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有其普遍性,也有其特殊性。管理科学本无国界,可用于西方的,亦可通用于东方,从这一普遍性的角度来看,实无所谓美国式、日本式或中国式的管理。然而管理哲学因受文化变数的影响,各民族有各自的文化背景,产生不同的理念,就这一特殊性的取向而言,中国式、美国式乃至于日本式管理,显然是实际存在而无法否定的事实。
同一民族,未必有一致的理念。同样是中国的企业家,也各有一套自己的经营理念,既不能也不必加以统一;特别是中国人不到黄河心不死,绝不肯轻易认输,更造成了中国式管理各有一套的繁杂现象。不过,由于各有一套经营理念,形成各有一套经营管理方式,至少证明了经营理念控制经营管理方式这一无形却甚为有力的法则。
中国人以“世界大同”为理想,并不倡导世界一同,便是早已洞察家人、民族以及世人都无法完全一同的道理,只能求其大同。“大同”后面省掉了两个字,说得完整些,应该是“大同小异”。人类心理原本“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所以世界上各民族的理念大同小异,而同一民族各分子间的理念亦属大同小异,不可能完全一致或绝对不相同。
人类为求生存,似乎不能避免冲突、竞争。西方哲学家有鉴于此,从亚理士多德时代开始,即以“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为名,一人一说,各执己见。中国先哲,在生存竞争之外,更进一步觉察到生活互助的必要性与价值,率先励行,在学说纷纭之中,做到王弼所说的“统之有宗,会之有元”。
所谓儒、道、墨、法诸子百家,只是在学术研究、讲求理论时才有较为严格的划分,而在实践中已经融汇,分别挂搭在适当的层次,汇合成一股以儒家为主的、积极肯定生命价值的道德洪流,形成了中国人普遍共有的理念。
西方人谈管理,必须理论架构严谨,配以“实”的工具,方法一应俱全。中国人谈管理,大多注意理念的把握,“虚”以控“实”,使“实”的工具、方法在“虚”的经管理念之下,更能够发挥宏大的功效。
(中道管理01)
与您同行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文化的薪传是未来的希望。在目前人心不安、价值紊乱的社会里,祈能为社会注入一股清流,为您洗去心灵的尘垢,带来光明和希望,建立祥和安乐的人间净土。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点击右上角“┇”按钮选择分享到朋友圈,
传递国学,点亮生活,传承智慧,照亮人生!
加入我们
点击右上角“┇”按钮选择查看公众账号,
大师偕行,智慧相伴,挚友相交,人生丰满!
公众账号:清凉音易学院/ylyy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