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共:字
预计阅读时间:5分钟
为追忆革命斗争的峥嵘岁月,回首建设历程的艰难探索,喜迎我党百年华诞,日前,江苏科技大学研究生会组织部分返乡学生组成“寻访家乡红色足迹,传承家乡红色基因”寒假红色社会实践团,各自前往家乡附近的红色纪念馆以及爱国主义基地进行学习调研,接受红色革命的教育和洗礼,继承和发扬红色基因。
01
参观许杏虎、朱颖烈士纪念馆
1月21日,实践团成员来到了许杏虎烈士纪念馆,通过现场工作人员的讲解了解到许杏虎同志为人谦和敦厚,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勤奋敬业,乐于助人。年我国遭受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当得知灾区人民急需救助时,尽管他每月工资除寄给远在江苏老家的双亲外已所剩无几,他仍毫不犹豫地捐出元人民币。
图为实践团成员拍摄于许杏虎、朱颖烈士纪念碑前
许杏虎夫妇以大无畏的精神战斗在炮火纷飞的最前线,及时、准确、生动地报道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侵略南斯拉夫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他不惧艰险、不畏残暴、不怕牺牲、勇于奉献,为了和平和正义忠实地履行了一个中国新闻工作者、战地记者的职责、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谱写出一曲最壮丽的人生乐章。他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忠诚和追求理想、奋发向上的风范将彪炳史册,永远激励着我们为祖国的利益、为世界和平和人类的发展而奋斗。
图为实践团成员拍摄的展品
实践团成员王锐在参观后悲痛地说到:“许杏虎、朱颖烈士是杰出的共产党员,他们在属于自己的岗位上向我们诠释了什么是红色精神,以及如何继承和宣扬红色基因,身为党员学生的我,应以他们为学习榜样,不怕牺牲、敢于为党为祖国为人民奉献出自己的一切!”
02
参观镇江烈士陵园
1月25日,实践团成员来到了镇江烈士陵园,在现场工作人员讲解下了解到该陵园自建园三十年来,陵园始终以“褒扬先烈、教育后人”为宗旨,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共建共育等方法,广泛开展了“少年先锋岗”、“向革命烈士交份满意答卷”、“栽花植树慰英灵”、“迈好青春第一步”、“向革命烈士献朵进步花,说句悄悄话”、“清明缅怀先烈吟诗会”、“万人百歌颂英烈”等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新颖、主题突出、颇具特色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社会参与率和教育感染力显著提高,先后接待社会各界人士近万人来园凭吊和瞻仰先烈。
图为实践团成员拍摄于镇江烈士陵园前
实践团成员葛浩在参观完陵园后激动地说到:“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革命先烈的奋斗精神鼓舞和激励了整整几代中国人。我们今后的道路已有了方向,向烈士们一样,坚持奋斗,永不言弃,永不言败,绝不向困难屈服,绝不被自我打倒!”
03
参观韦岗抗战纪念馆
1月26日,实践团成员来到了韦岗抗战纪念馆与韦岗伏击战纪念馆,参观了韦岗战斗胜利纪念碑和韦岗战斗纪念室。纪念碑高25米,碑顶是一支古铜色的步枪模型,碑身正面镶有铜铸碑名,碑座正面的浮雕上刻有新四军的标志(N4A),两侧分别镌刻着陈毅、粟裕当年赞韦岗战斗的诗篇。碑座上端的红旗,表现了陈毅名句“故国旌旗到江南”的意境。
图为实践团成员拍摄于韦岗战斗胜利纪念碑前
韦岗战斗遗址陈列室,以详实的图片资料,生动地再现了新四军挺进苏南,首战告捷的场面。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参观展品
队员孙萌在参观完说到:“韦岗战斗是新四军挺进江南敌后,抗击日本侵略的第一仗。这一仗威震江南,挫敌凶焰,鼓我士气,为苏南抗日根据地的建立揭开了序幕。”
04
参观新四军四县抗敌总会纪念馆
1月27日,实践团成员来到了新四军四县抗敌总会纪念馆,该馆占地面积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该建筑建于年,年3月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建筑具有典型的中西结合的建筑特色,设计科学,构思精巧,工艺考究,属苏州园林建筑风格。
图为实践团成员拍摄于总会遗址前
该纪念馆已被中共镇江市委、市人民政府列为“镇江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镇江市中小学德育基地”,并被江苏省军区、江苏省国防教育委员会命名为“江苏省全民国防教育基地”。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参观展品
在参观学习完后,队员翟宇航说到:“参观完新四军四县抗敌总会纪念馆,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这虽然只是苏南抗战的一个缩影,但是陈列展出的抗战实物和文史资料,已足以使我们看到抗战的胜利,是在我党的领导下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展武装斗争,在无数先烈流血牺牲的基础上取得的。缅怀历史,抚今追昔,我们要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发扬革命老区精神,为祖国的统一大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今年是我党周年华诞,革命胜利来之不易,千秋伟业筚路蓝缕。以史为鉴,可知兴衰,在风云暗涌的和平岁月里,唯有传承红色基因,发扬红色力量才能步步稳进、兴盛强大,才能更好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来源:江苏科技大学研究生会编辑:葛浩
校对:方琦
审核:张冬冬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