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链接:俄罗斯也曾亲西方,为什么北约必须东扩?_哔哩哔哩_bilibili
文
傅正
大家好,我是傅正,按照计划,这两期我跟大家分享一个你们感兴趣的话题——北约东扩。
大家也看到了,自俄乌战争爆发以来,微博号“欧盟在中国”一直很活跃,这个号做了大量的所谓“辟谣”工作,也基本达到了微博号“美国驻华大使馆”的高度——每条微博都翻车。就像一位网友说的:“他们还挺厉害的,总结的每一条‘辟谣’都在点子上,只不过看完以后,更觉得他们虚伪,可恶。”
比如在3月6号,它就发布了这样一则内容:
我概括一下它的内容:第一,北约从来都没有做出过不扩张的承诺;第二,北约是一个防御性的组织,从来都不针对任何国家,也不针对任何国家。
关于这条信息的错误之处,大家熟悉的沈逸老师已经有所指出。在这个基础之上,我在这里做一些延伸性的讨论。
事实上,这条微博的内容确实体现了北约进行东扩的理由或者外交辞令。许多美国精英就是以类似的理由主张北约必须东扩,有些人的名字我们耳熟能详,比如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前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著名政治学家塞缪尔·亨廷顿、曾经担任参议院对外关系委员会主席的共和党参议员理查德·卢格。
按照这派人的观点,北约是保持欧洲稳定的基石,北约吸收前华约国家和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将呵护这些所谓的新兴自由民主国家,使它们免受来自俄罗斯的外部压力。
比如理查德·哈斯就宣称,除了防止俄罗斯重新威胁西方以外,北约还可以通过东扩来确保新成员国牢固地实行西方民主制度。这位理查德·哈斯大多数观众可能不知道他。事实上他在美国的名气不比上面几位小,这个人是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会长、布鲁金斯学会副主席和外交政策研究主任,是美国国际关系学的顶级智库。
我们注意,哈斯的话暗示了北约在冷战结束以后的一个重大转变:过去,北约是一个防范苏联的军事同盟组织;苏联解体以后,北约变成了推行所谓普世价值的扩张工具。从某种程度上说,冷战的结束并没有让北约变得更加和平,反而让北约变得更加具有攻击性和扩张性。
再强调一遍,所谓的“保护新兴自由民主国家”是北约东扩的基本依据。在这个理由之下,北约在冷战结束之后,进行了五次东扩。问题是,北约东扩是怎么决策的?俄罗斯会有什么反应呢?
一、德国问题我们都知道,德国是美苏冷战的最前沿,也是美苏冷战的起点。年的柏林危机拉开了冷战的帷幕,年10月23日,美、英、法等西方国家签署了《巴黎条约》,宣布将吸纳联邦德国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年5月5日,北约批准了《巴黎条约》。这引发了苏联的激烈反应,半年以后,华沙条约组织成立。两大军事集团对抗的格局正式形成。
但大家要注意,德国同样是冷战的终点,也是冷战后北约东扩的起点。
年12月3日,美苏双方领导人在马耳他高峰会议上宣布结束冷战。年6月3日,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与美国总统老布什就专门讨论统一以后的德国将何去何从的问题。
戈尔巴乔夫主张,统一以后的德国既不应该留在北约,也不应该留在华约,而是应该保持中立的地位,成为北约和华约之间的缓冲地带。老布什说:不行,无论德国以什么方式统一,统一以后的德国都必须留在北约内部。
双方争论的结果是,7月份,戈尔巴乔夫做出让步,放弃了德国中立的原则,允许德国整体加入北约。柏林墙轰然倒塌。10月3日,东西两德正式完成合并。事实上,北约在还没有扩充成员国以前,它的防区就向东扩大了。
柏林墙倒塌的一年以后,苏联解体。用普京的话说,苏联的解体是20世纪最大的地缘政治灾难。
直到年,前苏联军队才最终完全撤出东德地区。这时的德国引发了全欧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