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种族一直是我国历史上边境的难题,他们是马背上的游牧民族,全民皆兵、英勇善战,经常骚扰我国边境,抢夺资源。不少帝王,都用资源或者是远嫁自己的女儿的方法,来换取短暂的和平。他们就是让人闻风丧胆的“匈奴”。匈奴匈奴也曾属于华夏,在《史记·匈奴传》中曾记载“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他们是在夏朝灭绝后,夏朝的遗民,为了生存下来逃往北方,在那里吞并了其他势力之后,自封“匈奴”。匈奴的第一代单于是头曼。单于的意思是:匈奴人对他们部落联盟的首领的专称,意为广大之貌。直译的意思是“天之子”。在头曼统治匈奴的这一时期,正是奴隶制度开始形成的时期,原始社会慢慢的走向瓦解。国家机构开始慢慢建立,这也是匈奴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头曼头曼统治的这一时期,匈奴还并不强大,南进的匈奴,被秦始皇手下的将领蒙恬打得连连败退,最后只能无奈退回漠北。匈奴这时虽然已经形成了自己政治体系,有自己的军事势力。但是最开始形成的所有制还没有完全消失,建国时间较短,所有的制度并没有完善,又加上秦王朝强大的统治力。导致在这一时期里,匈奴的发展都比较局限性。但是在秦末时期一切都发生了改变。头曼的太子冒顿,本应该成为第二代单于。但是头曼更想立小儿子为单于,于是想要杀掉冒顿,这样就可以顺理成章地让小儿子上位。他便一次命冒顿去月氏当人质,用来换取两国的和平。但等冒顿刚到月氏的时候,头曼马上开始进攻月氏。月氏发现后便要杀冒顿,此时冒顿遭遇偷了月氏的骏马,骑着逃往匈奴。头曼觉得他十分勇猛,就让他统领了一万骑兵。然而这却导致了他的死亡。冒顿冒顿在统领这一万骑兵时,为了训练他的部下的忠诚度,还有骑马射箭的准度,便设计了一种响箭。在训练时下令说:“我的响箭所射中的目标,你们都要全力去射击它,如果不照做,便斩首。”刚开始冒顿只射中一些猎物,这时候大家都没有犹豫的下手。纷纷射向被响箭射中的目标。然后,冒顿以又用响箭射中自己的爱马,跟随他的人开始犹豫,有一些不敢动手,冒顿将没有射中的人统统斩首。再然后,冒顿又用响箭射向自己的爱妻,更多跟随他的人开始犹豫,不敢射击,冒顿立即将他们杀了。一次冒顿出去打猎,用响箭射中他父亲头曼的马,左右之人立即都跟着射中目标。这时,冒顿终于心满意足,知道现在的人,都是自己可以用的人。最后,他主动跟随父亲头曼去打猎,趁机用响箭射中头曼的身体,跟随他的人立即射箭,头曼当场身亡。头曼死亡后,冒顿又把他的后母、头曼想要立为单于的小儿子,还有不愿意跟随他的大臣全部都杀死。自立为单于。冒顿弑父冒顿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军事家,在他的统治下,匈奴甚至统一了北方草原。在他最弱的时候,他先示弱东湖王,满足他的一切要求,让他看不起匈奴。在借此机会稳固自己的势力,扩充军备,整顿好之后发起突袭灭掉了东湖。他随后又征服了楼兰等国,解除了两面威胁。这时候的匈奴才真正意义上的走向了强大。当时又由于秦二世的暴政统治,导致秦末时期起义不断,根本无心管理边境,这也给了匈奴南下的机会,在冒顿的带领下,匈奴越战越勇,接二连三地占领土地。这让匈奴的资源越来越多,也变得越来越强大。一直等到到汉武帝登基时,匈奴越来越猖狂的情势才被制止。汉武帝立誓要将匈奴剿灭,在历经了长达四十六年的交战中,终于将匈奴重新赶回漠北,此时的匈奴元气大伤已经没有余力再次南下了。不过匈奴真正破灭的开始,是在公元前46年时。匈奴国发生了严重的自然灾害,导致许多人都得了病,死亡大半。这时的匈奴内部仍然在争权夺利,于是匈奴内部分裂。蒲奴单于带领4万余人南下,依附于大汉王朝,称臣为“南匈奴”。留居在漠北的称为“北匈奴。”留居在漠北的北匈奴因为常年的自然灾害,再加上大汉王朝、南匈奴,鲜卑族的攻击,他们的力量被大大削弱。随着东汉的政治逐渐稳定,经济也恢复发展,便开始了讨伐北匈奴的战争。在多方面的围剿下,加上本地的自然灾害,北匈奴逐渐无法在西域立足,于是有的选择了西迁,有的选择了归附于汉朝。这西迁的匈奴也并没有想象那样的就此落寞,他们差点打下了欧洲。在西迁的匈奴有一位被欧洲人称为“上帝之鞭”,他就是阿提拉,在欧洲时匈人帝国的领袖。他带领的匈奴战无不胜,甚至他统领版图差点容纳下了整个欧洲。不过在公元年时他死后,他的帝国也遭到了迅速的瓦解。所以曾经的匈奴,是现在的哪个民族也不难猜测。经过专家的检测,欧洲的匈牙利人与古代的匈奴十分相似,他们应该就是当初去欧洲的“北匈奴”。匈牙利人主要分布于罗马尼亚、斯洛伐克、塞尔维亚及乌克兰,少数生活在美国、加拿大、巴西与澳大利亚等地区。而依附于汉朝的“南匈奴”后跟鲜卑族兼并了,随着两族之间的通婚,自然而然就变成了一个种族。所以现在的蒙古族,也算是匈奴的后人。匈奴的历史可以说是十分的励志,他们从一个逃亡的小群体,慢慢的成长到了一个帝国。甚至多年让我国帝王感到头疼,花费了数百年的时间才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