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大家一个秘密,中国人非常讨厌马屁精,但都非常喜欢浓厚的马屁味道。——国学大师、台湾交通大学教授曾仕强
要想把话讲得别人爱听,曾仕强教授给出的方法是:要带点“马屁味道”。
那么,什么是“马屁味道”呢?
简单地说就是有理有据的奉承话。比如,当你的主管讲完话,你稍微停一下,说:“这么一来,我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
这句话里就内藏了“马屁味道”。因为你说的可能是事实,但隐藏着恭维主管的决定明智。
这话讲出来不但主管爱听,其他人也不会反感。
可如果主管刚讲完,你马上说:“这样做最好,您这真是明智的决定。”
这句话的效果就差许多,因为你没有说出明智体现在哪儿,而是硬硬地吹棒。
结果所有人都能听出你是在拍马屁,连你的主管都会觉得不自在。
一正一反,我们就能看出讲话带有“马屁味道”的高明之处了。
那么,如何高水平地制造出“马屁味道”呢?
我们从曾教授讲的下面三个小故事中或许能体会出一些方法来,我把它们简单地概括为:大实话反着讲,辩解话正着讲,问答话全着讲。
01
—
大实话反着讲
从前有个国王做了一个梦,于是他让大臣们给他找个人解这个梦。
大臣们很快就找到了一个解梦人。
那个人说:“启禀国王,您这个梦是说,您的朋友一个一个都死掉了,最后只剩下您一个人。”
国王听后很伤心,就把这个解梦的人推出去杀掉了。
不久,大臣们又找了一个人。那个人解梦的内容和第一个人差不多,但他心想,如果实话实说就会落得杀头的下场,于是他说:“恭喜国王,贺喜国王,因为您是您所有朋友里面最长寿的。”
结果,国王听了非常高兴,赏赐给他大量的财物。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即使不好听的话,我们也可以找到好角度,同样能制造出“马屁味道”。
职场中我们也常会遇到这样的事,比如公司上个月业绩下滑,轮到你跟主管汇报。
尽管数字摆在那儿是事实,但你可以从环比、同比、降幅、增速等角度,找到一个亮点来汇报。
你可以说:“虽然业绩有下滑,但同前两个月相比,下降幅度已经减缓了20%,这也是进步啊”。
我相信主管听后多少会心安一些。
02
—
辩解话正着讲
有一个理发师技艺并不怎么高超,但赢得了很多回头客,我们看看他是怎样做到的。
第一位顾客理完发后,照照镜子说:“头发留得太长。”
理发师说:“头发长,使您显得含蓄,这叫藏而不露,很符合您的身份。”顾客听罢,高兴而去。
第二位顾客理完发后,照照镜子说:“头发剪得太短。”
理发师说:“头发短,使您显得精神、朴实、厚道,让人感到亲切。”顾客听了,欣喜而去。
第三位顾客理完发后,一边交钱一边说:“花的时间挺长的。”
理发师说:“为‘首脑’多花点时间很有必要,您没听说过‘进门苍头秀士,出门白面书生’?”顾客听罢,大笑而去。
第四位顾客理完发后,一边付款一边笑道:“动作挺利索,20分钟就解决问题。”
理发师说:“如今,时间就是金钱,‘顶上功夫’速战速决,为您赢得了时间和金钱,您何乐而不为?”顾客听了,欢笑告辞。
你看,面对顾客的指责,这位理发师不是急着争辩,而是向顾客正面讲明自己这样做的好处。
如果你讲得既有道理,又能抬高对方,顾客自然就愿意接受,这大概就是这位理发师的高明之处。
生活中我们也常会面对他人的指责,比如妈妈批评你,“扫个地都磨磨蹭蹭的,这得浪费多少时间?”
如果你“辩解话正着讲”的意识,你就可以讲,“妈妈,我正是听你的话,在通过扫地来磨炼自己的心性呢”。
我相信妈妈听了即使有些不信,但也不会责怪你了。
03
—
问答话全着讲
有五个年轻人跪在寺庙里,等待大法师出来剃度。
大法师走出来,一看见五个年轻人跪在那里,就问第一个:你为什么要出家当和尚?
那人回答说:“是我爸爸让我来的”。
大法师当头棒喝打下去,说:“这么大的事情自己不想清楚就来,将来后悔怎么办?”
又问第二个,你为什么要当和尚?
这个人吸取了教训,回答说,“是我自己想来的”。结果挨的棒喝的更重。大法师说:这么大的事情你都不跟爸爸商量一下,他将来向我要儿子怎么办?
又问第三个,你为什么要出家当和尚?
这人一看前两人的回答都挨了打,于是干脆就不说,结果大法师又重重棒喝下去,说:“这么大的事情想都不想就来了,更该打”。
又问第四个,你为什么要出家当和尚?
这人觉得自己很聪明,回答说:”我是受释迦牟尼佛祖的感召来的”。心想,“我把你的大老板都搬出来,你还敢打我”。
结果,大法师照打不误。因为你的回答让他没有面子,他心想,“我修行几十年佛祖都没有感召,你年纪轻轻就受到佛祖感召,简直就是胡说八道嘛”。
又问第五个,你为什么要出家当和尚?
这个人回答:“我是受到了大法师您的感召,我爸爸让我来,我也愿意,好像佛祖也有这个意思”。
结果,大法师举起的棒子打不下去了,因为你把他能打你的理由都讲全了。
曾仕强教授说,把话讲全是很难做到的。
《大学》里有句话:“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用在这里就是说,当你知道事情的原委、先后,又能抓住重点地把话讲出来时,你的回答就没有任何问题了。
曾教授还强调说,其实讲话的核心问题就一个字,无它,那就是“度”。
如果你讲的话里有了“马屁味道”,但对方又觉察不到是“拍马屁”,就说明这个“度”你把握得非常好。
掌握好讲话的“度”是最难的,曾仁强教授说,“如果你有了这个本事,你将前途无量”。
——END——
以上图片来自网络,原创者发现联系即删除图片。友情链接每周建业要讯北京环球影城周边民宿下架每周建业要讯
二手房去中介化大势所趋每周建业要讯
国家住房保障体系的三种形式往期文章三言两语《好好说话》
三言两语《TED演讲的秘密》
三言两语《文案创作完全手册》
《用事实说话》|讨厌的“不请自来“的建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