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国立大学(莫大)
莫斯科国立大学
莫斯科大学(全名莫斯科国立罗蒙诺索夫大学,московский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университетимениМ.В.Ломоносов,МГУ),是俄罗斯联邦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综合实力最强的著名学府,校址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学校年由教育家M.B.罗蒙诺索夫倡议并创办。是一所历史悠久且拥有优良传统的大学,以师资雄厚、设备完善、高教学质量和高学术水准而享誉世界。莫斯科大学在俄罗斯联邦具有特殊地位,它是俄罗斯独立的有自治权的大学,其《章程》由俄罗斯大学教职工代表大会研究制定。莫斯科大学不但是全俄罗斯联邦最大的大学和学术中心,也是全世界最大和最著名的高等学府之一。该校共有5名毕业生和4名教授获得诺贝尔奖,6名毕业生获得菲尔兹奖。07年QS排名08位。0年QS排名78位。办学条件学校规模莫斯科国立罗蒙诺索夫大学(简称莫大)是俄罗斯最大的教学、科研、文化中心。老校舍位于莫斯科市中心的红场近旁,新校舍坐落在列宁山上。莫斯科大学成立至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年排名世界第8位。莫斯科大学是全俄罗斯最大的大学,也是俄罗斯最大的学术中心。莫斯科大学成立至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至今已有名诺贝尔奖获得者。莫斯科大学共有个系,5个教学和学术中心,个科学研究所,并开设有44个高等职业教育专业、80个研究生专业方向。今天,在莫斯科大学工作着4,00名教授和教师,4,名研究员,其中7,人拥有博士学位,有67人为俄罗斯科学院院士。莫斯科大学的具有世界影响的科学流派,以及与国际教学水平接轨的现代化的教学方法保证了莫斯科大学的高质量的教学水平。莫大以雄厚的师资、完善的设备、高质量的教学和高水准的学术享誉世界。俄国有众多政府要员和高科技领域的专家毕业于该大学。莫斯科大学的科学家们在数学、物理学、生物学、地质学、化学以及其他科学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无论从学术水平还是从学校影响力来看,莫斯科大学都是无愧于俄国第一,许多世界知名人士以及俄罗斯政界、科学界的要人都毕业于此,有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莫斯科国立大学现有教师其中有多名国家科学院院士。该校校长的级别相当于俄罗斯联邦国家教育部部长。作为原苏联的最高学府,这里的教师大都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资历高深,另外学校还具有多年教授外国学生的经验,有一套完整的教学计划,从外国学生的实际出发,循序渐进,最终达到获得与本国学生同等的教育水准。学校人数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拥有教授、讲师及各类研究人员名,大约名教授拥有博士和荣誉博士的学位,其中5位是俄罗斯科学院院士。 莫斯科大学有学生.6万人和名进修生。硕士和博士班学生大约名。外国留学生外国留学生约有人左右,而且这个数目每年都在增加。这些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可以互相交流学习心得,了解各地风俗习惯,以及促进联谊。莫斯科大学与所有大型的国际组织--联合国组织、世界银行及其他组织签有协议,是国际协会的成员之一,并同世界上绝大多数及所有大陆的国家的大学签署有90多份协议,莫斯科大学还是前苏联各大学的合作中心。已培育出0多位诺贝尔奖得主。莫斯科大学在俄罗斯联邦具有特殊地位,是俄罗斯唯一一所直接由国家级财政部门拨款的大学。地理位置旧址在莫霍瓦街号,8年焚毁,87~89年重建。95年9月,在莫斯科西南的列宁山上建成新校舍。层的主楼包括55米的尖顶在内,总高40米,正面宽米,是莫斯科市7个典型的斯大林式建筑中规模最大的建筑,顶端是五角星徽标;两侧为8层的副楼,各装有直径9米的大钟。整个建筑气势轩昂。全校设6个系,50多个专业,云集全国一流的科学院院士、教授和博士,学生万名左右,包括来自00多个国家的留学生。学校主楼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斯大林下令在莫斯科市中心周围建造了被称为七姐妹的七座建筑。从95年开始莫斯科大学的主楼位于其中最大的建筑中。莫斯科大学的主楼位麻雀山(原名列宁山)。当时它也是欧洲最高的建筑,其中心塔高40米,共6层,周围有四个翼。据说其走廊共长千米,包含多间房间。其顶部的红星包含一间小屋和一个展望台,重吨。建筑的表面画有钟、气压表、温度计等巨大图案,饰有雕塑和镰刀斧头的图案。建筑前有著名俄罗斯学者的塑像。而这些雕像其中就包括莫大的创始人罗蒙诺索夫的,伫立于主楼正前方与图书馆相呼应的位置。学校设施拥有4个天文台,个博物馆,个面积近50公顷的植物园,还有各种科研机构和实验室,以及广场、运动场、体育馆、剧场、大礼堂等。总占地面积0公顷。强调大学要成为科学教育中心,以该国语教学,培养出一流的学者和专门人才。历史年月5日俄罗斯女沙皇伊丽莎白·彼得罗芙娜下令建立莫斯科大学,同年4月6日该大学开始授课。至今为止在俄罗斯月5日是大学生节。一开始大学设立在红场边上的中心药店,叶卡捷琳娜大帝后来将它迁到Mokhovaya街另一侧的一座新古典式建筑中。年在莫斯科大学建立了一个社会民主主义的组织,该组织呼吁推翻沙皇,建立一个共和国,此后沙皇政府多次关闭莫斯科大学。9年0名科学家和教授抗议军队入驻校园以及一些教授被殴打,上千名学生被开除。97年十月革命后大学开始接纳工农子弟。99年开始免交学费,为了工人阶级子弟建立了一个预备系,来让他们能够通过入学考试。年,为了纪念伟大的科学家,莫斯科大学的主要奠基人米哈伊尔·罗蒙诺索夫,莫斯科大学开始以他的名字命名。年该校举行了隆重的莫大建立50周年庆,学校举行了各种庆祝活动以及邀请众多世界教育界名人到该校演讲。莫斯科大学历史悠久,学校的历史就是这所大学杰出校友们传播自由、公益、人性和真理精神的见证。莫斯科大学在俄罗斯的科学普及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莫斯科大学的校长深受尊敬,而正因为莫斯科大学的特殊地位,校长在俄罗斯教育界举足轻重。莫斯科大学拥有在世界五百强计算机中排名第十三的超级计算机,它的运算速度可以达到每秒60到44浮点。莫斯科大学致力于基础学科研究和技术研发,涵盖遗传学,生物医药,制药医学,人文学科,生态学等各个领域。从纳米技术到空间技术—莫斯科大学的教育覆盖范围广泛。在俄罗斯高校中,莫斯科大学拥有最多的科学院院士和专家。莫斯科大学有四万多名在校学生,5千余名专家在莫斯科大学接受短期培训。6千多位教授、讲师和5千多名研究人员在学校各院系和研究部门工作。每年莫斯科大学招收大约4千名外国留学生。莫斯科大学的新学年从每年的九月一日开始,六月三十日结束。各院系均开设全日制本科、硕士和专家等不同层次学历教育,也可以选择攻读在职硕士和博士。莫斯科大学教学历史悠久,有着先进的教育方式和灵活的教学方法。莫斯科大学最有吸引力的是外国留学生在预备系毕业后,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喜欢的专业。这为每位留学生提供了实现自己理想的机会。学院设置力学与数学系,计算数学与控制论系,物理系,化学系,生物系,土壤学系,地质系,地理系,历史系,哲学系,语言文学系,经济系,法律系,新闻系,心理学系,教育系,社会学系,亚非学院,世界政治系,医学系专业设置数学分析,高等代数,高等几何和拓扑学,概率论,数论,微分方程,函数理论,数理逻辑,数理统计,离散数学,计算数学,理论力学,气体力学,气体动力学,弹性理论,流体力学,应用力学,系统程序设计,最优控制,计算机成套设备系统自动化,算法语言,实验物理,理论物理,固体物理,核物理,无线电物理,电子学,声学,地球物理,大气物理,天文学,分子物理,量子理论,光学,高能物理,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无线电化学,化学工艺,激光化学,胶体化学,高分子化合物,化学酶,电化学,化学动力学,自然化合物,高压物理,石油和有机催化化学,人类和动物生理学,细胞学,组织学,生态学,水生生物学,植物生理学,胚胎学,生物化学,病毒学,微生物学,生物物理,动物学,昆虫学,鱼类学,农业化学,土壤生物学,土壤地理学,农业和土壤保护,土壤侵蚀,土壤学,地质学,动力地质学,历史和区域地质学,古生物学,岩石学,海洋地质学,晶体学,晶体化学,地质化学,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冻土学,地理,自然地理,景观学,世界和地理生态学,地貌学,古地理学,冰川学,自然资源,生物地理学,海洋学,哲学,外国哲学史,伦理学,美学,逻辑学,社会学,政治经济学,社会经济学,社会管理理论,人口学,社会统计学,社会情报学,文化教育社会学,历史,俄国史,古代史,艺术史,欧美近代史,外国艺术史,俄国文化史,前苏联史,南斯拉夫和西斯拉夫各族史,中世纪史,经济学,会计学,工业经济,财政与金融,经济管理,俄语,文学史,俄罗斯文学史,斯拉夫语,语言学,古典语言学,法语,德语,罗曼语,英语,日耳曼,意大利语,匈牙利语,瑞典语,挪威语,荷兰语,葡萄牙语,新闻学,广播与电视,报刊编辑,新闻学史,心理学,劳动心理学,工程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生理学,神经心理学,病态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国家和法理论,国家和法历史,行政法和财政法,国际法,民法,经济法,刑法,民事诉讼法,劳动法,汉语,日语,朝鲜语,阿拉伯语,土耳其语,中国史,近东和中东史,远东和南亚史,亚非国家经济,印地语学校发展该校于年由教育家M.B.罗蒙诺索夫倡议并创办。旧址在莫霍瓦街号,8年焚毁,87~89年重建。95年9月,在莫斯科西南的列宁山上建成新校舍。层的主楼包括55米的尖顶在内,总高40米,顶端是五角星徽标;两侧为8层的副楼,各装有直径9米的大钟。整个建筑气势轩昂。全校设6个系,50多个专业,云集全国一流的科学院院士、教授和博士,学生万名左右,包括来自00多个国家的留学生。拥有4个天文台,个博物馆,个面积近50公顷的植物园,还有各种科研机构和实验室,以及广场、运动场、体育馆、剧场、大礼堂等。总占地面积0公顷。强调大学要成为科学教育中心,以本国语教学,培养出一流的学者和专门人才。学校最初设法律、医学和哲学系,后增设数学-物理系,并将哲学系扩充为历史-语文系。附设有所文科中学、一所师范学堂和一个印刷社。创办后的50年间,为俄国唯一的综合大学。9世纪初期,已形成主要由本校毕业生组成的较强的教学力量。9世纪0年代后加强学术研究活动,9世纪末0世纪初开始建立新型的科学研究机构。该校曾培养出不少杰出的人才,如教育家K.D.乌申斯基,诗人M.U.莱蒙托夫,作家I.S.屠格涅夫,A.I.赫尔岑,文学批评家B.G.别林斯基等。许多科学家,如“俄罗斯航空之父”N.E.茹科夫斯基、实验物理学奠基人A.G.斯托列托夫等,都曾在该校从事教学和科研活动。97年十月革命胜利后,成为苏联国立大学,并得到迅速发展。年获列宁勋章,并以罗蒙诺索夫的名字命名。年获劳动红旗勋章,在苏联科学教育界占有重要地位。现设有力学-数学、计算数学与控制论、物理、化学、生物、土壤、地质、地理、历史、语文、哲学、经济、法律、新闻、心理学等5个系。还设有亚非各国问题学院、社会科学教师进修学院和高校教师进修系、研究生部、高校预备部,以及核物理、天文、力学、人类学4个研究所。共有80个教研室,余个实验室,00余个专用教室,个教学科研实验站,个计算中心,个植物园,4座天文观象台,个博物馆(自然地理、动物学、人类学),座藏书约万册的高尔基图书馆。共设个专业,分别在日课部、夜课部和函授部进行。夜课在历史、语言文学、经济、法律、心理和新闻6个系开设,函授教学只在新闻系进行。日课部学制5年,夜课和函授部学制6年。研究所原子核物理学研究所,天文学研究所,力学研究所,人类学研究所,科学研究所入系及费用一学年分两学期,每年9月开学,寒假0天,暑假个月,学校规定外国学生入系前先在预科系按专业不同学习俄语及专业知识年或年半,通过俄语毕业考试才可入系。攻读学士学位4年,高中毕业不可直接攻读硕士,硕士入系考试要提供本科毕业证的双认证,本科毕业攻读硕士学位年,硕士攻读博士年。06/07年学费标准:秋季预科:学制年,美金春季预科:学制.5年,美金本硕学费:卢布-40卢布(具体根据专业)住宿费:-卢布/月(主楼)可按季度/年支付学生到校需根据学校要求进行体检+购买医疗保险/年留学费用合理,一般家庭可以承受。和欧洲同等水平的高等院校相比,莫斯科大学的学费较为便宜。平均每年每人的学费在-0美元左右。加上食宿费、医疗保险等,除第一年增加的必需的手续费用外,每人每年的总花销大概在6万-8万人民币。教学单位大学分为两大科系。文科系包括:经济学,社会学,历史,文学,艺术,外语,法律学,新闻,俄语,哲学等专业。理科系包括:计算机,医学,数学力学,化学,物理,生物,地质,土壤,心理学,建筑几大专业。力学数学系系主任:ЧубариковВладимирНиколаевич莫斯科大学力学数学系是世界最大数学中心之一。本系培养力学、数学、应用数学领域知识面宽广的专家,他们不仅掌握理论知识,也具备科学实验技能。近名大学生、研究生就读于该系。力学数学系拥有近50名教授、副教授、助教和工作人员。计算数学与控制理论系系主任:МоисеевЕвгенийИванович计算数学与控制论系是人类知识急剧发展的应用数学和信息学领域主要数学与科研中心。本系培养与教育、科学、工业、经济和管理的计算技术应用相关众多问题专家。现该系有50多位教授和教师,其中80位国家博士,8位俄罗斯科学院院士和0位通讯院士。物理学系系主任:弗·伊·特鲁辛教授建系于9年,物理系有5个教研室,组成6个专业大组,本科生00人,研究生人,教师队伍总数为87人(包括79位兼职),其中国家博士58人,普通博士人。每三个在物理学、地球物理学和天文研究领域方面的俄罗斯科学院院士和通讯院士中就有一名毕业于莫斯科大学物理系。化学系系主任:俄罗斯科学院通讯院士瓦·瓦·鲁宁教授莫斯科大学是世界著名的化学研究领域的专家培养中心。本系专家全面从事现代化学领域的科研工作,由名科学院士、名俄罗斯科学院通讯院士和80名博士教授组成的强大教学班子来教授当代大学生使之成为现代化学家。他们研制出新型半导体及高温超导材料,合成了上百种新的复杂有机化合物与基本有机化合物,研制了新型药物和具有液晶性质的聚合物。他们还开创了光化学、电化学、高弥散系统化学等新的方向。材料科学学院院长:俄罗斯科学院院士Константин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Солнцев为培养材料科学领域掌握高深理论知识和必要实践经验的优秀专家,根据俄罗斯科学院院士尤·德·特列季亚科夫德倡议,99年在莫大组建材料科学学院。生物学系系主任:КирпичниковМихаилПетрович生物学系于90年在莫大物理数学系生物组的基础上建立。本系有4个教研室,7个专题实验室,50多个教学科研实验室,两个生物站,其中一个位于距莫斯科不远的兹维尼格勒,另一个称为白海生物站,坐落于白海岸边。学生们在动物博物馆和植物园进行实习。在俄罗斯科学院"普奥生物研究中心"有生物系分系。该系工作着名俄罗斯科学院院士、6名通讯院士、50多名教授,大部分的老师都具有博士学位生物工程与生物信息系系主任:СкулачевВладимирПетрович由于生物科学飞速发展与广泛的应用,所以产生了生物工程与生物信息的专业学科,这个学科主要研究新的技术工艺和新的材料特别针对医学和工业。地质学系系主任:ПущаровскийДмитрийЮрьевич地质学系培养土地科学理论与应用基础研究领域的专家。该系学生不仅能获得现代地质学诸多领域深厚的理论知识,还可成为该科学应用方面具有高度专业知识的专家。就读期间向学生提供各种科学实验。本系设有几个供学生进行暑期地质实习的设备良好的基地。其中最大的克里米亚。在黑海和波罗的海进行海洋地质考察。地理学系系主任:尼谢卡西莫夫教授莫大地理学系拥有当今世界最大的地理学家教育科研集体,每年有近00名学生毕业。该系毕业生受到生态环境保护,地区经济,地球信息学,全球气候模拟等领域专家的高度评价。т土壤学系系主任:谢阿肖巴教授莫斯科大学土壤学系成立于年,不仅是俄罗斯,也是全世界基础土壤学领域最大的学术研究机构。该系现有近00名教职员工,其中教授0名,国家博士名,普通博士(Ph.D)5名。基础医学系系主任:ТкачукВсеволодАрсеньевич本系教学的特点是培养能够独立进行科研的世界一流水平的医生,重点进行符合当代医学标准的科学领域研究工作。该系主要目标是利用当代最新的信息和教学工艺(包括Medline,NeuroScienceIndex等):培养符合俄罗斯高等教育标准培养临床专业的医务工作者;通过莫斯科大学各专业知名专家和科研机构的力量对基础和临床医学进行深入研究;在医学实践中研究和获得医疗诊断和治病最新方法;历史系系主任:谢巴卡尔波夫教授莫斯科大学历史系是俄罗斯历史领域主要教学与科研中心之一。全系共有00多名教授,教师及其他工作人员。莫斯科大学其他系的教师及俄罗斯科学院的知名学者也在本系授课。莫斯科大学历史系在历史科学方法理事会框架内,把俄罗斯高校中40多个历史系联合起来。法律系系主任:ГоличенковАлександрКонстантинович莫斯科大学法律学系是培养法学专业高级律师人才的摇篮。该系成立于年莫大建校之时,是莫大最早的系。语言系系主任:玛·列·列姆妮奥娃教授莫斯科大学语文系在培养语文学家方面居各大学之先,它把语言科学方法理事会框架内六十多个本国语言系与罗曼-日耳曼语言系联合起来。该系设有语文方面各科最新大学课程,并有供国内外使用的教科书与教材。外语系系主任:斯.格.捷尔-米娜索娃教授在社会文化领域中,该系在一下三个方面研究西欧及东欧语言:应用语言学(语言教学法和翻译理论,单语与双语词典学,术语与术语学);语言交际理论(普通演讲术、局部演讲术,媒体语言,文语交际文献学,商业交际);文化学(文化人类学,应用文化学,文学与文化对比研究,跨文化交际)哲学系系主任:МироновВладимирВасильевич哲学系讲授哲学、政治学、宗教学基础知识。经济系系主任:瓦.彼.科列索夫教授莫斯科大学经济系建立于94年,今天该系共有78名教师和9名工作人员,名学生,多名博士研究生。新闻系系主任:雅.尼.扎苏尔斯基教授在俄罗斯及国外各传媒工作的新闻工作者为该系毕业生。自新闻系成立之日起,已有多名外国留学生从该系毕业。本系有教授人,副教授65人,教员及其他工作人员人,在系学习的俄罗斯学生近00人,外国留学生约00人,进修生人,博士研究生6人。心理学系系主任:ЗинченкоЮрийПетрович本系有0名教师,包括名俄罗斯科学院通讯院士,0名院士及教育院士,6名教授/国家博士,58名副教授/博士(Ph.D),04名其他工作人员(包括4名国家博士和60名Ph.D)。社会学系系主任:ДобреньковВладимирИванович兜布林科夫.弗拉基米尔.伊万诺维奇教授莫斯科大学社会系成立于年,本系共有个教研室,个实验室,多名本科生、硕士生,00多名Ph.D和进修生,其中包括来自以下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中国、韩国、日本、中国台湾、美国、墨西哥、阿塞拜疆等。艺术系系主任:ЛободановАлександрПавлович莫斯科大学已于80年7月正式开设艺术系。00年正式对中国招生。主要培养各类艺术和一般艺术理论方面的学士和硕士,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毕业生应该具有完整的世界观,理解艺术规律性及艺术表现形式,掌握艺术创造基本技能,能够进行艺术评论分析和艺术坚定与咨询活动。毕业生主要从事艺术教育、文化传播和艺术创作活动。日前招收以下方向的学生:音乐、戏剧、绘画、一般艺术理论日前入学需要考试:俄语、历史、专业科目面试戏剧专业:诗词、小说、音乐或舞蹈片段音乐专业:试唱、和声或一般音乐理论,小型作品演奏绘画专业:绘画与构图、作品(油画、铅笔画、水彩画、色彩画等)一般艺术理论:俄罗斯及世界文化艺术史与进入其他系一样,学生要在国际教育中心通过一年或半年的预科班学习亚非学院院长:米.斯.梅耶尔教授亚非学院成立于年,是俄罗斯研究东方问题的一流学院,培养亚非近40种语言的专门人才(97年以前该学院称东方语学院),该院毕业生供职于各部委、总统办公厅、国家杜马,在各大公司担任要职,同时也活跃在各大传媒机构。该院有50多名教员(0名教授,70名副博士,均具有国家博士或Ph.D)。教育设施大学教育设施完备,校内有超过00个实验室、电脑中心,拥有人类学博物馆,动物学博物馆,地球科学博物馆,稀有书籍博物馆4个博物馆,4座天文观象台,植物园,众多科研所,以及许多特别的教学研究中心(生物科技、激光、社会形态)等,还有文化宫、大学生剧院、电影院等供学生休息的一切生活设施。各系都拥有自己的图书馆,并实现了专线上网,学生可以免费使用它上网查询资料,学习娱乐等。在美国国家标准局对欧洲各大学及学院教育品质的评审中,莫斯科大学均名列前茅。 莫斯科大学图书馆是俄罗斯最古老的图书馆之一,也是高校中最大的图书馆,建于年,共有藏书8,,册。该图书馆拥有6万多读者。每年约有80万人次光顾图书馆,借出图书万册。该馆共有6个借书点,60个阅览室,00个座位。馆藏书籍供莫斯科大学各教学、科研机构使用。而且莫大的每个系都有供学生读书的阅览室。大学排名世界大学声誉排名(泰晤士版)年份405排名——-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上海交大版)年份009排名年份排名QS世界大学专业排名06年QS世界大学专业排名考古学排名50-年QS世界大学排名78著名校友安东·契诃夫、维塔利·金兹伯格、戈尔巴乔夫、亚历山大·赫尔岑、C·A·R·霍尔、扬·伊利埃斯库、瓦西里·康定斯基、彼得·卡比萨、安德雷·柯尔莫哥洛夫、列夫·朗道、亚历山大·卢里亚、安德烈·萨哈罗夫、伊戈尔·塔姆、拉希德·苏尼亚耶夫、崔永林、奥列格·德里帕斯卡、尤里·米尔纳、李俊峰、谷超豪、胡孟浩、江平、管惟炎、刘鸿儒、胡宏纹、纳比乌林娜、普里马科夫等诺贝尔奖.蒲宁(Ива?нАлексе?евичБу?нин)诺贝尔文学奖(9)-肄业.谢苗诺夫(Никола?йНикола?евичСемёнов)诺贝尔化学奖()-任教.塔姆(И?горьЕвге?ньевичТа?мм)诺贝尔物理学奖()4.伊利亚·弗兰克(Илья?Миха?йловичФранк)诺贝尔物理学奖()5.帕斯捷尔纳克(БорисЛеонидовичПастернак)诺贝尔文学奖()6.列夫·朗道(ЛевЛанда?у)诺贝尔物理学奖(96)-任教7.普罗霍洛夫(АлександрМихайловичΠрохоров)诺贝尔物理学奖()-任教8.索尔仁尼琴(АлександрИсаевичСолженицын)诺贝尔文学奖()-函授9.萨哈罗夫(Андре?йДми?триевичСа?харов)诺贝尔和平奖()0.卡皮察(ПётрЛеонидовичКапица)诺贝尔物理学奖()-任教戈尔巴乔夫(МихаилСергеевичГорбачёв)诺贝尔和平奖().金兹堡(ВиталийЛазаревичГинзбург)诺贝尔物理学奖(00).阿布里科索夫(Алексе?йАлексе?евичАбрико?сов)诺贝尔物理学奖(00)菲尔兹奖.诺维科夫(年).马尔古利斯(年).德里费尔德(年)4.孔采维奇(年)5.沃埃沃德斯基(00年)6.奥昆科夫(年)相关新闻04年5月0日,在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的共同见证下,教育部副部长郝平与俄罗斯教育科学部第一副部长特列季亚克在上海共同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俄罗斯联邦教育科学部关于北京理工大学与莫斯科国立罗蒙诺索夫大学合作举办“中俄大学”的谅解备忘录》。该备忘录规定,双方将支持中国北京理工大学与俄罗斯莫斯科国立罗蒙诺索夫大学在中国深圳市合作举办“中俄大学”,并依据各自法律规定,为其提供政策指导。[]长春高新区中俄科技园与莫斯科大学共建中俄生物技术与工程中心签约仪式在俄罗斯莫斯科大学举行。中俄生物技术与工程中心的建立,将充分利用俄罗斯在生物医学方面的研发优势,进一步推进长春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对促进我省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为我省和长春市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对俄合作搭建了一个科技支撑平台,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俄罗斯科学院院士、莫斯科大学生物系主任基尔比奇尼科夫会见了长春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纪工委书记杨俊良率领的长春科技代表团一行,并就共建中俄生物技术与工程中心进行了深入交流。双方在微生物学、生物技术、生物医学、生物化学、生物工程、分子生物学等领域的合作展开深入探讨,在第四代益生菌、抗血酸生物制剂等方面的合作,以及在长春高新区实现产业化达成了共识。长春中俄科技园是长春高新区内的一个特色园区,主要功能是引进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的高端人才和高新技术,改进提升高新区内企业的技术工艺,转化、产业化国内国际高新技术成果,建设中外合资企业、孵化新企业。长春中俄科技园被授予了“国家级国际引智示范基地”、“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等多项称号。已经成为吉林省、长春市对外科技合作的重要“平台”和“基地”。世界各国许多著名学者、知名人士、政治领袖都拥有莫斯科大学名誉教授资格和名誉学位。其中包括:歌德、尼赫鲁、撒切尔夫人、比尔·克林顿等。许多俄罗斯的国家领导人,如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叶夫根尼·普里马科夫、弗拉基米尔·日里诺夫斯基,都是莫斯科大学的毕业生,这更凸显出了学校的宗旨:为最优秀的人提供最优质的教育。莫斯科大学校园非常庞大。学校建筑面积达到00万平方米,拥有一千余栋各种设施。学校内的道路总长达00千米。莫斯科大学拥有8栋宿舍楼,可以居住多名学生,宿舍均为二室、三室、四室的学生公寓。在条件允许下,全日制留学生可以申请住校,而交换生在双方学校同意基础上也可申请住校。莫斯科大学图书馆是俄罗斯最大图书馆之一,馆藏九百万册书籍,其中二百万册为外文,平均每年读者五万五千人,阅读量五百五十万册。莫斯科大学主楼中设施齐备:音乐厅、剧院、博物馆、行政管理、图书馆、游泳池、警察局、邮局、洗衣房、理发店,多个餐厅、银行及ATM机、各种商店、咖啡馆等等。除了学校的管理机构和地球科学博物馆外,四个主要院系也坐落于主楼中。莫斯科大学与世界上最有名的大学均有深度实质性合作,经常互相派遣交换生和教师进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莫斯科大学开设人口统计学、水文学课程。国际生物科技中心、国际激光中心坐落于莫斯科大学。此外,莫斯科大学还开设对外俄语课程。99年,在莫斯科大学开设了法国大学学院、俄美大学和德国科学与文化所。莫斯科大学向国外的六十多名科学家、政治家颁发了名誉学位。与此同时,许多莫斯科大学的杰出学者也拥有外国大学颁发的名誉学位。中俄政府签有协议,互相承认学历。凡在俄罗斯高等院校或科研单位注册学习所取得的毕业证及学位证书,中方予以承认。中国的高中毕业证书、本科毕业证书同样得到俄罗斯承认,可以申请接受更高一级学历教育。俄罗斯的副博士学位在中国相当于博士学位。莫斯科大学是俄罗斯最有名的高等院校之一,当然对申请人有着严格的要求。与中国的历史联系.年月7日,莫斯科大学,数千名中国留苏学生和实习生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期盼毛主席的接见。下午六时许,当毛主席和邓小平、彭德怀、乌兰夫、杨尚昆、胡乔木等领导人出现在莫斯科大学的大礼堂时,全场沸腾,欢声雷动。毛主席高兴地走到讲台的前沿和两端,频频向大家招手致意。毛主席一开头就对留学生们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他还教导同学们说:“青年人应具备两点,一是朝气蓬勃,二是谦虚谨慎。”在讲话中,毛主席纵论天下,旁征博引,提出了“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的名言。毛主席的讲话亲切和蔼,风趣幽默。台上台下,有问有答,其乐融融,大厅内充满了欢声笑语。 为了满足更多同学能亲睹领袖风采、聆听领袖教诲的愿望,毛主席又特地从大礼堂来到学生俱乐部,对早已聚集在那里等候的数百名留学生说:“第一,青年人既要勇敢又要谦虚;第二,祝你们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第三,和苏联朋友要亲密团结。”毛主席还到同学宿舍察看,询问留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勉励大家“要努力学习,建设祖国,加强与苏联师生的友谊”。近一个半小时的接见和讲话,使大家沉浸在无比的激动和幸福之中,“为党奋斗五十年”、“为祖国工作五十年”的口号声响彻礼堂。 早在40年代后期,为了迎接革命胜利后的建国任务,中国共产党就派出一些革命烈士和干部的子弟到苏联学习。新中国建立后,百废待兴,百业待举。党中央、毛主席为迅速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高瞻远瞩,向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派出大批留学生,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和管理经验。这项工作被纳入我国科学教育发展十年规划。中央设立了由聂荣臻、李富春、陆定一组成的留学生领导小组,每年的选派人数、专业都由周总理亲自审批。从50年代到60年代向苏联派出了近万名留学生,向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派出了一千多名留学生,年后又决定向与我建交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周边国家派遣留学生。毛主席、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革命先辈对选派留学工作十分重视,制定和审批派遣留学生的方针和计划,会见留学人员,向留学人员做报告、提要求,关心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重视留学归来人员的安排和使用。95年,刘少奇在接见即将赴苏联学习的同学们时发表了长篇讲话。他说:“国家经济建设迫切需要各方面的建设人才,国家下决心派你们到苏联、东欧留学,这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需要,你们一切要服从国家需要,分配什么专业就学什么专业,出国学习要取得好成绩,回来好为祖国服务。”周恩来总理95年向留学苏联及东欧各国留学生也提出了“身体好、学习好、纪律好”和“又红又专”的要求。邓小平在年访苏期间十分关心留学生情况,详细听取汇报,指出“这些学生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宝贵财富,要很好地爱护、严格要求他们,不但要努力学习专业技术,还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政治思想坚定,为增进中苏人民的友谊做出贡献。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劳逸结合,智力体力双丰收,才能成为国家的有用人才”。.莫斯科0年4月9日电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8日在莫斯科大学发表题为《顺应世界发展大势深化中俄战略合作》的演讲,全文如下:尊敬的萨多夫尼奇校长,尊敬的梅利尼科夫第一副主席,老师们、同学们:很高兴又一次来到莫斯科大学,在这庄严肃穆的礼堂与老师、同学们见面。0多年前我曾访问过莫斯科大学,此时此刻有故地重来之感。那次访问中,我和贵校的负责人、师生专门讨论了中俄互派留学生的问题。0多年过去了,事遂人愿,莫斯科大学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留学生,目前就有名中国留学生在这里学习。在此,我谨向莫大的老师、同学们表示衷心感谢,感谢你们对中国学子给予的帮助!大学是人才的熔炉、思想的宝库、科学的殿堂。莫斯科大学“祖国、科学、荣誉”的校训,给人深刻印象和丰富遐想。站在这里,我也不禁想起莫大创始人、俄罗斯科学之父罗蒙诺索夫。他发明了彩色玻璃烧制技术,并作诗赞美中国精美的瓷器及其烧制工艺。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科学与文学、俄罗斯艺术与中国工艺、西方文明和东方文明的内在联系。长期以来,莫斯科大学以厚重精深的底蕴,孕育了许多栋梁巨匠,培养了众多优秀人才,也为中俄关系发展作出了重要而特殊的贡献。前天我到莫斯科,参加的第一场活动就是会见中俄友好代表人士,其中就有两位莫斯科大学的教授。当时我说,你们身后有成千上万、成万上亿中俄友好参与、支持、推动者汇成的大军。今天,我在这里看到如此之多热衷于中俄友好的人士,更加感受到中俄友好的根基在人民之中、在青年学生之中。老师们、同学们!中国和俄罗斯都是文明古国和世界大国,两国人民、两国青年对人类的前途和命运都肩负责任,需要我们用全球视野和战略思维,深入认识国际关系中的中俄关系。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调整大变革之中,和平、发展、合作是时代潮流,同时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尚未消除,全球性挑战日益增多。这其中,有两个趋势日益明显。一是,全球化与多极化并行发展。当前,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深入推进,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信息网络无处不在,人类从来未像今天这样联系紧密,世界更加扁平化,成为相互依存的“地球村”。同时,世界多极化越来越清晰,各种力量加快分化组合又相互平衡,发达国家转型与新兴经济体崛起同步进行,任何一种力量都不可能自己左右整个世界局势的变化。二是,共同性与多样性相伴而生。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已成为各国人民的普遍追求。这是世界发展的共同性,反映了人类进步的趋势。另一方面,正像一束阳光有着七种色彩,世界又是异彩纷呈的,文明具有多样性,多元文化能够并存,各国可以从自己国情出发选择正确的、符合人民利益的发展道路。人们从上述趋势中认识到,这是一个开放、多元、共生的世界,既有共性又有特性,既应相互借鉴又应彼此包容。这个世界需要和平、需要合作,使人们在共同发展中追求幸福生活。这个世界需要尊重、需要平等,在保障各国自身应有权利的同时,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中国和俄罗斯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顺应世界大势,发展中俄关系,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是我们共同的历史责任。老师们、同学们!我此次访俄,不论是在飞机上俯瞰俄罗斯大地,还是与这片土地上奋斗的人民接触,都深深感受到俄罗斯欣欣向荣的景象。近年来,俄罗斯致力于发展经济、促进社会公平,大力推进以创新为核心的经济现代化战略,各项事业取得显著成就,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际地位进一步提升。俄罗斯是世界重要一极,俄罗斯的发展、繁荣、振兴符合中国的利益,也有利于世界和平与稳定。衷心祝愿俄罗斯更加繁荣昌盛!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建设加快推进,经济总量已居世界前列,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同时,发展中还存在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我们正在努力加以解决。面向未来,中国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调整经济结构,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促进社会公正与和谐。目前中俄关系处于最好的时期。双方相互把对方的发展视为自己发展的机遇。两国人民的友谊就象俄罗斯谚语所形容的一样,是“胳膊肘般的感情”。回顾和展望两国关系,可以说过去基础深厚、现在机遇难得、未来潜力巨大。中俄关系发展的深厚基础源于历史的传承和人民的意愿。双方交往源远流长。尤其值得珍视的是,两国人民在二战时期并肩战斗,抗击法西斯侵略。再过几天就是5月9日,贵国将举行卫国战争胜利67周年纪念日活动。今天下午,我将参观俯首山卫国战争纪念馆,并看望俄罗斯二战老战士,其中很多人曾经在中国的东北同中国军民一起抗日,为最终赢得胜利作出了贡献。我们不会忘记俄罗斯人民对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建设事业给予的宝贵支持。中俄关系发展的难得机遇来自于两国的现实需要和比较优势。冷战结束后,两国关系不断向前发展,去年又建立了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为大国关系特别是新兴大国关系树立了典范。中国和俄罗斯同为主要新兴经济体和金砖国家,都处于经济发展的上升阶段。两国日益密切的战略协作、不断扩大的经济规模、十分明显的互补优势,必将为两国合作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中俄关系发展的广阔空间来自于相互开放的大格局。俄罗斯完成了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正在加快实施包括远东地区在内的地区开发战略。中国在扩大对外开放进程中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把沿边开放、向西开放作为新一轮开放的重点,把对俄罗斯的开放作为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重要战略方向。中俄同处亚太地区,也都是亚欧大陆国家;两国地缘相近,互为最大的邻国,都愿意看到对方的发展、繁荣和强大,双方合作大有可为。两国在广袤的亚欧大陆开放合作,必将对周边地区和亚欧国家产生联动效应,为两国发展开拓更为广阔的战略空间。老师们、同学们!大家知道,中国人喜欢的围棋和俄罗斯人喜欢的象棋,都讲究谋势布局。我们现在谋的是中俄合作的大局,顺应的是世界和平、发展、合作的大势。这不是权宜之计,需要着眼长远、脚踏实地。我们之间的合作是战略互动、共同创新的合作。中俄互为最重要、最有价值的战略伙伴,应坚持从长远和全局上看待彼此,用务实合作、大项目合作来充实战略协作关系。双方还需顺应世界科技与产业变革的趋势,谋求合作的新突破。不仅扩大合作规模,更应提升合作质量,尤其是在科技创新、新兴产业发展等方面密切合作,以提升两国的核心竞争力。战略与创新的合作需要智慧,智慧更多地是来自大学、学者、学子,来自在座的各位。我们的合作是人文相融、情感相通的合作。两天前,我见到一位从事中俄友好50多年的俄中友协女士。她告诉我,一辈子都在做有利于俄中友好的事。我认为她有一颗年轻的心,希望她把俄中人民友谊传递下去。在这里,我代表中国政府宣布,邀请00名莫斯科大学的学生今年暑期到中国去研修、游学,并为此提供所有条件。我们在中国等待你们!我们的合作是维护世界和平、携手担当的合作。中国和俄罗斯都是负责任的大国,是国际新秩序的建设者、世界和平的维护者。加强国际事务的合作、维护联合国宪章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推动建设国际新秩序,是中俄双方一致的看法。相信年轻的一代必将传承我们的友谊和传统。老师们、同学们!前天我见到的两位莫斯科大学教授,其中一位的外祖父是中国第一座长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的设计者。50多年前,双方专家和建设者密切合作,把天堑变成了通途。这位教授告诉我,她正在继承外祖父的事业,致力于建设“汉语桥”。这不是物质不灭定律所界定的肉眼可以看得见的实物形态之桥,而是能够搭载更多人、能够联通中俄人民心灵的精神世界之桥,是一座新的更为宏大的桥。这次访问中,我感受到许许多多中俄青年正在用自己的身心打造中俄友谊之桥。青年代表未来、掌握未来、开拓未来。正因为如此,我坚信,中俄友谊的大道必定越来越宽广,中俄友谊的前程必定越来越美好!最后,祝各位教有所成、学有所长!祝中俄两国和两国人民世代友好!谢谢大家!罗蒙诺索夫莫斯科国立大学留学高中生读本概述莫斯科国立大学的学年从9月日起,至次年6月0日结束您可在莫斯科国立大学各个院系攻读全日制本科、硕士及专科学位。硕士及以上学历也可在职攻读。莫斯科国立大学的授课语言主要是俄语。留学生都要在俄语语言文化系进行预科课程的学习本科、硕士、专家入学流程申请人入学需成功通过两次入学考试。第一步—选择您有意进入的院系,与院系取得联系以了解课程和考试情况各院系列表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