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股市乱成一团,国际局势暗潮涌动观

版权:来源综合黄生看金融ID:fengyuhuangshan、金融经济学家吴裕彬ID:yubinwoo、国英观察ID:ygyobs

一农户在杀鸡前的晚上喂鸡,不经意地说:快吃吧,这是你 一顿!

第二日,见鸡已躺倒并留遗书:爷已吃老鼠药,你们别想吃爷了,爷他妈也不是好惹的。

当对手知道了你的决定之后,就能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决定。

——纳什均衡理论

刚刚,这个国家也崩了!

刚刚,意大利股市、债市全面下跌,银行股崩盘,大跌超过4.2%,已经创下了13个月的新低。

同时意大利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涨24点,达到了2.70%,股市和债市同时下跌,摇摇欲坠。

意大利2年期国债收益率更是上涨了47点,创下了意大利债市六年以来 单日涨幅。

今天意大利银行股暴跌超过4.2%,在过去的一个月中已经暴跌了20%,整个意大利银行板块已经崩盘了。

意大利的危机,已经波及到了整个欧洲,导致欧元不断下跌,导致欧元创下了近七个月的新低。

国际 评级机构穆迪已经将意大利的评级降至观察名单,并警告意大利,不排除将意大利的评级降至垃圾级。

因为意大利的公共债务已经达到了2.3万亿欧元,占意大利GDP的比为%,这已经远远超过了警戒水平。

在穆迪下调意大利的信用评级后,意大利的股市、债市在市场上引发了被抛售的狂潮。

导致意大利发生危机的导火索是,自从意大利3月份大选以来,意大利至今都没有组成一个政府。

一个国家一天没有政府也许没关系,但是现在已经几个月处于无政府状态,意大利已经天下大乱。

关键的原因在于,在3月份的大选中,主张脱离欧盟和欧元的意大利民粹主义政党五星运动党成为了议会 大党。

但是有一个问题,因为他们的得票没有过半,因此无法组建政府,需要和别的政党联合。

于是,各种谈判、博弈和妥协,意大利政府就一再难产,古代是国不可一日无君,现在也是国不可一日无政府,否则就会陷入混乱。

现在的意大利政局如此混乱,实际上就是脱欧派与留欧派的激烈斗争,两者目前似乎脱欧派占了上风,但是又没有单独组建政府的资格。

而留欧派过去一直在意大利政府中占据主导地位,目前民粹党上台,自然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权利,于是千方百计进行阻扰。

但不管如何,脱欧派和留欧派对整个欧盟和欧元都形成了巨大的打击,欧盟和欧元的解体,真的很可能发生,如果没有处理好意大利政局的话。

留欧派说,留在欧盟可以,但是需要欧盟对意大利加大援助,免除意大利的一些债务。

或者对意大利进行积极的财政援助,或者欧洲央行给意大利银行业特殊待遇,欧洲央行购买意大利银行的不良资产。

要知道,整个意大利银行业的不良率非常高,不良贷款超过亿欧元,如果欧盟大规模救助意大利,必然会导致欧元的贬值。

更重要的是,会导致欧盟其它成员国的反对,尤其是德国,这个相当自私的国家。

欧盟希望意大利能够紧缩财政,也就是过苦日子,减少财政支出,但是意大利的民众可不愿意。

意大利的政客也不愿意,因为谁同意紧缩财政,削减福利,谁就会失去选票,这又是政客们不愿意的事情。

但是欧盟又希望意大利留在欧盟之内,因为意大利是欧盟第三大经济体,如果意大利也退出欧盟,那是继英国之后,又一大国退出欧盟。

如果这件事情发生,那么欧盟事实上就解体了,欧元也就会大贬值,欧洲政客几百年来统一欧洲的梦想也就破灭了。

意大利留欧派抓住欧盟这个弱点,就向欧盟提出条件,留在欧盟可以,但是欧盟必须答应加大对意大利的救助。

而五星运动党等脱欧派则更加直接,主张退出欧盟,发行意大利自己的货币,认为意大利加入欧元,就是一个天大的错误。

如果五星运动党上台并组建政府,那么对于欧盟来说,无异于是一场巨大的灾难。

因为在他们的主导下,脱欧势必如火如荼,欧元必然崩盘,这是所有人都担心的事情。

可是脱欧派也有自己的理由,现在欧盟对意大利不扩大救助规模,意大利自己又没有印钞权,意大利就根本无法度过危机。

因此,意大利必须要拥有自己的印钞权,那么就必须退出欧元区,也就是退出欧盟。

如果意大利脱欧,意味着欧盟和欧元的解体,其它国家会纷纷仿效,这样一来欧元会跌到什么地方? 是无底洞。

当时,英国公投脱欧结果一出来,英镑和欧元都跌停,引发了整个金融市场的大动荡。

现在意大利如果脱欧,一定会有更多的国家纷纷仿效,都不愿意引火上身,现在欧盟真的处于 的危机之中。

欧盟的领导国家,一个是德国,另一个是法国,但是今年不断受到特朗普的美国政府打压,在国际上的地位正在不断的下滑。

德国、法国到目前为止,都没有承担起领导欧盟的责任,也没有能力应对来自美国的挑战。

而欧盟内部,又面临一波又一波的脱欧浪潮,而特朗普竟然公开表示支持英国脱欧,这让德国、法国无可奈何。

如果意大利脱欧,从而引发整个欧盟的解体和欧元的大危机,这将是今年全世界 的危机。

今年的叙利亚战争也好,还是特朗普的 也好,都无法和意大利脱欧这样的巨大风险相提并论。

今年是年,又是一个特殊的年份,流年不利,似乎每次遇到8,全世界金融市场都会发生危机。

年是股灾爆发,年是亚洲金融风暴,年是美国次贷危机,每一次都是席卷全球,非常惨烈。

而年,全球金融市场在美国连续加息、缩表的情况下,欧洲很可能会迎来一次巨大的危机,这就是意大利政局的重大震荡,如果意大利脱欧,一定会引发金融海啸。

未雨绸缪,做好一切最坏的打算,不管如何,平稳度过今年的金融市场就是 的,祝福我们每一个人好运!

世界很久没有这么紧张热闹过了,A股超级股灾的阴影依然笼罩中国,南海危机紧张得就像水煮沸了—继美国误炸南斯拉夫大使馆多年之后台湾居然瞄准大陆误射导弹,美国要把萨德反导系统布置到中国家门口,荷兰海牙仲裁法院仲裁结果肆意践踏中国主权。A股超级股灾当时的感觉使中国前所未有的接近金融危机,现在的周边紧张局势更是使改开以来的中国前所未有的接近战争。

不管是打仗,经济竞争,还是大国博弈是成本高昂的游戏,所以全球流动性紧缩中的大国博弈从金融经济学本质上来说可以讲是流动性争夺之战。打个什么比喻好呢?流动性这玩意就像被子,流动性紧缩(以美联储加息和中国M2同比增速坍塌为代表)就像冬天来了被子不够用,于是大家都在抢被子,不然就得冻得发高烧。这是一个抢被子的时代,而通过宏观金融数据分析,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A股超级股灾,南海危机,台湾居然瞄准大陆误射导弹,美国要把萨德反导系统布置到中国家门口,荷兰海牙仲裁法院仲裁结果肆意践踏中国主权等事件背后中美两国抢被子的过程。

南海战云密布,韩国部署萨德,但美国的绝杀招藏在这些宏观金融数据背后。

中美流动性争夺战

有很多事看似没有联系,其实却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所谓大象无形,大棋无棋。比如说A股超级股灾,南海危机,以及安倍经济学,这些事看似没有联系,其实却在为一个战略目标服务。是不是听得有点晕,容笔者娓娓道来。不管是打仗,经济竞争,还是大国博弈,只要它能影响金融市场,就一定会被宏观金融数据反映,这就是我作为一个宏观金融经济学家的分析切入点,想听故事的可以去看雷思海,这里的宏观金融经济分析会很烧脑,但保证 ,让你脑洞大开。让我们来看下面这几个数据图:

我知道有不少人说中国的超级股灾和美国的敌对势力没有关系,哪怕是来自华尔街的对冲基金司度和伊士顿在股灾期间通过做空A股大发横财(百度“司度汉奸”会有彩蛋惊喜)。从上面的三个数据图,我们发现超级股灾引发的A股大盘坍塌和年以来人民币汇率最猛的一波下跌在时间点和节奏上具有非常强的一致性,和改开以来中国外储资产规模最迅猛的一波减少在趋势上也惊人的一致。更为蹊跷的是,股灾期间的年9月中国从香港的进口贸易总额同比增速开始直线拉升,并在年5月达到震古烁今的历史 水平—.64%。我们知道大陆香港之间的虚假贸易是资金逃离大陆的一个最主要的渠道,由此可知超级股灾使得资金逃离中国的速度达到了有史以来 的水平。这一点也被彭博社的数据证明了:去年逃离中国的资金规模高达1万亿美元,是一个改开以来前所未有的记录。

能不能证明中国的超级股灾和美国的敌对势力的关系不重要,重要的是数据显示超级股灾导致了改开以来中国本币汇率最猛的一波下跌,外储资产规模最迅猛的一波减少,以及最迅猛的一波资金逃离。

再看下面这个数据图,背后的真相会显现的更加清晰:

从上面的数据图我们发现中国从香港的进口贸易总额同比增速(资金逃离中国速度的一个重要反映)在年9月开始直线拉升的同时,美国高收益债券利差突破了6%--这是一个接近债务危机触发点的水平,并且美国高收益债券利差的增速也越来越快,08年后每遇到这样的情况,美联储都通过加码量宽的方式来解决。打个比方,美国高收益债券利差突破了6%,就好比金融系统发烧了,而量宽就是退烧药。但是年9月,美联储退出量宽都快一年了,美联储没了退烧药这可怎么办?于是中国从香港的进口贸易总额同比增速开始疯狂的直线拉升,资金开始大量的借虚假贸易渠道逃离中国。几个意思?美联储没法再给美国金融系统开退烧药了,那么就把中国的资金抽走,做成退烧药吧。果然当中国从香港的进口贸易总额同比增速于年2月突破前历史 纪录—99.00%的时候,美国高收益债券利差见顶,之后一路向下。美国的金融系统在美联储退出量宽和加息的背景下居然成功退烧了。而这个退烧药是抽中国流动性的血制造的。总共抽了多少,彭博的数据是年总共抽了1万亿美元。

超级股灾,南海危机,安倍经济学,所有不相关的事件都联系在一起

美联储退出量宽并加息本来是可以在去年年底左右引爆美国债务危机(在年9月美国高收益债券利差突破了6%)的,结果通过从中国抽走了1万亿美元,成功化解了危机。

打个什么比喻好呢?流动性这玩意就像被子,流动性紧缩(以美联储加息和中国M2同比增速坍塌为代表)就像冬天来了被子不够用,于是大家都在抢被子,不然就得冻得发高烧。

这是一个抢被子的时代,而通过宏观金融数据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抢被子的过程。

超级股灾解读完了,再说南海危机。南海危机严重到了什么地步?严重到了台湾居然向大陆误射了一枚导弹。很多年前美国误炸过中国大使馆,如今台湾瞄准大陆误射了一枚导弹。这是要逼着咱们打仗或者被打脸打残的节奏。当然不少人相信这真的只是一个误会。但,南海危机的水可以说是煮沸了。

英国退欧,乌克兰分裂,德意志银行可能要破产,本来的避险资产 (SafeHaven)欧洲乱成了一锅粥,避险资金大量逃离欧洲,那么能装下这些避险资金的地方还真不多,除了美国,应该可以算是中国吧。中国的GDP,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等等都是全球屈指可数的规模,又赶上人民币国际化的强潮,欧洲避险资金要撤过来了,中国不就有可能在避险 堂(SafeHaven)里迅速上位吗?这是要和美国抢被子的节奏啊。通过南海危机,台湾导弹误射等等恶心人的事件把中国整得像要打仗一样,我看你怎么充当避险 和我抢被子?美国有没有这么干的意图呢?和上面中国的超级股灾和美国的敌对势力有没有关系一样,证不证明不重要。但是如果真的中国打起仗来,我们从宏观金融数据上又可以看出来,这也是个抢被子的游戏。

有很多事看似没有联系,其实却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所谓大象无形,大棋无棋。比如说超级股灾,南海危机,以及安倍经济学,这些事看似没有联系,其实却在为一个战略目标服务,那就是争夺流动性。

让我们再来聊聊安倍经济学。在台湾向大陆误射导弹的节骨眼上,前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抵达东京,会见了安倍晋三和黑田东彦。可能日本央行又要加码量宽了。那么日本量宽在抢被子大战当中又扮演什么叫色呢?让我们看下面的数据图:

日本央行资产负债表规模同比增速(蓝色,左轴),美国标普同比增速(红色,右轴)数据来源:美联储

从上面的数据图我们可以看到,自金融海啸以来,日本央行资产负债表规模同比增速和美国标普同比增速在趋势上一致性很高。这意味着日本央行的量化宽松在某种程度上是给美国送被子盖的。

资产跌,还是汇率跌,中国经济能不能迈过这道“坎”?

连日在外,目之所见,心绪难平!

外患稍缓,但中长期未平;但与外患相比,当下更重要的是内忧——经济金融之内忧,解锁一环,还有一环,一环套一环,何时可休?

近期,年上市公司的财报,陆续出来了。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恒大负债1.5万亿元,与中国省市排名第22位的吉林省GDP相当,万科负债近1万亿,与排名第26位的新疆GDP相当。

而11大房企的总负债是多少?这一算下来,差一点把我吓昏,近8万亿元!!!

8万亿是个什么概念?相当于全球排名第14位的西班牙GDP(1.3万亿美元)!

我们要知道,这8万亿负债,还仅仅是上述11家房企的负债总和,而这11家房企的市场集中度,还仅仅占到全国房地产的15%左右——以此推算,全国房企的总负债,应该接近50万亿!!!

全国房企近50万亿的总负债,这相当我国GDP的60%、美国GDP的40%左右。

负债总额高得吓人,这很令人担忧,这说明我国的金融资源,已被房企过多吸附、并某种程度上被捆绑。而更吓人的是,上述11大房企,有7家的负债率超过80%,其中融创的负债率更是超过了90%。

普遍超过80%的房企负债率,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只要房企拥有的资产价格(以土地为主)下跌20%,那么,这些房企就要破产,总计数十万亿的房企破产。

房企是不能破产的,房企一旦破产,一旦批量大规模破产,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必然会被拖累,部分金融机构也要跟着破产。

事实上,为了不让房企批量破产,3年前,我们启动了楼市的“去库存”,将房企和地方政府的债务,部分转移给了购房人群,给房企松了绑,更让房企赚了钱——但是,欲望是永远无法满足的,这3年楼市“去库存”,让房企彻底上了瘾——负债高,怕什么?反正有政策给我们房企松绑,不松绑,金融机构就要垮!

有些事,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3年前,如果不启动楼市“去库存”,如果让一部分房企破产,如果就来一波硬着陆,今日房企的债务总额,就不会高得这么吓人,这么离谱,这么尾不大掉!

有些事,可以迟来,但不会缺席!

面对当下房企如此巨额的负债,面对由房企对中国金融、中国经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残酷窘境,我们怎么办?

办法仅有两个:要么让资产跌,要么让汇率跌!

让资产价格跌,当然要缓跌,不能急跌,急跌就崩了。让汇率跌,让人民币贬值,当然也要缓跌,不能急跌,急跌也要崩。

那么,在两大“缓跌”当中,哪个才是次优的选项?

我的观点是,让资产跌,让资产泡沫出清,资产泡沫出清,中国经济的创新,也真正具有动能,无房无资产积累的年轻人,才有希望的未来——一句话,中国经济的未来,中国年轻人的未来,不能让房地产捆绑!

让资产跌,让部分高负债的房企破产,这没什么不好,当然,在这个过程,相当一部分中产阶级(80%的资产堆砌在房子上)的财富,也是要受伤的。但是,这是对中国经济病症的一次性根治,远比慢慢拖下去,小病拖成大病,大病拖成癌症要好得多。

而如果政策的选择是,让汇率跌、而不是让资产跌,那么,房企的巨额债务,伴随着通胀释放了、并且财富还因此进一步暴增了——其巨额债务,实质上无形中让全民分摊了。那么,中国经济的未来怎么办?年轻人的未来怎么办?

资产跌,还是汇率跌?

但愿,中国经济能迈过这道“坎”!但愿,年轻人能有未来!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人民币战略贬值

美国和中国抢被子,安倍经济学为美国送被子。难怪黑田东彦搞量化宽松促使日元大贬,美国乐见其成,但却威胁中国不能通过降息或者量宽等措施推动人民币贬值。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天差地别,让我们来看下面的数据图:

标普指数同比增速(红色,右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蓝色,右轴)数据来源:美联储

从上面的数据图我们可以看出,从年6月中,人民币放弃紧盯美元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和标普指数同比增速在趋势上就形成了很强的一致性。也就是说人民币越贬值,美股大盘向下调整的压力就越大。很明显,人民币贬值起到的作用就是和美国抢被子。

所以今年以来中国不顾美国多次警告,义无反顾的推进人民币贬值,并且贬值幅度屡创纪录,结果南海危机紧张程度就越来越高,连很久没有大动作的日本央行似乎也要大动起来。不管是打仗,还是经济竞争,大国博弈是成本高昂的游戏,所以全球流动性紧缩中的大国博弈从金融经济学本质上来说可以讲是流动性争夺之战。超级股灾,南海危机,安倍经济学,人民币贬值,这些看似不相关的事件其实都在为一个战略目标服务—中美之间的流动性争夺。

中国的突围之策—扼杀人民币贬值预期

中国现在 的困境就是流动性枯竭,这从M2同比增速长期的坍塌中可以看出。要扭转流动性枯竭,关键就在于扼杀人民币贬值预期,这就要求人民币迅速贬值到位。让我们看下面的数据图:

如图所示,过去10年的数据表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同比增速和中国外汇占款余额同比增速极度正相关,而中国的基础货币供应有90%左右来自于外汇占款。中国要想扭转流动性枯竭,就必须使人民币汇率筑底反转,但只要人民币贬值预期还存在,这就不可能,所以人民币应该迅速贬值到位。人民币一旦贬值到位,就会迈上漫长的升值之旅,中国的流动性就会越来越充裕,主要的人民币资产,包括A股,都会向上重估,但这是美国所不能容忍的。所以只要中国不在人民币贬值这件事上对美国做出让步,美国就会不断给中国找事。超级股灾,南海危机,以及安倍经济学,这些事看似没有联系,其实却在为一个战略目标服务。

南海战云密布,韩国部署萨德,但美国的绝杀招真的不在战场上,而在没有刀光剑影的金融世界里。美国的伊拉克战争的账单是2万亿美元,中国的南海战争的账单会是多少?现代大国战争尤其需要有账房先生来埋单。去年超级股灾里的中国通过虚假贸易等渠道被放了1万亿美元的血,今年如果再放个1万亿美元的血,那么中国拿什么去打南海战争?现代世界里的大国战争,如果金融战先败了,那么战场上的战争(尤其是极其昂贵的海洋战争)就几乎没有赢的可能。抽中国流动性的血才是美国对中国的绝杀招,南海战云密布,韩国部署萨德,台湾瞄准大陆误射导弹,等等这一切都是明修栈道,绝杀却在暗度成仓。

所有的压力 都汇聚到了人民币汇率

在人民币汇率没有贬值到位前,人民币风险资产(A股,房地产,企业债等)由于流动性枯竭而向下重大调整的风险就无法解除。而美国的经济也在和流动性危机作战(年9月美国高收益债券利差突破了6%--这是一个接近债务危机触发点的水平),美国经济能否软着陆,关键在于能否从中国抽走更多的流动性。去年抽走了1万亿美元,今年看样子很难了,因为中国似乎已经在资本外流方面企稳了。所以美国心急呐,居然连台湾向大陆误射导弹这样的事都能干出来。当然这个估计是死无对证,但所有的宏观金融经济数据都把这一切指向中美之间的流动性大战。所有的压力 都汇聚到了人民币汇率。大象无形,大棋无棋,中美之间的这一场金融大决战战大概率将决定未来50年中美两国的国运。

喷子们不要盯着美国人的栈道一个劲的喊打喊杀,而任由其暗度成仓对中国展开金融绝杀。

中美之间的流动性争夺战分三个阶段,年是战略防守,中国失血1万亿美元,年开始是战略相持阶段,而人民币汇率(人民币上行,美元下行)筑底反转将开启战略反攻阶段。

若金融战不落败,则南海无恙。苍天浩渺,天佑中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nsilafu.com/nfly/109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