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书第6期房龙地理

付董工作室第6期

李阳老师推荐《房龙地理》

在推荐本期优秀作品之前,让我们用高二学年开学的一张合影来纪念这一历史性的时刻:6月8日“高二”开学,双高三在校。这是一张有故事的照片,我相信若干年后,我们再次回味这张照片的时候,一定会惊叹于学生的坚强和时代背后的故事。细细品味,每一个人都在编织历史,我们就是代表时代的面孔,用光影去记录的并不只是我们自己的生活,更是宏大的社会变迁。

前路坎坷,相扶相依,且行且珍惜

明朝高考,鱼跃龙门,携手破红尘

下面是可爱的李阳老师为我们

精心推荐的《房龙地理》

作者简介:亨德里克·威廉·房龙(HendrikWillemVanLoon-),美国著名的人文主义文学大师。房龙的著作文笔优美,知识广博,深入浅出。房龙智慧的妙语和真知灼见更是让人获益匪浅。善于用极其轻巧俏皮的文字,撰写通俗历史著作,而为无数青年读者所喜爱。他从本世纪二十年代以来,发表了一系列这样的作品,大多成为美国的畅销书,并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著名的如《人类的故事》、《房龙地理》、《发明的故事》、《圣经的故事》等,早已有了中文译本,对我国一整代年轻人有过深刻影响。

推荐理由:从欧洲到西亚、中亚、东亚再到大洋洲、美洲与非洲,他通过各个国家的河流、山脉、地形、气候的角度梳理了各个国家的历史。房龙在这本书后所总结的,还是希望各个各国的人们都能能放下曾经的伤痛以一种友善和睦的方式共同生活在这个充满希望的世界上。

“这种说法听起来似乎很荒唐,但并没有错。假如地球上每个人都是约6英尺高,1.5英尺宽,1英尺厚,那么,全人类就可以被装在一只约半英里见方的箱子里。这是《房龙地理》的开头,描述了一个可怕而又真实的不能再真实的事实:人类,真的是太微不足道,也太渺小了。人类,渺小到如果全人类消失,自然也不会像缺少了一种动植物一般产生变化,我们是自己生活中的主角,却只是宇宙中如尘埃一般渺小的存在,但我们,一群渺小的人类,却向地球索取了许多许多。我们“拿走”了无数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却以为这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从而大肆破坏,使地球的环境变得日渐糟糕;我们“拿走”了许多动植物,却忘记了什么是“取之有度”,让灭绝动物的名单不断扩大,让自然变得死气沉沉,也许只有到了所有动物只在动物园出现时,人类才会清醒。

本书与一般的地理书相比,有一个明显的优势,那就是从历史角度来讲诉地理,正如房龙在最后致读者中写到的:历史是地理学的第四维,它赋予地理学时间和意义。如果一个地方没有与历史相关联,就介绍一些山山水水,介绍一些生活在这里的部落或者民族,那将是多么boring的一件事。全书页不到,中间还穿插了不少图,但房龙居然把世界各地都讲了一遍,重点讲了欧洲和亚洲这两个东方和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对于非洲和美洲简略做了介绍。虽然在现在看来,房龙在当时写的东西已经和现在有了不小差距,例如南非现在就很好,中国也不像他当时说的那么前途未卜,南斯拉夫更是消失了很久。但作者还是用他擅长的手法叙述了一番历史中曾经发生的事情,并且把这些事情串起来,俨然是一副巨大的人类变迁图。

如果你要是打算通过读这本书中能记下世界中各国的信息,那是不可能的。作者也说光靠读这本书是远远不够的,就算读地理百科全书也不够,最好的做法应该是拿出一张世界地图,然后琢磨上一段世界,再拿出百科全书把地图上大大小小的地方,国家信息找到,与之对应上。这是一项繁杂的工作,除了搞地理的,或者是想成为博学的,其他人完全不需要知道这么多,反正一个人一生中能去的国家极其有限。

所以,我更愿意把这本书看重是一本简要介绍世界历史的书,只不过这本书不是按照历史时间顺序来讲,而是按照地理方位来讲,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故事,兴盛或者衰败,每一条河流,每一座山也是同样如此,如果没有人的痕迹,这地理将会变得毫无意义,反正我是这么觉得的。世界是个地球村,没有人的村庄,景色再好,也是一点意思都没有。

付董工作室

引领不跟随,创造不模仿

坚持做正确的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nsilafu.com/nfjt/461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