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尖上玩火两个大马士革,见证了美国不可

比灾难更可怕的,是对灾难的欺骗和粉饰。

阿肯色州,位于密西西比河的中下游,虽然地处美国南部,却是奴隶制从未到达过的地方。这里水源充足、森林密布,甚至出产钻石,但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却是极度贫困。

正因如此,在美国50个联邦州里,阿肯色州总是缺少一点存在感。

然而贫困在这里并不是一件羞于见人的事情,因为大家的状况都差不多。

人们守着世代相传的农场,养牛、喂猪、种菜,邻里相望,鸡犬之声相闻,一派静谧祥和的田园风光,恐怕连陶渊明来了,都会不舍得走。

阿肯色州令人印象最深刻的,大概是出了个总统克林顿。

生于斯长于斯的克林顿,六次连任本州州长,卸任州长后,又全力备战年的总统大选。他祭出的竞选大招就一个:经济,不管对手在高谈阔论文化还是教育或者外交,克林顿始终都在谈经济。

克林顿的竞选名言至今还让人印象深刻:问题在经济,笨蛋!

(ItsTheEconomy,Stupid!)

凭借“经济信条”,克林顿击败了老布什。于是,来自贫困地区阿肯色州、母亲改嫁三次的遗腹子克林顿,在年当选了美国第42任总统,年又获得连任。

克林顿赶上了一个好时代,世界形势从双巨头变为美单核,放眼全球,美国堪称“独孤求败”,科技、经济、军事、教育各方面的发展,都是一骑绝尘。

他的两个任期内,美国经历了和平时期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经济发展,不仅实现了财政收支平衡,国库甚至还盈余了亿美元。

这时的美国,就像拿下了两次奥运金牌的梦三队和梦四队,强大得如梦如幻。

年、年奥运会,梦之队两次夺金

虽然克林顿在任期间,美国对中国制造了“银河号”货轮事件、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事件,但是在美国民众心里,克林顿带领美国人民过上了实实在在的好日子。

所以在他离任时,仍然能有65%的超高民意支持率,创下了二战后美国总统离任支持率的最高记录。

大马士革的核事故,正是发生在克林顿担任阿肯色州州长第一个任期的最后一年,年。

美国南北战争之前,阿肯色州的大马士革镇,还叫做“赫托镇”,直到另一群拓荒者来到这里,给这里改了名字。从此,这个没有存在感的阿肯色州,继“耶路撒冷镇”之后,又多了一个妙相庄严的镇:大马士革。

巧合的是,叙利亚的首都也叫大马士革,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也曾是古罗马帝国最重要的城市之一。这里美得恍若仙境,阿拉伯的古书里曾有这样记载:

“人间若有天堂,大马士革必在其中;天堂若在天上,大马士革必与它齐名。”

可惜,“与天堂齐名”的大马士革,却未能庇护多灾多难的叙利亚。自从年陷入内战,叙利亚就成了美国、沙特、土耳其和俄罗斯四方势力的博弈场。

战争造成了叙利亚人民流离失所。为了能够远离战火,难民们经常挤上超载的小船,在茫茫大海中逃亡。

年,3岁的叙利亚男童艾兰在偷渡途中溺亡,陈尸在土耳其的海滩。照片爆出,见者无不潸然。

那条超载的难民船,甚至都不能被称为“船”,那只是一个充气的皮筏子,上面载了23名难民,其中有艾兰一家四口。

在地中海漂浮逃难的路上,巨浪袭来,小船倾覆,艾兰的妈妈和他5岁的哥哥也不幸溺亡。

实在不忍心,放出艾兰那张图……

那是一趟死亡之旅。23人里,最终只有9人生还,其中包括艾兰的爸爸。这个无助的男人,曾试图抓住自己的孩子和妻子,最终却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在自己眼前,一个接一个被大浪吞没。独活的他上岸后,悲痛欲绝。

战争中失去了至亲的孩子

艾兰一家,只是上千万难民的缩影。截至年底,全球有万人流离失所,相当于每天人,每两秒就有一人失去家园。

这其中有万逃亡的难民,三分之二来自五个国家:叙利亚、阿富汗、南苏丹、缅甸和索马里。

年4月初,叙利亚反对派武装控制区域内,遭到疑似毒气袭击,导致了70余人丧生。美英法第一时间站出来指责叙利亚政府,说他们使用化学武器袭击无辜平民。

叙利亚驻联合国大使巴沙尔·贾法里,在联合国的紧急会议上发表了有理有据的慷慨激辩,怒斥西方国家蓄意挑起战争。

可惜他的发言一开始,美英法三国代表及其助理共十余人,就已经起身、收拾、离席了。场面一度十分尴尬。

而这种羞辱,贾法里已经遭遇很多次了。

4月14日,美英法三国以“正义”的理由,对叙利亚发动空袭,共发射了多枚导弹。而这一天,正是贾法里大使62岁的生日。

讽刺的是,宣布行动的时任总统特朗普,曾经在5年前曾数次讥讽奥巴马,让他“不要攻击叙利亚,一旦发生战争,会发生很多坏事,而美国不能从战争中得到任何东西”。

5年后,当特朗普自己坐上了那个位置,他也变成了自己曾经讥讽的人。

4月14日的空袭结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宣布:使命完成!

空袭发生时,贾法里已经被美国的限制令禁足四年,只能在联合国周边40公里范围内活动。美英法的多枚导弹,炸碎了他的故土,也炸碎了他的心。

他就那样沉重地坐在那里,眉头紧锁,神情疲惫,双手紧握,似乎在为同胞们祷告,却又透出浓浓的无力、无助和无望。“人间天堂”大马士革,早已沦为人间地狱。

玻璃窗外的小亭子里,悬挂着“和平钟”;而玻璃窗内,有人为和平心急如焚。

在联合国的会议上,贾法里曾经拿出三本《联合国宪章》,想让美英法三国代表重新学习一下,及时“从无知和专横中醒悟”。

可惜代表们离席了。因为对他们来说,这个世界的真理,永远都只在导弹的射程之内。

为了能牢牢地掌握“真理”,美国政府早早就开始了布局。阿肯色州的大马士革镇,就是被布局的一个点。

与大马士革镇美丽的田园风光不相称的,是隐匿在小镇里的那些危险的导弹基地。

这些基地的地下深处,存放着当时美国最大的“真理”——泰坦-2导弹。

用“泰坦”命名,就是为了形容它的大:直径3.05米,高31.39米,差不多有9层楼高,是当时美国制造的最大的洲际弹道导弹。

然而泰坦-2最可怖之处,还是它的威力。

它搭载的W-53热核弹头,爆炸威力高达万吨TNT当量,相当于二战中投下的所有炸弹(包括投向日本的2颗原子弹)的爆炸威力总和的3倍!

泰坦-2导弹被设计成能够在1分钟之内发射并击中英里,也就是大约公里之外的目标。

设计成这个距离,是因为当时正处于世界两巨头的敏感时期,两巨头都需要确保自家的超级武器能够直捣黄龙。

搭载了W53弹头的泰坦-2导弹马克6

阿肯色州的大马士革,距离莫斯科公里,刚好在“巨无霸真理”泰坦-2的射程之内。与大马士革作用相同的其他区域,藏着另外一些能抵达北京的“真理”。

而对手,明显也没有坐以待毙。70年代初期,克里姆林宫拥有的远程导弹数量要比美国多。

不仅如此,它还建立了一个复杂的反导系统,在莫斯科城的地下,无数地下堡垒由秘密的地铁线路连接,组成了一个可以容纳数千人的网络,用以在危急情况下保护领导层。

克里姆林宫

年,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基辛格,曾经向莫斯科方面提出过一笔交易:如果对方同意让SS-9导弹退出现役,那么美国也会让泰坦-2导弹退役。

这是一个双赢的交易,最终却被无情地拒绝了。华府进退两难,最终只能继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去维护这54枚泰坦-2弹道导弹。

然而维护的效果却让人非常担忧。

一枚停用的泰坦洲际导弹矗立在发射井

仅年一年,阿肯色州的泰坦-2导弹发射场就发生了至少9起事故或推进剂泄漏事件。

在这之前,参众两院的军事委员会就已经提交了一份修正案,希望空军能够重视这些导弹的安全问题,别让这些武器还没震慑别人,就先毁了自己。

然而空军方面给的答复是,泰坦-2发生事故的风险很低,有关泰坦-2的一切都被维护得很好。

废弃发射井内,3.1吨重大铁门

参众两院对这样的答复并不满意。经过长达一年的努力,终于在年9月16日,针对消除泰坦-2安全隐患的“普莱尔修正案”予以通过。

修正案通过的第三天,年9月18日,修正案的发起人普莱尔,正在阿肯色州温泉镇,与州长比尔·克林顿、副总统沃尔特·蒙代尔共同出席州会议,这时他接到一个

大马士革镇的一枚泰坦-2导弹,即将爆炸。

每一枚泰坦-2导弹都被安置在导弹发射井内,发生事故的是-7号井。

年9月18日,晚上6点。例行巡检的士兵鲍威尔没有使用规定的力矩扳手,而是用了替代的套筒扳手。

鲍威尔拧开压力帽的时候,4公斤重的套筒失手掉落。在自由落体21米、约7层楼的高度后,套筒砸穿了导弹,导弹内的第一级燃料箱发生泄漏,燃料从被砸破的孔中喷射而出。

这种导弹燃料叫做航空肼,气态下在浓度达到2%时就能爆炸。如果不慎吸入,会导致呼吸困难、心率下降、呕吐、抽搐、颤抖,甚至死亡。

它还极易通过皮肤进入人体,且具有高致癌性。如果与日常物品,比如羊毛、破布、铁锈等接触,就会发生自燃。

比导弹燃料更危险的,是氧化剂四氧化二氮。它被归为“A级无机剧毒物品”,是最致命的人造化学物质。

固定比例的燃料和氧化剂只要接触,就会猛烈燃烧,产生出约22.7万公斤的巨大推力,导弹就得以瞬间发射升空。

泰坦-2发射实拍

一直到晚上9点半,燃料已经喷射了3小时,所有人都在等待奥马哈战略空军司令部的命令。

只要泰坦-2搭载的W53核弹头爆炸,阿肯色州就会从地图上被抹去。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到凌晨2点的时候,喷射的燃料蒸汽已经充满了整个发射井。

正常情况下,燃料蒸气水平超过ppm,所有人都需要离开发射场,而此时,所有仪表都显示,燃料蒸气水平已经超过了20ppm,哪怕是最轻微的火花,都能够点燃它。

情景还原

正在探查现场的利文斯顿和肯尼迪接到命令,立即退出发射场。在撤退途中,又接到第二条指令:打开换气扇,以清除部分燃料蒸气。

利文斯顿重返发射井,在烟雾弥漫中找到了换气扇的开关,打开之后,返回到了楼梯上。

还没等他走出发射场,一道明亮的白光照亮了天空,一条火龙蹿升到了几百英尺的高空,凌晨2点的夜晚,如白昼般明亮,碎石瓦砾树枝草皮全都被卷入天空的蘑菇云里,随即又如同冰雹一般,密集地砸向了大地。

泰坦-2导弹,爆炸了。

爆炸气浪掀翻了汽车,还有那些闻讯赶来的围观的人。熔化的钢铁和混凝土块,如同火山喷发的岩浆一般,在地面上蜿蜒流动。

发射井在燃烧,草地起了火,周边的山丘和树林都是浓烟滚滚,看起来就像一处战场。利文斯顿和肯尼迪,被认定已经死亡,所以被抛弃在了发射场,没有人去寻找他们。二人最终被其他人救起。

W-53核弹头,从火球中飞过,在空中上升了超过米,最后在没有降落伞的情况下砸入一条浅浅的沟渠里,外壳已经破开,雷管电缆、高爆炸药、管子、电线、电容器全都暴露了,如果再有火花引燃高爆炸药,阿肯色州就真的要被抹平了。

万幸的是,并没有。

在经过严格的X光检测后,这枚幸运的核弹头被判定可以安全转移。

非事故现场弹头

利文斯顿因为吸入氧化剂导致肺气肿,在被救出后的几小时,不幸离世。

与利文斯顿同行,了解所有真相的肯尼迪,在经过救治之后,被转移到了精神科病房。和他一起被关在这里的,还有另一位在事故中受伤的军官。

《飞越疯人院》剧照

然而几个月后,不知道出于怎样的考虑,空军方面又把二人从精神科病房接了出来,魔幻的事发生了:从精神病院出来的二人,被授予了空军在和平时期的最高荣誉:英雄勋章。

然后过了没几天,两人都离开了空军。

失手掉落套筒的鲍威尔,成为空军认定的事故责任人。但是他拒绝签字。不知道出于怎样的考虑,空军最终没把他送上军事法庭,而是从轻发落了。

美国的三军英雄勋章

大马士革核事故的同一周,美国还发生了大福克斯事故。

一年后,年的秋天,美国国防部宣布泰坦-2导弹退出现役。

这个曾经的“巨无霸真理”,终于成了一个核时代的遗迹。即便是那些曾经与之为邻的淳朴居民,也从没想过,自己曾经差一点就命丧于斯。

年,美国电影《浩劫后》上映。影片以写实手法、近乎纪录片的叙事方式,刻画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核战争后,普通民众的崩溃生活。

影片一上映,就在全美造成轰动,超过1亿人观影,成为反核战最直观的宣传。就连前总统里根观影后都心生沮丧,公开呼吁废除核武器。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人类几乎是凭运气躲过了一次又一次险些发生的、比切尔诺贝利更加恐怖的核浩劫。

用极其危险的毁灭性武器,作为国际关系中的“稳定性力量”,看似悖论,却成了一个无法打开的死结。

厉害的武器肆无忌惮地投放在他国,用以镇压,制造颠沛流离;

超级厉害的武器小心翼翼地存放在本国,用以震慑。大概这就是魔鬼逻辑。

“战略威慑和全球打击”,正是美国核战的两个正式目标。

枪响之下,没有赢家。

但愿人类能一直拥有好运。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nsilafu.com/nfdl/108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