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仕强揭秘中华四大帝师,领略高深莫测的

帝师,是中国古代职务称呼,例如广成子是黄帝的帝师。

《史记·留侯世家》:“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於良足矣。”

《汉书·朱云传》:“至成帝时,丞相故安昌侯张禹以帝师位特进,甚尊重。”

唐李咸用《题陈处士山居》诗:“樵童牧竖劳相问,岩穴从来出帝师。”

宋范仲淹《宋故乾州刺史张公神道碑》:“五世食韩,并为正卿,厥生帝师,首造大汉。”

在从古到今的帝师中,真正配得上这一称号的只有四位,他们分别是周之姜太公、蜀之诸葛亮、汉之张良和明之刘伯温。这四位像是从神话与历史交错的时光隧道里跑出来的亦人亦仙。

我们对姜太公应该怎么认识?姜太公得其人,得其时,他正好处在殷商气数已尽,纣王要把商朝灭掉的时候。其实是纣王灭掉商朝,而不是文王把它灭掉,可是文王、武王、周公得其人,得其时,才造就了姜太公,所以他没有功劳集于一身。

所以这样你才了解到,老子为什么要功成而弗居,因为本来就不应该居嘛!是时势把你造成。

有个人,得其人,但不得其时,这个人是谁?诸葛亮。诸葛亮要下山的时候,他已经知道自己这次去肯定是白干了,没有用,因为时不对嘛!那我现在请问各位,如果你是诸葛亮,你掐指一算就知道这次去肯定是白干,你要不要下山?

四大帝师系列之《诸葛亮的启示》

点击图片立即品读曾仕强教授最新力作

如果姜太公、孔明两个人对调,孔明到文王这里来,他会成功;姜太公来到三国时代,最后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样你才读通孔子那句话,时也命也。孔子告诉你,你只是一个过程,你好好做,结果怎么样不是你的事,而是老天的事,这就很清楚。

有一个人,得其时,但是不得其人,他就是张良。因为那时候秦快要灭掉了,秦是注定要灭掉的,为什么?很简单的一个事情,秦始皇统一天下,灭六国,大家说以前要么叫皇,要么叫帝,那我们现在尊称你为皇帝,够了吗?秦始皇说不行,要加一个始,叫始(死)皇帝,他就真的死了。人贪心就是这样,如果他当时讲谢谢,我叫皇帝就好了,说不定还可以传个几百年,一定要叫始(死),那就完了。所以一切事情其实都是自己找的,但是配合着时运,你才会这样决定,这不矛盾。

不得其人,不得其时,这个人把国师做绝了,所以从此之后中国没有国师。这个人就是刘伯温。刘伯温在明朝,最后郁郁不得志,就是因为他始终被怀疑当过元朝的官,是摇摆不定的,而不是忠贞不二的,最后还怀疑他要叛国,所以他最后结局很不好。这就有人会问他,先生,你不是那么会算吗,怎么自己晚年搞成这个样子呢?他说,连我这么会算都搞成这个样子,如果不会算,那不更糟糕了吗?也对,这种话也对。

不管刘伯温结局怎么样,不管他再怎么不得其时,不得其人,我还是很敬佩他。

21世纪说到底是中华文化复兴的世纪,我们得其时,所以21世纪聚集人才,让聚集起来的人才志同道合是非常重要的。

刘云发现了永生不老的方法!!!

详细情况欢迎登陆“刘云网”:







































北京现在好点的治疗白癜风要多少钱啊
中年白癜风怎么治疗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nsilafu.com/nfsc/8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