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民间偏方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566445.html
布衣注《滑乘补》之缘起
文/白马一布衣
关于《滑乘补》
《滑乘补》是滑县先贤胡权所撰。据志载,万历二十九年,王廷谏从内黄调任滑县,延请滑县人胡权修志乘。胡权不负所托,于万历三十二年,独自编次成书。可惜的是,当时王廷谏因性孤高遭人所忌,被人弹劾,改教职而去。而由王廷谏出面组织,胡权撰写的《滑乘补》因王廷谏的离去,未能雕刻成版付梓成书。一朝天子一朝臣,一任县令一任兵,新来的县令或许并不热衷于修志,胡权所修《滑乘补》就被搁置起来。身世浮沉雨打萍,个人命运如此,一本书也是如此。胡权所修《滑乘补》稿本辗转流传,离开滑地,不知道经历多少颠沛流离,经过了多少人手翻转,最终被明代的聚星轩所藏,从而有了聚星轩手抄本留存于世。《滑乘补》原本不知所踪,手抄本成为孤本留存下来。
其实我对《滑乘补》没有付梓一直是感到困惑的。如果说胡权困顿于公车时不能将之发行,情有可原,也在情理之中。但是布衣一直不理解的是,为什么胡权后来中了进士,继而入主吏部,贵为吏部主事,却还不能将之发行于世?
吏部主事,放在现在的官场来看怎么也能算一个厅级干部。想想平安经的发行,我想如果胡权想印刷自己撰写的《滑乘补》应该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但胡权却没有将之刊行于世,这是一件令人奇怪和不解的事情。所以布衣猜测,不是胡权不发行,应该是当时手稿已佚,不是不为,是不能为也。
《滑乘补》在各版本的方志专著中评价很高。“体例博大”、“内容宏富”、“立目新颖,且内容罕见,极有价值”、“此书篡修用力很深,内容丰富,虽是稿本,无疑珍贵。”……这些褒扬之词足矣说明《滑乘补》的史学价值。
《滑乘补》作为地方志书对滑县来说尤其重要。了解滑县地方志的人可能都知道,滑县历版地方志基本上是一个一脉相承的传承关系。关于滑县的地方志,除了隋代的《东郡图经》、元代以前的《滑州旧经》不算。元代的《东郡白马志》、《东郡志》,基本上被张佳胤版的《滑县志》继承延续。嘉靖版的《滑县志》是存世至今的最早的一版滑县志,现藏于台湾。其后顺治,康熙,乾隆,同治,民国版本先后延续,并无断代。这个结论应该是滑县文史圈比较认可的。但是,滑县地方志的延续还是有缺环的,缺的那一环就是《滑乘补》。《滑乘补》记事止于万历三十一年,因为《滑乘补》没有付梓于世,因为手稿不知所踪,是书中很多记载并没有被后面的县志所继承。顺治版县志是直接承续了嘉靖本的衣钵,缺掉了嘉靖三十三年到万历三十一年的内容。所以没有了《滑乘补》的滑县志体系,其延续是不完整的,残缺的,缺憾的。《滑乘补》的回归
《滑乘补》对研究明代滑县地方志是很重要的一本方志。可惜因为年代的久远,《滑乘补》在很多滑县本土地方史爱好者脑海里并无印象,更因为稿本的珍贵,知道的人也不能将全文带到它的故乡滑县。《滑乘补》成为滑县文史圈中少数人一个梦想。每一个了解《滑乘补》的知情者都想一睹这本县志的真容。但因为孤本的稀有,难得一见。
但是在今年的六月份有了转机。6月6日或者是7日晚,胡晓涵给我打电话,说珍藏于南京图书馆的《滑乘补》已经被出版了。我到网上一搜,果然。
年南京图书馆影印出版了《南京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刊》,我从目录上找到了《滑乘补》的名字。当时的心情是无疑是激动万分,是狂喜的。因为如果是手抄稿本,它的珍贵性,我们想见它一面恐怕很难,更不用说拍照复制了,但如果出版了,这个难度就无形中降低了很多。
那天夜里很晚我都没有睡成觉。鬼使神差般的,我打开了很久没有登录的QQ,我进入了国学大师网官方交流群,发布了一条并不抱希望的求助《滑乘补》全文的信息。
剑?漠如烟:群里的朋友有没有家里是南京的?
剑?漠如烟:能不能帮忙到南京图书馆扫描一本书,或者购买一本也行?
剑?漠如烟:万历滑乘补
剑?漠如烟:这个是有偿的,产生的一切费用由我出。
我对这条求助信息并不抱太大的希望。但是在凌晨0点4分的时候我收到了惊喜。
Sugar:
剑?漠如烟您找万历滑乘补是做什么用?剑?漠如烟:
sugar我是一个地方志的爱好者剑?漠如烟:
sugar你可以弄到吗?复印扫描都可以剑?漠如烟:产生的一切费用由我来出
sugar:
剑?漠如烟我如果在图书馆找到了拍照发给你sugar:
剑?漠如烟友情赞助,不收取任何费用我当时的心情充满了狂喜和期待。就是现在,回忆到当时的心情,我也不能用我贫乏的文字描述我当时的喜悦。当时可能太过于兴奋,我忘了加sugar为好友。只到6月8日上午十点左右才想来,在QQ上加他为好友。
6月8日晚上7点47分,sugar发来一个文件,万历滑乘补。
下载保存,那时候的心情就是到现在想起还是激动的。
我当时给sugar发了个红包,sugar拒绝了。他说,兄弟,你的心意我完全领了,我也经常托人找资料,很多人给了帮助,也知道找资料的难处,都是读书人,能相互帮助是缘分,我是刚好在图书馆看到有这套书,拍下来只是举手之劳,并没有什么成本,所以红包是不能收的,但钱我也是喜欢的。
据sugar说,他也是河南人!现在南大读博,马上毕业。
多好的人啊,就如同他的名字,sugar,糖,送给人甜蜜。
我对sugar一直是心怀感激的,我原本计划赠送滑县地方特产给他的,他回说他在南大读博,即将回单位,所以心意心领,东西就别寄了。
但我一定会寄的,这只是我的一份心意,或者往大了说是滑县所有文史圈内人的一份心意。不过考虑到现在的炎热天气,我决定在秋冬季节寄送咱们的家乡美味到新疆某地,sugar工作的地方。
《滑乘补》就这样来的我的面前,让我一睹它的容颜。
因为考虑到版权,我只能将这套珍贵的拍照版《滑乘补》在小范围内进行了分享。我相信,所有收到这套《滑乘补》的人都会同我一样,心中充满了喜悦和激动。
所以,请允许我矫情的代表所有滑县文史爱好者向sugar先生表达我诚挚的谢意。
谢谢您让流落在外近四百年的《滑乘补》回到了它的故乡!
谢谢您补足了滑县地方志缺失的重要一环!
谢谢您让滑县地方志的延续和传承得以完整!
总之,非常感谢!
标注《滑乘补》之缘起
我每天在翻阅《滑乘补》的时候,总有一个问题盘旋在我的脑海。
《滑乘补》真的回到了故乡了吗?
答案是否定的,因为版权是别人的,它属于南京图书馆。
怎么才能让它真正意义上回家呢?这个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我问询了一些人,他们告诉我说,《滑乘补》版权属于南京图书馆,说的是版式和照片,但并不包含文字。
是故,我萌生了要将《滑乘补》标注的想法。
将图片变成文字,将繁体进行简化,将一些晦涩的进行注释,然后公之于众。
我始终认为,滑县地方史活力依然在于文史资料的发掘。滑县的各种版本县志都应该公之于众,让更多的爱好者们去研究他们,发现他们,扩展他们,从而丰富滑县人文的厚度,温暖滑县文化的温度,而不是将这些资料敝帚自珍,当做礼物进行馈送,在小范围内流转。
《滑乘补》不应该是这样的。它应该广泛传播,而不是某些人的私物。
《滑乘补》的回归,必将助益滑县的文史研究。
因此,我有理由将《滑乘补》传播出来,让更多的文史爱好者受益。
所以,我产生了标注《滑乘补》的念头。此是布衣注《滑乘补》的缘起。
另外声明自今日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