬如两岁左右从三楼楼梯滚下去;譬医院查不出问题只好劝我回家(等死);譬如这几年遭遇诡异车祸又毫发无损;譬如前几年爬山脚一滑差点坠崖......无法一一枚举。每一次大难不死,都是对心力的考验,都会更加看破放下。
不仅仅是自己面对生死,会给人带来极大的触动,即便面对身边人的生死,也会让人感慨,让人思考生命的意义。无论是任何人的离开,都是对身边人的警醒。我们是不是需要停下来,好好想想这辈子最重要的究竟是什么,再盘点一下过去的人生中,究竟有没有实现今生的价值。如果一生只为实现个人价值终归是渺小的,相比之下,有没有对更多人的生命产生更多正面、良性的影响?
我们首先要珍惜生命,不要因为任何事而放弃生命,更不可因为任何人而放弃求生的意愿。这个世界,谁离开了谁都不会死,不要高看自己的价值和对对方的意义,也不要高看对方对自己的意义。无论遭遇什么,都要看淡。不管生活对你多不公平、多么残酷。做那个永远会爬起来继续往前走的人,这条路走不通就换一条,心态乐观坚定且有力量。
人要敞开胸怀拥抱未来,谁没有踏错路的时候?东边走进死胡同了,你转个头绕过死胡同不就好了?过去的就让它过去了,即便遭遇恶缘,也说明这段缘分是你躲不过的,孽缘就孽缘了,还清了就好了。千万不要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生命对每个人来说是公平的,众生平等,每个人来到人间,都一样要喝孟婆汤,一样是忘记了所有,纵然前世有多大本事,一旦投生人间,也不过跟所有普通人一样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生活,唯一最大的区别是内心的那份利他心、善心和爱心。
不可小看任何人,连一个乞丐也不能小看,每个人今生不同的身份,并不能决定灵魂真正的身份,只是通过在不同的生命轨迹里去学习去磨练罢了。人间是最适合修行的,通过投生人间,可以去感受普通老百姓的苦,去升起利他的心。可能某个菩萨或者什么高级别灵魂下生人间后,这辈子生活极其艰难,但是再难也没有忘记去照顾别人,去想着别人,不贪不抢不偷,那他的灵魂也是在不断的提高和升级。
曾仕强教授曾说过,人这一生,最重要的,便是求得好死。死,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得好死。人常说最有福的老人,便是颐养天年,待到寿命将尽,在梦中离开。平静且安详,不受任何痛苦。这已经是极大的福报了!反观现在,太多人在生前遭遇极大的病苦,勉强度日,生不如死,这才是最可怕的。
据说,上天惩罚那些具有极大福报,但又作恶多端的人的办法之一,便是让他们瘫痪在床,等人伺候,甚至有多人伺候。因为福报没有享尽,所以寿命够长,但又因为恶因过多,所以遭受这种“生不如死”惩罚。这才是最严酷的酷刑。
所以,当人明白此生要求得好死,自然会对因果报应产生敬畏之心。自然谨言慎行,懂得爱惜自己的羽毛,不去做不该做的事,更不会肆意伤害他人或其他生命。不伤害他人,距离提升灵魂层次还远远不够,在此基础上,更要提升善和德的力量,自然能够快速提升灵魂等级。人生只是一种经历,活着的一切不过是梦幻泡影,其本质不过是促进灵魂的修行。
二千年前的佛为世上的大觉悟者,他讲述三世因果,是为了让人行善。佛教化的目标只有一个——让天下人做善民。但是人不经觉悟能够成为善民吗?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性在无明的指导下,与众多生物一样,天生的具有弱肉强食的竞争本性。这个本性决定我们是自私的、自利的、竞争的、掠夺的、毒害的,因为互争而是痛苦的、因为互害而是无常的。所以孔子说的中庸之道很难。这是对没有觉悟的人而说,而不是说这个道真是行不通的。
所以,人只有明白了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终点,也就明白了,为什么要求得好死。为了求得好死这样一个最低线最基础的目标,人也要不断修正自己。这样,也就离道越来越近。人生,如果只是为了财色名利,那么,争来争去,挣来挣去,最终也不过是一场空。只会不断经历死亡,不断经历反复地轮回,苦海无涯无休无止。不如早日回头是岸,早日提升自己的灵魂层次,早日走出无休止的轮回。
我的更多行走与感悟,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