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租界ArtDeco经典之旅

北京最佳皮肤病医院 http://m.39.net/pf/a_6171972.html

这是一条轻松有趣的线路,沿衡山路北行,经宝庆路到淮海中路,一直到新天地,大致4.5公里左右。沿线可看到衡山路的经典ArtDeco公寓,淮海路上大大小小的ArtDeco痕迹,可能是上海最完整的ArtDeco街区茂名南路锦江饭店,还有新上海的ArtDeco集中地新天地。沿线有很多咖啡馆、餐厅、精致的小店,你大可一边走一边看,随时可以停停坐坐。

若开车,可将车停至徐家汇公园的停车场(肇家浜路进口),从衡山路开始这段ArtDeco寻踪之旅。周末,来一场说走就走的城市慢行。

开始慢行前,你也可以去看看新近投运的位于衡山路天平路西南角的衡山坊。和ArtDeco无关,只是可以小资一番。如无兴趣就直奔衡山路号吧。

1.衡山路号衡山公寓

原名贝当公寓,砖混结构,建于年。在衡山路号的院子里,一幢6层绿色拉毛外墙的住宅。现在仍为民宅。

墙体上有典型的ArtDeco装饰

2.衡山宾馆(比卡迪公寓)

继续北行,在宛平路口,就可以看到对面宛平路衡山路尖角上有一幢气派的高楼。

毕卡迪公寓建成于年,现衡山路号,位于衡山路、宛平路、建国西路、广元路的交会口的尖角上。毕卡迪是当时法国最富裕的一个省,所以房屋开发商以该省的省名给这座公寓楼起名字。

毕卡迪为钢框架结构,半圆形(平面呈“八”字型)的西方近代式建筑。由于采取展开式的结构,整个建筑物显得宏伟高峻。由法商米纽弟建筑艺术事务所设计,潘荣记、胡顺记、利源记和陈永兴4家营造厂共同承建。建筑分东、中、西三个部分。建筑标高65米。正中是主楼,高15层。东、西两侧为13、12、10、9层,递减跌落。形成的体貌是稳重而又挺拔。毕卡迪占地平方米,建筑面积2.84万平方米。立面处理简单明快,底层墙面用深色大理石作为基座,中部方顶是灰白色,其余墙面均是土黄色。正门位于整个建筑的中轴线的凸出部位。中间从上到下两组晒台,铸铁栏杆有黄色的塔形装饰。底层出租,有走道互通东西。楼层为公寓,共87套,套间分别有2、3、4、5室等几种。起居室、卧室皆朝南。餐厅、厨房皆北向。厨房之后有仆役居室,与主人卧室隔离,有单独出入交通。房间内部分为帐幔间隔,较为灵活。垂直交通主要靠电梯,有6部客梯,3部运货梯,还有附属楼梯。大楼后面另外建有3层车库,停车方便。

毕卡迪公寓是当年法国商人开办的万国储蓄会的产业。清朝末年,有个叫盘滕的法国人跑到上海来淘金,因为没有多大的本钱,就想到一个投机的法子。他办了个小额储蓄会,用开奖来吸引储户。后来又与经营白兰地和香水的洋行经理合作,年开办了“万国储蓄会”。储户每月存6元,每月开奖一次,奖品有洋房、汽车,奖金数千到10元不等。有人算了一下,如每月向洋行存12元,15年后有元。而万国储蓄会只还你元,另元拿部分作奖金、奖品,剩下都进了“储蓄会”资本家的腰包,所以,储蓄会狠赚了许多的钱。发财后,上海的逸园跑狗场、回力球场等博彩业都有万国储蓄会的股份。储蓄会还进军房地产,延安东路的万国储蓄会大楼、淮海中路的培文公寓、泰山公寓、淮海公寓都是储蓄会的产业,其中毕卡迪公寓规模最为宏大。

新中国成立后,年改为旅馆,叫“衡山饭店”,80年代叫衡山宾馆,增加了观光电梯,屋顶有花园。

在近处可观察墙面的装饰细节,体会ArtDeco风格的特点。

3.西湖公寓(华盛顿公寓)

沿马路右侧(西侧)继续北行,接近高安路口,可看到马路对面一栋绿色的大楼。

位于衡山路高安路路口呈现立体正三角形。原名华盛顿公寓(WashingtonApartments),建于年。曾经被维克多·沙逊旗下的新沙逊洋行拥有,后在抗日战争爆发后,被沙逊转卖。

年,西湖公寓入选第二批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每每从衡山路或高安路走过,都会感受那栋粉绿色的高楼矗立在梧桐树中。

该建筑为高层公寓,公寓原为9楼,后在年加建了两层楼。因地处锐角形街、总平面略呈三角形、墙面简洁、施墨绿色涂料拉毛、局部纵向窗间白色几何装饰图案以及入口门框的向上层层收缩形态、均显示了装饰艺术风格的图案。

在高安路公寓的正面观察其尖顶,也呈现经典的ArtDeco装饰图案。

5.淮海大楼(恩派亚公寓)

继续北行,你可以走到马路左侧(东侧),沿路你会看到衡山路53号院子里上的基督教堂,还有秘境咖啡馆、唐韵茶馆,有兴趣可小坐。东平路、桃江路周围有很多有趣的店,萨莎花园、香樟花园、AzureBlu定制服装店。继续北行沿宝庆路至淮海中路口,看到淮海中路常熟路东北角有一幢转角的白色房子。

淮海大楼原名皇家公寓、帝国公寓或恩派亚大厦(英语:EmpireMansions),是位于淮海中路号的一处历史公寓住宅,处于淮海中路、常熟路路口东北角,与愉园公寓隔常熟路相望。

公寓为现代风格,具有ArtDeco的特征。公寓立面以转角处为中轴,两侧基本对称。立面中部高七层,向两翼跌落两层。其中部设有三条竖向装饰线条,两翼横向布置水平带窗,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得原来不高的建筑有屹立向上的气势,充分体现了ArtDeco风格的特点。据说立面中央设置三条装饰线条,是为了象征三民主义。

公寓底层为商铺,主入口位于立面中部转角处。门厅通道被设计为锯齿形,以便为商铺留有足够的面积。公寓户型以一室户和两室户为主,中部和东端设有三室户。公寓中部单元设有两部电梯。

该大楼旧时都是中上层人士居住,解放后也有大批高级知识分子在此居住。上海最奢侈的美美百货公司曾于年至年开设于公寓底层,现时公寓底层仍为商铺。

在该大楼的北部,也有一幢ArtDeco风格的公寓常熟路号的瑞华公寓,原名赛华公寓SavoyApts。

5.淮海中路号/号

沿淮海中路向东前行,建议走马路右侧(南侧),行至地铁2号线2号出口附近,可看到马路对面有深浅两幢三层小楼。

两幢不知名的三层公寓,也是ArtDeco风格。

马路南侧也有一幢房子,是否也透着ArtDeco风格。这时你可能已经对ArtDeco风格有感觉了吧?

医院,不知是新建筑还是老建筑翻新,也是典型的ArtDeco风格。

6.淮海公寓(GascoigneApts)

稍走几步,看到马路北侧有一个弄堂口标识“淮海公寓,淮海中路-号”,从该弄堂进去,左侧就看到淮海公寓。

该公寓位于淮海中路-号,需从一个弄堂进去。

从外观察,公寓的房间宽大气派,

7.茂名南路ArtDeco街区

继续向东行,越过陕西南路口,你可以看到新建筑巴黎春天的外墙也是ArtDeco风格。快到茂名南路,迎面看到国泰电影院。这是一片ArtDeco风格的街区。

从淮海中路茂名南路口的国泰电影院,沿茂名南路一直到长乐路,这条街区汇集着近十幢ArtDeco风格的老建筑。这可能是上海最壮观的ArtDeco建筑群。

你可以沿茂名南路逛逛沿路的商店,可以走进锦江饭店院子里,去仔细看看那一栋栋精致的老房子。下面具体介绍一下几幢著名的建筑。

国泰电影院原名国泰大戏院(CATHAYTHEATRE),位于霞飞路(今淮海中路号),年由旅沪的外商英籍广东人卢根筹资兴建,匈牙利建筑师鸿达设计,年竣工,占地面积为平方米,建筑面积为平方米,历史悠久的国泰浓缩了中国电影史走过的峥嵘岁月,也见证了上世纪中国社会的沧桑变迁。

国泰电影院外观为装饰艺术风格,外墙为酱红色泰山毛面砖配以白色线条。设置在茂名南路淮海中路转角处的主立面,顶部自两侧向中间逐渐成阶梯状升起。

峻岭寄庐(锦江饭店中楼)。进入锦江饭店院子,找贵宾楼。原峻岭公寓是座上海优秀近代建筑,建成于年。公寓建筑面积平方米,平面成“拱桥”样,即呈五折环形,略带弧状。中部主楼高18层(包括地下1层),东西两部分呈对称阶梯式,从16层、15层、14层、13层逐渐跌落,所以显得整个建筑气势宏伟,像山岳一样厚实端庄。楼高78米。主立面以垂直线条作为分割,很清晰地看出分成中、东、西三个部分。外形仿照的是当时世界流行的美国摩天大楼样式。

墙面贴上棕色面砖,门口入口处部分采用大理石装饰。公寓底层全部被辟为技击室,供公寓住客锻炼身体。公寓内部装饰多采用的是几何图案,属ArtDeco风格。二层以上为公寓式房间,共77套,分若干部,每部有大小房间8间,分成两套,有3间、5间一套的,4间一套的,也有2间、6间一套的,都分别形成独立体系。房间朝南,阳光充足。推窗看去,绿树拥簇,各式洋房收入眼底。屋顶有花园和阳台,可眺望市区景物。垂直交通备有4部客用电梯、2部载货电梯通往各层。公寓内总锅炉房有锅炉4只,热水用管道通往各处。全部电气设置经变压器室,再从地底转接各处,室内无明线。

峻岭公寓由公和洋行和爱尔德打样行设计,友联建造公司承造(一说是由卢松华的鹤记营造厂施工)。

沙逊集团的华懋地产公司年买下该块地皮,年建成峻岭公寓。买地、建楼共花去万元,建成后仅每年的房租可收到33.7万元,13年就可以收回投资并净得整幢大楼。年大楼出租,能住进这里的几乎都是在上海“淘金”发了财的“老外”。这座大楼叫过的名称不少,外文音译的有“格罗斯凡纳”公寓、“格林文纳”公寓,中文名字叫过“峻岭寄庐”、“峻岭公寓”、“高纳公寓”。

且看这些装饰细节,都是那个时代ArtDeco的典型风格。

随着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脚步的临近,沙逊家族开始有计划地撤离上海,将产业出让、变卖,大量抛售华懋地产公司的股权,大商人厉树雄趁机购下了29.5万股。上海解放时,许多有产者和外国人已跑到香港、台湾和外国了,这座公寓空前冷落,77套住房只剩下10余户外国人和2户中国人。年峻岭大厦归市房地部门管理,改名茂名公寓,将一部分房间分配给高级知识分子居住。锦江饭店建立后,是锦江饭店中楼。

华懋公寓(锦江饭店北楼)。从贵宾路出来,可看到锦江饭店远离四周围和的建筑都是ArtDeco风格的,在北部的高楼就是原来的华懋公寓,建于年,现为锦江饭店北楼。

该地块原为德籍犹太人安诺德家族拥有。这个家族于年就来到上海。他们在上海创建了瑞记洋行,还投资造船业、纺织和缫丝,在山东获得5座矿山的开采权。光绪三十三年,即年在今九江路、四川路口建起7层的洋行大厦(即安利大厦,今上海水产供销公司使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中国对德宣战,瑞记成了敌产,被迫改为英国国籍,成为英籍犹太人。大战后,安诺德兄弟生意兴隆,被选为工部局的董事。大约这个时期他们买下了北起今锦江饭店北楼,南到淮海路国泰电影院的一大片黄金地块。但祸福轮回,不久生意大亏,只好把金子一样的地块抵押给沙逊洋行。年“跷脚沙逊”统率的新沙逊洋行组建了华懋地产公司,于第二年在这里先建2幢普通公寓。年再投资万元建13层的华懋公寓,俗称“十三层楼”。由于这幢大楼的地段好、品位髙,又是地道的英国公寓式风格,吸引了不少的洋人业主,很快销售出去。新沙逊洋行随之又在南边不远建了一座更加宏伟的峻岭公寓楼,多少年来,能够住进这里的都是具有高贵身份和强大经济实力的人。

华懋公寓年动工,年与外滩的华懋饭店(沙逊大厦)同年建成,在当时与海关大楼、华懋饭店都是上海滩最高的超过50米的建筑。华懋公寓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共14层,高57米,建筑面积2平方米。建筑平面为“一”字形,北面凸出两部分。建筑材料由英商美艺云石花砖公司提供。外观采用褐色面砖间以石料窗框和垂直线条,力求突出高耸的效果。立面不分段,直上直下,很有特点。褐色面砖采用白浆勾线,对比鲜明。最显著的是方格钢窗排列,白色窗框,窗樘外口用錾假石,为英国传统风格。上下楼共有7部电梯,4部集中在楼下大厅,另设运输梯1部,每层电梯出入口有1个小厅,不致影响走廊交通。一至十层为客房部分,总计间。各层有12个单间、8个套间,均有单独的冷暖气和卫生设备。10层中有1层配有中、德、美、印度、意、西班牙等不同国家民族风格的房间。十一层是占地平方米的仿英国宫廷式的大餐厅,顶上悬挂皇家古铜式吊灯。四壁装有蜡烛壁灯。12根立柱和墙角古代持盾武士浮雕,风格典雅。十二层也是餐厅。顶层为厨房,厨房采光通风较好。内部功能处理明确,设备完善,用自动小电梯运送食物,并有电话联系,这在当时上海高层建筑中是较为突出的。电梯外表,今天仍保留有罗马式古钟。大楼由英商公和洋行设计,王荪记营造厂承建。

旧时华懋公寓的洗衣房

华懋公寓作为上海最奢华的公寓,早先多是英国旅客居住,抗战期间又成了日伪的聚集地,抗战胜利后国名党接收大员及相关人士不少也入住。解放后,上海市政府为了接待中央首长,找了可信任的董卓君将其川菜馆迁入华懋公寓,将其改为锦江饭店,由董卓君担任总经理。锦江饭店之后接待了美国总统尼克松、里根、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法国总统蓬皮杜、密特朗、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南斯拉夫总统铁托等各国的政要。年在这里签订了《中美上海公报》,成为影响世界格局的重要历史事件。

从锦江饭店出来走到茂名南路上,还可以看到兰生剧院后面已落成几栋ArtDeco风格新建筑,好像是凯德茂名公馆。

8.永业大楼

继续东行,来到雁荡路口。

原名杨氏公寓,现在是永业大楼,位于淮海中路雁荡路口。

9.妇女用品商店(培恩公寓)

越过雁荡路,就看到了妇女用品商店。

培恩公寓由法国赉安工程师事务所设计,原是法国人的产业。外观呈ArtDeco风格。公寓由2幢建筑组成,主体是一幢沿街建造的长体型公寓大楼,其南为一排3单元的组合体,称“小培恩公寓“。

该公寓建于年,是当时法租界内有名的公寓建筑。公寓主体建筑是6层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间楼高9层,下设主门,上有旗杆。清水红砖外墙间以水泥墙面粉刷,竖线条红白分明,混凝土屋檐和门檐突出在外,横线条粗犷清晰。整个建筑显得体量宏大。底层设商店,二层主要为2室户,三层以上为标准层,有3室、4室和5室户等,每套房间均有壁橱或箱子间。厨房内备有烫衣板、小柜和集中供冷的固定冰箱。有别于其他公寓的是,其楼内装有垃圾管道,用圆铁管制成,孔口面积为0.80×1.20米,出灰口设在院子内侧,倾倒垃圾十分方便,利于清洁卫生。小培文公寓标准层由3室户单元组成。公寓原高4层,现已加建为5层。

培恩公寓在上世纪40年代后期被蒋介石的连襟,任中华民国政府行政院院长、财政部长、中央银行行长的孔祥熙买得。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之一的孔祥熙解放前在上海的房产还有南阳路公寓、诺曼第公寓、迦陵大楼和虹桥路的几幢花园洋房,孔氏家族富甲天下由此可见一斑。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方便妇女购物,于年改培文公寓为上海市妇女用品商店,当年2月6日开业,是国内创建最早的女士用品专业特色商店。

9.新天地地区

越过南北高架,来到黄陂路。

新天地地区是新上海ArtDeco建筑最集中的区域,有香港新世界大厦(K11)、企业天地、翠湖天地御苑等。新的ArtDeco建筑,采用新材料,如大玻璃、干挂石材等作外墙,但装饰上还是有很多老ArtDeco建筑的痕迹。

K11。上海香港新世界大厦是一幢座落于淮海中路号,高60层超甲级商业商务综合楼,为全卢湾最高的写字楼。大厦由香港新世界中国地产有限公司投资开发。内设办公楼、商场、会议、餐饮、娱乐设施及泊车场。其中,办公楼面积约为平方米,商场面积平方米,会议、餐饮、娱乐设施面积共计平方米。

曾经是淮海中路地标之一的香港新世界大厦购物广场如今华丽变身成为K11购物中心。作为首个融合艺术·人文·自然的顶级商业管理品牌,K11是上海建立面向公众的免费艺术中心,配合多元化的品牌名店及创新的营运风格,上海K11艺术购物中心俨然已经成为淮海中路上新的地标性建筑。

竖向线条的苍劲有力、弧形线条的柔美、凹凸的韵律、玻璃的光影尽显Artdeco风格建筑的韵味。

K11有很多好吃好玩好看的店,有时间可泡泡。

企业天地。企业天地写字楼位于太平桥现代园区,外衔上海城市高架主干道,内接淮海中路地铁站,紧邻繁华高雅的淮海路商业街,位置优越,出行便捷。企业天地为跨国公司创造了一个优越的办公环境,办公楼沿湖而筑,形成一道1.2公里的湖边建筑,风景极佳。企业天地毗邻著名的上海新天地,与之浑然一体,互辅互成。

翠湖天地御苑。翠湖天地二期坐落于市中心繁华地段,紧邻新天地与淮海路商业圈,正对太平桥绿地。目前以外籍精英人士为主的居住人群,使御苑已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国际化高档社区。

竖向线条、中心收分的高耸建筑。

外型单色系、细部丰富的庄严建筑。

新天地是吃喝、游玩购物的好地方,拿出你的手机搜搜你感兴趣的店,不论是看场电影,还是喝杯咖啡,买件心仪的创意产品,随你了,只是看看风景也不错啊。

好了,法租界ArtDeco经典之旅结束了。我们从上世纪30年代的建筑看到今天的新天地,你怎么看ArtDeco?你可喜欢ArtDeco?你是否认为ArtDeco与上海的文化精神有许多相通之处?

下集我们再相约去走南京路的ArtDeco。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nsilafu.com/nfly/72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