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梳理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问答式复习提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间医院最专业 http://m.39.net/pf/bdfyy/bjzkbdfyy/

“初中教师园地”   )A.理论到实践、一国到多国、空想到科学B.空想到科学、理论到实践、一国到多国C.理论到实践、空想到科学、一国到多国D.空想到科学、一国到多国、理论到实践2.毛泽东认为:“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不只是开创了俄国历史的新纪元,而且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这主要由于十月革命()A.废除了俄国农奴制B.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C.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D.实行新经济政策3..年,某条约规定:“为使中国之门户开放,或各国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更为有效起见,缔约各国,除中国外,协定不得谋取或赞助其本国人民谋取……一般优越权利”。该条约是()A.《九国公约》B.《凡尔赛和约》C.《辛丑条约》D.《马关条约》4.俄国年改革和美国南北战争都是为了解决资本主义发展所需要的()A.劳动力问题B.市场问题C.资金问题D.原料问题5.某班举办了一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人物图片展,其中有误的一项是()

6.下列哪一项是苏俄新经济政策和美国罗斯福新政的共同作用()

A.削弱了政府的权力B.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C.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D.加速了二战的爆发7...以下关于罗斯福新政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新政的中心措施是对工业的调整B.新政使资本主义制度得以调整和巩固C.新政消除了美国再次发生危机的可能D.新政避免了美国走上法西斯道路8..欧洲的六个大国中,既是三国同盟的成员又是轴心国成员的两国是()A.德、意B.英、俄C.法、俄D.英、法9.二战的转折战役是:()A、凡尔登战役B、马恩河战役C、日德兰海战D、斯大林格勒战役10.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重大事件。正确的是()①苏德战争爆发②太平洋战争爆发③九一八事变④诺曼底登陆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③①②④D.④③②①11..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标志是()A.签署《联合国宣言》B.《联合国家宣言》签署C.雅尔塔会议召开D.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12.二战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抓住机遇,经济得到迅速的恢复和发展。在20世纪60年代,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的国家是()A.英国B.法国C.日本D.德国13.观察分析“年美、日、西欧力量对比图”并结合所学,可以得到的认识是()A.欧盟的成立加速了欧洲一体化B.经济全球化遭遇挫折C.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三足鼎立D.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已经确立14..随着西欧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它们为重振雄风和提高国际地位,走上了联合自强的道路。年,法、意等国成立了()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B.华沙条约组织C.欧洲共同体D.欧洲联盟15.在我国革命和建设时期曾一度以苏联为榜样,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以此为课题进行了探究,把我国向苏联学习的事件整理出来,其中有一项与历史不相符合,请你帮他们指出来()A.年,苏联新宪法——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年,苏联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年,中国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C.苏联农业集体化——人民公社化运动D.戈尔巴乔夫改革——中国改革开放16.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在一次演讲中说:“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这句话中的这种“挑战”来自于()A.中国B.苏联C.西欧和日本D.东欧17.年至年是欧洲历史上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工业生产增长了35%,农业生产实际上已经超过了战前的水平,战后前几年的贫穷和饥饿已不复存在。当时欧洲经济发展最快的重要原因之一是()A.成立欧洲共同体B.成立欧洲联盟C.推行马歇尔计划D.推行非军事化政策18.“……我们已经商得同意:当于年4月25日在美利坚合众国旧金山召开联合国会议。……唯有我们三国之间以及一切爱好自由的各国之间,继续增进的合作与了解,才能够实现人类最崇高的愿望——一种安全而且持久的和平。”材料中提出实现“一种安全而且持久的和平”,是基于()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B.二战对人类文明的浩劫的反思C.西方大国称霸世界的企图D.东西方冷战格局的结束19.哥伦比亚前总统桑佩尔说:“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蛋糕做大了。但是大蛋糕分给了富人,其他人只能得到面包屑。”这句话反映出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问题是()A.环境污染严重B.恐怖主义泛滥C.毒品走私猖獗D.贫富差距悬殊20.十九大报告指出,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对此应有的认识是()①人类面临着许多挑战②当今世界并不太平③挑战与变革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④应充分发挥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作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60分)21.(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从客观上说,年改革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但俄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仍然相当缓慢……材料二 在面临分裂时,林肯对南方叛乱势力说:“我们不是敌人,是朋友。我们友情的纽带或会因我们情绪激动而崩溃,但绝不会折断!”林肯用两部法律文件扭转了战局、善待败军之将士,内战仅仅四年,没有留下内战创伤、民族裂痕。材料三 “当日本在19世纪中叶开始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威胁时,能够以这些国家为榜样,顺利地实现了本国的社会变革……”——《世界史·近代史稿》(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俄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之所以相当缓慢,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2)请列举材料二中“林肯在内战中扭转战局的两部法律文件”的名称。(4分)这两部法律的颁布与北方取得战争的胜利有何关系?(4分)(3)材料三中的“社会变革”对日本社会发展有何积极影响?(4分)结合上述材料回答:美国、法国和日本崛起的共同之处是什么?(4分)22.(17分)材料一:从17世纪起,英法美德等国先后通过革命或改革等方式,颁布法律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使国家主权从一个人手中转移到由选举产生的议员组成的议会手中,资产阶级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取得了胜利,成为新社会的统治阶级。这一政治模式否定了君主专制,缓和了社会矛盾,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臧荣主编《历史必修1》材料二: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从英国先后扩展到法、德、美等许多国家。工业革命导致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促使资本主义工业国到世界各地抢占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把许多殖民地国家和地区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使之成为经济附庸,世界市场体系初步形成。19世纪70年代后,工业革命进入新的时期,造成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提高,资本主义各国争先恐后地争夺殖民地,划分势力范围,以便为本国经济发展获得更多的市场,20世纪初世界差不多被瓜分完毕,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材料三:历史上出现的国际秩序,都是在战争结束后由战胜国提出并建立起来的,反映了战后的力量对比,体现了战胜国的利益。因此新秩序建立的时间都较短,但是,冷战的结束没有战胜国与战败国的区别,国际主要力量不可能完全按照自己的利益和设想来确立新的国际秩序。因此,国际新秩序的建立必将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将不可避免的充满矛盾和斗争。不管怎样,世界格局正向多极化方向演变,而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要力量。-----曹胜强《现代国际关系史》(1)据材料一,指出欧美主要国家最终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方式。(3分)并概括这一模式的影响。(4分)(2)据材料二,概括世界经济发展趋及其核心推动因素。(4分)(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以来国际秩序的发展历程。(6分)23.国际局势纷纭变幻,“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的时代条件下党和政府提出的战略思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就事情的本质而言,“冷战”是美苏双方不同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社会制度和对外战略相互矛盾和相互冲突的结果,是双方相互遏制和相互对抗的产物。——张盛发《斯大林与“冷战”》(1)根据材料一,归纳二战结束后导致美苏两国关系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结合所学,请说出在冷战时期最能体现中国政府“相互尊重、平等协商”的外交政策。(6分)材料二二战后仅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头几年还十分盛行的世界两极开始消失,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棋手”在世界棋盘上纵横捭阖,以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声音,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布热津斯基《大棋局》(2)材料二中“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指的是什么?“新的力量”都有哪些?请举一例。(8分)材料三现在,旧的世界格局已经打破,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的时期。——《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Ⅰ》(3)根据材料三,指出冷战结束后,处于“新旧交替”时期的世界政治格局有何显著特点?指出“新旧交替”时期中国政府奉行“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外交活动。(6分)(4)综上所述,影响国际政治格局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3分)参考答案:1——5BBAAD6——10CCADC11——15BCCCD16——20CCBDC21、(1)因为这次改革不彻底,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2)《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宅地法》。这两个法令深得人心,调动了农民尤其是黑人的积极性。他们踊跃参军作战,扭转了战场上的被动局面。(3)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共同之处:通过革命和改革扫除资本主义发展障碍;都颁布法律或者举措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或者改革成果等。22、(1)立法形式否定了君主专制,缓和了社会矛盾,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2)经济全球化科技革命(3)以欧洲为主导——以美苏为主导——向多极化发展23、(1)因素:国家利益;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等。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力量:欧共体成立(或欧洲国家联合);不结盟运动(或第三世界)兴起;中国国际地位提高;日本崛起等。(3)特点:呈现出“一超多强”局面,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外交活动: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加入WTO;倡导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加入APEC;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推动成立亚投行。(任意两点即可)(4)国家的综合国力。—END—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哦?

热文推荐

特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nsilafu.com/nfjt/74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