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在我23岁时写过一篇文章,现在拿出来看,确实有点幼稚的成分,但我真的不忍删除,就当作回忆好了。一晃快十年了,“想了想,33了”敬请期待。
《想了想23了》
起初写了很多,可后来又觉得很无聊,删除了很多,其实并不忍心,可我也不清楚为什么这么做,或许和心情有关,但不管怎么说,这样的话,起码让人看着简练些。
如果让我从零开始这二十三年的生活,我或许会过的很出色。可人生不能轮回,流年不能倒退。
做人也就是这么无奈。
我一向认为我曾经辉煌,可后来发现,原来曾经的观众,只有自己。
我一向为自己的思想而骄傲,可后来发现其他人也在为他的思想而骄傲,原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特有地思维,并自赏着。
其实我不妨假设自己现在已经三十三岁了,要是让我回到十年前,我该怎么样生活。
再假设一下,如果10年后我生活的很好,很可能我就会认为我走的路是正确的。如果10年后生活的不好,我可能又会觉得我曾经走错了路。
那么让我现在来判断,我该怎么辨别对于错呢?此时此刻,我到底该如何选择?
这些年来我总觉得世上根本没有对于错,不同地只有看问题地角度,后来发现自己错了。
对于你认为对的事情,你去做了,你就对了,你没做,你就错了。
不学习的时候,意识不到有多少东西要去学,真正学起来,才知道要学的东西太多太多了。
但在这个复杂的太多太多的问题中,其实似乎也很好解决。
因为干好一件事情并不需要太多太多的东西。足够的时间,有限的东西,已经能变的近乎完美。
就好象奥尼尔不会投三分,爱因斯坦不懂中文,李伟峰没有一叮点文化。可是他们还是创造了历史。
因为这个社会不需要全才,需要的是“专业”。
假设我是一个前锋,我只需要练习各种进球的方式。让生活简单一点,是多么睿智的决定。
我在别人眼里一向精明,后来却被骗的一塌糊涂。
因为我太精明了,已至于我能分清楚一个人到底实好人还是坏人。
殊不知我看到的一切都是假像,与其说我被别人骗了,不如说是被自己骗了。
至今我的心里还保留着被骗的愤怒,那愤怒使我安静。
被人骗了,没理由去嫉恨他人,因为是我自己给了他骗我的机会.
我还没有了解这个社会,就不应该去抱怨是社会欺骗了我。
现在不是六零年代,不是自认为有头脑就能干出成绩的岁月。现在的所有中国人都在想怎么挣钱。
中国满地都是我这样的人,想在14亿同类面前生存,并非易事。
一个企业在各个国家的宣传语都不一样,在中国:
anythingispossible,nothingisimpossible,justdoit,keepmoving~~~
其实你说这些广告词之间有什么区别么?
实际上也就是在映衬目前中国的气氛,迎合一下所有人ibelieveicanfly的信心。
如果说二十年代的日本人,个个都有为了日皇而奉献生命的精神。
那么新千年的中国人,个个都有为了钱而做牛当马的决心
我出一道问答题:
黄金周出去旅游。前方有一个山洞,入口只有一米宽,几百个人怎么进?
现场情况是每个人都叫喊着:别挤了!然后共同迈向只有两米宽的入口~~~
我相信包括当时在场的,所有人都知道得一个一个进。可是当人们身在其中就是令一翻景象了。
这就是为什么,说,比做容易。
或者说,人们都有抱怨不满的勇气,有改变现状的意识,确不知道该如何行动。
赶火车时,身边的人都在跑,自己也就情不自禁的跑起来。
我为什么要跑呢?不清楚,只知道别人都在跑,我也就跑了。
以我的学习成绩和资质为什么还要上大学?我也不清楚.
这样看来,是因为别人都上大学了,我也就上大学了。
想想不免有些可笑,现在年轻人都在寻找自我,追求个性的同时,为什么都在随波逐流?
对此年轻人有责任,家长更有责任。教育孩子远比创造孩子要困难地多。
如果家长想让孩子来改变你们的生存现状,请不要过多的责备他们,
因为你们都无法决策自己,为何要让孩子来承担解脱你们的责任?
不要拿年代来强调你们的无奈,孩子的年代也有他们的无奈。谁都无法改变周围的事物。
如果你们只是为了完成一个人应该做的事情去生儿育女。
那么疼爱他们的同时,请告诉你的孩子,他给你带来了多大的快乐,
而不是整日的对孩子抱怨,你为了他操碎了多少心!
生孩子,是一个成人渴望而又倍感幸福的事情,可是这些,孩子们一无所知。
七,八岁时,妈骑车带我回家,路旁的小朋友骂我,她就让我下车打他,还说打不过就用砖头,出什么事她负责。
进了中学弟弟和我一个学校,她对亲戚们说,有我儿子在就没有人敢欺负弟弟。说这话时她是多么的骄傲。
可我因打了人,旷课等等被开除的时候,她又骂我不争气,不懂礼貌,没集体荣誉~~~
此时她的神情却又那么绝望。我开始鄙视她的骄傲,因为她本不该绝望。
小学上一个,初中上两个,高中上四个,曾经她觉得这样做是对的,后来她自己也对我说,这样做并不好。
但是,我们都是孩子。
1岁学走路,10岁学外语,20岁学着恋爱,30岁学着做父母,50岁学着做爷爷~~~
世界上的每个人都是在慢慢学习中的孩子。
可以说我这23年是父母给安排的,对的也好,错的也好,他们也是在探索.
我敢说,我要是重新出生,他们在我身上犯的错误会少很多。
我不再对父母有所怨言,看在我们都是孩子的份上。
去年一个朋友的母亲去世了,今年上半年另一个朋友的父亲去世了。
亲人的离去对他们的打击是巨大的。
另我意外的是,他们并没有表现出多么的痛苦绝望,甚至用微笑来面对前来悼念的人.
突然间我很失落,觉得我们这一代人把自己以外的任何事物都看的太平淡。不由得想哭.
可是一觉醒来我猛然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不是我们越来越没人情味了,而是我们越来越需要坚强了。
因为我们知道乞讨和博得怜悯,根本无济于事,没人会在意你的自尊,唯一能做的,就是坚强。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蛋毛。”
至今我都不愿意接受,我清楚的记得,当我穿开裆裤的时候,我就对死亡有很深的恐惧。
当时我就在想:几十年后我死了,这个世界上就再也没有我了,我永远的消失了,多么可怕。
每想到此,年幼的我不禁潸然泪下。
现在没那么害怕了,虽然死亡是人生的一部分。但还是很不愿意接受
活到现在,对于死亡我依然没有相对明确的认识。
或许我该引用一下《圣经》中的话:“你本是尘土,仍要归于尘土”。
我不得不删除了一些自己认为很重要的纪录,以前没想那么多。
但如果现在让别人看到,会给自己带来很多麻烦。
如果过两年我还写的话,我一定说出来。
亚当让夏娃怀孕了,生了该隐和亚伯。
该隐与妻子同房,他妻子就怀孕,生了以诺,以诺生以拿。以拿生米户雅利~~~
当我把《圣经》里上百个,你生我,我生你的名字读完后,我恍然觉悟,我存在的意义,是为了延续我的种族。我们的使命都是在这个地球上稍许停留,然后消失。
无须名垂千史,后人的出现,以证明我们的存在。
原来我也是祖宗。
谈到使命,让我想起了一个战士说过的一段话:
当战友倒下,我们心跳加速,胃里翻腾,对你们来说,这不过是电影,可对我们来说,这是生活。战场上我们犹如野兽,但最终只能是两败俱伤,尽管撒旦会抓我们下地狱,但好歹算个解脱。你可以恨我,但请你尊重我,因为这就是现实。
战斗和死亡是士兵的使命,他们无法抉择,也无力改变自己的命运。
我越来越迷信了,竟然开始信命了,就好像我们从出生那一刻起,已经注定了将来的命运。
家庭,给你个性与起点。社会,给你历史与机遇。过程与成败似乎瞑瞑中早已注定。
总会听到一些女人的声音:男人没一个好东西。说这话的女人,是幼稚的。
当我谈起我的上个女朋友,起初我写的很激动,过个大半年再拿出来看,觉得自己太过分了。
曾经的感慨万千,如今已烟消云去。更多的是沉思和理解.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还是要谢谢她,她曾经的纯真是我人生中最美丽的回忆。
我的一个朋友也是无法忘记他的前女友,常对我说她那时是多么单纯,多么好。
以至于随后她找了N+1个男朋友,他也不在乎,她有了孩子,不是他的,他也不在乎.
他无法忘记以前的种种。大伙恶心他多少年了,都没用。
说心里话,我要是他,估计和他现在做的也差不到哪去。没办法,人家能分,也能纠缠。
我分了,但没机会纠缠。给个机会,也不知道什么样呢。
我不再挖苦他了,到底谁又能真正理解谁呢?
“山无棱,天地合,才敢与君绝”。此类誓言也好,回忆也罢,
还是那句话,我们都是孩子,我们曾真心真意,我们不知道明天是什么样子。
有谁没有伤心的往事,又有谁没有忘不掉的姑娘,像怀念童年一样,去怀念逝去的爱情吧。
以前爱赌,因为一年前受过刺激,发誓以后不了。
其实,有的赌博是不会输的。但几乎所有的赌博中输的不是运气,而是欲望。
就拿加速度(赌博机的一种)来说.
(只有两个按键,赔率是%,也就是说你有50%的可能赢取你下注的1倍.)
每个人都是一次几十,几百RMB。50%的几率加上机器的人为调整,赢钱的几率是很小的。
但如果每次压一元,输了再压一元,再输压两元,再输压四元~~~
在什么情况下赢,都从一元开始。即便连输11次,才元。
先不说它出现的概率,连输11次我是没见过。同样,我也没见过一元一元去赌的。
我为什么不按照这种方法去赌呢?因为那些钱对我来说没有多大的诱惑力。
更为关键的是,我觉察到赌博是一种欲望,而欲望是不会赢的。
14岁时在一个女孩身上摇了摇屁股,然后我就以男人自居。
后来发现,能称之为男人并非那么简单。
小时候觉得算不算男人很重要。现在觉得,不过一个称呼罢了。
就好像现在满大街的经理并非都有实力。
是不是男人,已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是否有颗勇敢的心。
我做过一些事情,不得不和一些人一起生活,
他们整日的叫嚣,傲慢而自大,我挺受委屈,多少次都想回家了。
我觉得人与人哪怕不相互关爱,也应该相互尊重。
慢慢的我意识到人与人的不同。
我可以愤怒,甚至也可以哭泣。
但我必须去适应这个社会,也必须融入其中。
有次冠军之战我队失利了,赛后大家一起吃饭,饭桌上没有人说话。
这时教练说话了:都是我的错,我没有安排好,我也觉得肯定是冠军了,赛前也没安排一下。
教练说完没人答话,大家还没从痛苦中缓过神。教练又说:吃饭,吃饭。
大家都喝了很多,结束后有点踉跄的教练把我扯到一边说道:
饭前我说比赛失利是我的错,你竟然不说话,我是多么想让你带头说一句,是你们的错。
你说比赛你们踢成这样,我哪里有错了?
当时我愣了。
谁都知道教练说那些话是在安慰我们,可是集体沉默把责任无形中推给了教练。
也许这事不值一提,但在今后,我真的不想用自己的无知搞的别人不开心。
有些话一定得说出来,不是虚伪,不是做作,是相互的尊重和理解。
虽然曾仕强教授关于爱情的讲座,被我鄙视的一塌糊涂。但他剖析的中国人我还是很认同的。
中国人的确有一套自己的风俗和做事原则。
简单的说就是:凡事都讲合理。这方面说的很好,也让我如梦初醒。
为什么婚姻像围墙,在里面的人想出去,在外面的人想进去?
又为什么,即便里面的人好不容易出来了,却又很快的进去?
人们都在向往着未知的领域,或者渴求不在拥有的东西。得到,并不是目的;目的是,满足。
就像欲望一样,满足也无法饱和。
此时此刻我也扪心自问,我到底在追求什么?金钱?爱情?
还记得那句广告词么:人生就像一场旅行,在乎的不是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和看风景的人。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