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宏阅读,一场渡人渡己的生命修行

非常教师

阅读,一场渡人渡己的生命修行

——且听一介书生“书”写性灵的阅读故事

关于阅读,他人说过太多既走心又有气质的话,我喜欢用我的口说我的话。

阅读,点亮自己的心灯,也照亮别人的路。

阅读,有时,是和一群人一起仰望。

阅读,一场渡人渡己的生命修行。

我叫张宏,陕西宝鸡的一名初中语文老师。从教十二春秋,辗转三所学校。十二年的教育教学宣言是:不拘一格教语文,至情至性做教育。

身为语文教师的最大荣幸,是给过学生一段丰富而深刻的精神生活。而这精神生活的给予,首推语文教师为学生的阅读做了多少努力,近期因参加一个关乎阅读推广的活动,借此机会盘点一下自己近三年在儿童阅读推广上走过的足迹,留下的故事。

年我大学毕业并开始任教于宝鸡市第一中学,十年期间,我为学生阅读做过最大的善事,是我费尽心血为学生自编了一本“班本教材”《语言与思维》(那时只用于自己班上,和教材教学间隔进行,同学生共读共学),”十年磨一书“。该书以文学的历时发展为序,自古至今遴选了文学史上的若干经典诗文。犹记得为讲好那些诗文作品,期冀把中国文学熠熠闪光之一缕光亮照在学生的心田上,我不计其数地重翻大学《古代汉语》课本,《古代文学》课本,埋头于古圣先贤的文字,乐此不疲,一个个深夜,我神交古之圣贤,今之贤达,或奋笔疾书,或眉头不展,或会心一笑,或掩卷深思,或长吁短叹不已。

犹记得为讲好全书第一篇文字《关雎》,我不满足于大学课本的字词注解,“诗无达诂”,诗最忌无休止的讲解与剖析,诗最忌讲清了所谓的“诗意”(诗句意思和诗歌主旨),而讲没了“诗味”或是“诗境”。教诗歌,“以诗解诗”应是更好的教学选择。基于这样的诗歌教学认知,我便一头扎进网络,去搜寻最好的《诗经》注解本,终于找到了程俊英的《诗经译注》;终于,我邂逅了“哎呀斑鸠小鸟儿,见了桑葚别嘴馋。哎呀年青姑娘们,见了男人别胡缠。男人要把女人缠,说甩就甩他不管。女人若是恋男人,撒手摆脱难上难”那最美的译文,备课至此,内心才觉得异常踏实。我知道,最好的语文课,必须要有心血作为“品质语文,品质课堂”的保证。

犹记得为讲好《上邪》这首“最美情诗”,我总觉得仅从中文版和学生分享还不够,于是便利用自己的英语爱好,去找寻该诗的“英译版”,当我一往情深地诵读“Heavnhigh!Iwillloveyou,Foralltheyearspassby!”,直到读得自己也有几分感动时,才肯罢休。果然,功不枉费,当我把这首诗的备课成果呈现在教学现场时,让学生大呼过瘾的,是老师还能附赠他们英译版。我猜想,他们的审美会由此而更为多元和细腻。

犹记得为讲好《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我不仅对照《史记》,从文字上核对,力求文选的完整性,还一遍遍自己默念默背“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并由此得出自己的独立思考,屈原之死,是死于“精神洁癖”,让我惊喜的是:无独有偶,多少年后,我竟看到专家也持同样的解读,“精神洁癖”是我多年之前的解读用语。

犹记得为丰富学生视野,我不仅给学生选取了易中天,余秋雨等人的文章,还依据我的涉猎范围和价值判断,为学生编选了蒙牛集团的企业文化文字,至今记得“天地宽大,父母恩大”,“听不到批评是一种危险,听不到奉承是一种幸运”这些大道至简的文字和道理。

深宵灯火是我那个时期唯一的伴侣,然,目睹过自己讲义上大大小小的笔记,密密麻麻的备注,伸伸脖子,揉揉眼眶,便觉得退去了一身疲惫,一种莫名的欣慰和力量在支撑着自己。

关闭“自编班本教材的记忆”,该说说“共读《论语》打书底”的日子。苦于自己书底太薄,我深知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明知道学生不读书是语文教育的最大瓶颈,比谁都清楚不读书是教育的最大隐忧,却一度找不到以哪本书作为自己和学生共读共进的根性著作,底子著作。

无意中我看到了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看到了杨先生那代学人为学之勤勉,之谨严,之缜密,也一下就品尝到了求学问道,对话圣贤的精神至趣。精神世界的瞬间满足,作为师者,我不忍”独食“,渴盼和孩子们共享。

于是,我决定从年开始在课堂上开展《论语》的“整本书阅读”,就这样,孩子们学习了“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学习了《论语》是中国人的《圣经》,孔子是中国人的精神之父;学习了《论语》开篇三句,实则是在暗合着“人生三乐”,即“求真、向善,尚美”的三份快乐;学习了“一物不知,深以为耻”的“君子不器”;学习了“切磋琢磨”实则是对学问和做人精进的启示,即“精益求精”;学习了“文质彬彬”,学习了“君子小人”,学习到一本《论语》,“君子”一词高达次出现,《论语》就是一本“君子书”,就是一本“修身书”。

记得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叶澜先生讲:基础教育的主要使命是做到“三底”:让受教育者懂得且遵循做人做事的底线;给孩子的生命打上明亮温暖的底色;给孩子以文化的底蕴。

对于一个个处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初中孩子,《论语》的整本书阅读无疑满足了这”三底“的全部要求,叶先生说,基础教育若做到这“三底”,则基础教育大成。我感谢我们师生与《论语》的这场邂逅。

我的学生七年级智慧班邢景同学说:“自己以前对文言文实在没有兴趣,也读不进去,看不明白,自从整本书阅读《论语》后,出现一种奇怪的感觉,自己再也不惧怕文言文学习,甚至盼着老师多讲一些《论语》的内容。

七年级智慧班李志卓同学这样说:“通过学习《论语》,自己积累了很多文言词汇,很多成语,很多警句,可以很好地用到平日的写作,写作似乎也增色了不少;同时,自己还了解到孔子生活的春秋时期更鲜活的历史,不是历史书上概念的、死去的历史。”

七年级EA班赵博远同学说:”《论语》的学习,让我了解到孔子倡导学、思、习、行,我慢慢明白了知行合一的思想,懂得了知而不行,那是假知。所以,我现在学习,越来越能俯下身子,不再是口的巨人。”

有时,真的很惊叹学生们熏陶濡染,竟能有这么丰厚的思想收获,真是圣贤化人,经典育人啊!面对学生们的成长变化,我再次坚定一个信念:共读经典,成人成己。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我和学生因《论语》一起被点燃。

如今细想之所以要共读那些“群言之祖”的经典,旨在借助先贤智慧来完成我们师生生命成长第一阶段的原始积淀,即“我注六经”,生命因经典的参与和渗入而更加饱满,富有质地,灵魂也有了精神内核的注入。

然,读书的更高意义和终极目的,绝不可以停留在这第一阶段,而应向第二阶段挺进,即“六经注我”,即我们的人生被经典照亮,被经典唤醒,被经典阐发与丰富,我们得以用圣贤思想的力量与光辉,牵引着自己的灵魂向上攀升。生命因契合着经典大道以阔步向前。

“六经注我”阶段的生动诠释,尽在《宏哥夜话》里。

年10月10日每周一21:50起,我为宝鸡高新一中级学生开设了一档人文讲坛节目,我美其名曰“宝鸡高新一中夜间校本课程”(每周一21:50,是我固定的晚自习辅导结束时间,因学校离家过远,故索性留校,思量为孩子们讲点什么,《宏哥夜话》灵感由此生发)。年10月10日21:50分,《宏哥夜话》正式开讲。截止年3月6日,已开讲13期。”宏哥夜话“的设立初衷是打开学生人文阅读的广阔视野,带他们到广袤的人文天地,激发他们对人文素养类书籍的浓厚兴趣,给予他们作为读书人的精神乐趣,助他们成为精神明亮的人。

下来说说《宏哥夜话》每期课的形式与地点,形式就是由我每次提前告知学生一个人文话题,并推荐他们相关的阅读书目、篇章;待晚上老师开讲时,学生可以就老师所讲和自己所知,随时打断我的讲话,随时和我对话,交换意见。或肯定,或质疑,或存疑;或与其他学生展开争鸣。地点几乎都是在学校操场旁的一个报告厅后方。

“宏哥夜话”的一般场景是:一个老师,手舞足蹈;月光之下,夜色之中,一群学生巴望着他,听他说一些似懂非懂但总觉得充满了意义感的不一样的话。而后,你会看到那群巴望的学生或举手示意我要发言;或目光如炬,侃侃发表自己或稚嫩或老练的一番见解,或侧目微笑以示心领神会,或愁眉不展以示此处不解,或满脸堆笑,暗示提醒我:有人顿悟,醍醐灌顶。

学生爱听,老师爱讲,《宏哥夜话》,竟一直从年的深冬讲到了年的初春。

为更多了解《宏哥夜话》之便,我把十三讲题目一并呈列于此,内容则待您臆测。

《宏哥夜话》前十三期题目一览

第一期(.10.10):《说说“三不朽”》(链接阅读篇目:《左传》)

第二期(.10.17):《悄悄告诉你,人是有灵魂的》

第三期(.10.26):《这个世界会好的》(链接阅读篇目:梁漱溟《这个世界会好的》)

第四期(.10.31):《万圣节里说人话》(链接阅读篇目:《论语》、孔庆东《圣诞与荒诞》)

第五期(.11.7):《有意义还得有意思》(链接阅读资料:于丹讲座相关内容)

第六期(.11.14):《晒完太阳晒月亮》(链接阅读篇目:曾仕强《易经的奥秘》)

第七期(.11.21):《一艘船一本书一匹马一页诗》(链接阅读篇目:狄金森《没有一本书能像一艘船》)

第八期(.11.28):《无用即大用》(链接阅读篇目:《庄子》)

第九期(.12.19):《鲜花与饲料》(链接阅读资料:一句西方谚语的启迪)

第十期(.12.26):《“三思”》(链接阅读资料:维戈茨基的观点)

第十一期(.2.20):《剪刀石头布》(链接阅读篇目:《中国诗词大会》有关







































治疗白癜风有那些偏方
小孩白癜风早期症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nsilafu.com/nfly/2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