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东正教的冰上洗礼

值班大话君:刘芯莹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公元年,是以地中海为中心,跨越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1]。正式名称为元老院与罗马人民(拉丁语:SenātusPopulusqueRōmānus,缩写SPQR),中国史书称为大秦、拂菻。公元2世纪安敦尼王朝时期(公元96年-公元年),罗马帝国达到极盛,经济空前繁荣,帝国疆域达到最大:西起西班牙、高卢与不列颠,东到幼发拉底河上游,南至非洲北部,北达莱茵河与多瑙河一带,地中海成为帝国的内海。全盛时期控制了大约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是世界古代史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君主制国家之一。万神殿是至今完整保存的唯一一座罗马帝国时期建筑,始建于公元前27-25年,由罗马帝国首任皇帝屋大维的女婿阿戈利巴建造,用以供奉奥林匹亚山上诸神,可谓奥古斯都时期的经典建筑。东正教供奉的圣母玛利亚的圣像基督教于公元 1~2世纪在罗马帝国境内形成,于公元4世纪才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在世界范围内,天主教、东正教、新教被统称为基督宗教,都以“圣经”为经典。公元年,皇帝狄奥多西一世将帝国分给两个儿子,实行东西分治,从此罗马帝国再未统一。这种情况反映到基督教内部,便表现为神学上的争论和教权之争,后来争论愈演愈烈,从3世纪起,终于明显地分为东西两大派了。西派教会以罗马为中心,东派教会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到了公元年,终于完全彻底决裂。东派教会自称“正教”,表示自己的教会继承了正统,在我国,它一般被称为东正教。西派教会自称公教,意为“全世界的”和“普遍的”宗教,强调自己的教会是唯一的普世教会。明末耶稣会传教士将它传人我国时,用中国对至高至尊的神的称呼“天主”来译称公教,于是在中国它就成了天主教。目前全世界东正教徒约1。3亿,主要分布在希腊、塞浦路斯、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南斯拉夫和原苏联一些加盟共和国。东正教实际上形成了希腊正教和俄罗斯正教两大派系。传入我国的是俄罗斯正教。哈尔滨东正教会,2年成立。信徒人数曾达30万,多为俄侨。年东正教在哈尔滨始建尼古拉教堂,年再建圣尼古拉教堂,至年又陆续建堂20座。19世纪末,随着中东铁路的建筑和经营,东正教传入哈尔滨。年12月26日,随着沙俄中东铁路护路队一同来到哈尔滨的还有一位俄国东正教神父,这位神父就是哈尔滨东正教的奠基人———亚力山大·茹拉夫斯基。年8月,哈尔滨历史上的第一座东正教堂在香坊军官街(现香政街)上建立,这也是东正教在东北第一座教堂。教堂以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名字命名为尼古拉教堂,教堂的首任司祭就是亚力山大·茹拉夫斯基。这座教堂是在中东铁路初创时期设立的,所以教堂的规模比较小,木制结构,建筑特色和风格也较为平淡、质朴。年10月13日,中东铁路在南岗新市街(现省博物馆广场中心)破土建设新的尼古拉教堂,历经一年时间,年12月18日,这座宏伟、壮观的大教堂落成,这座教堂仍旧以俄皇尼古拉二世的名字命名,全称为圣·尼古拉中央大教堂。日伪时期称为中央寺院。哈尔滨人俗称“喇嘛台”。这座也是木结构、规模宏大,且又富丽堂皇的大教堂,就是历史上,茹拉夫斯基以主司祭来到这座教堂,同时主持这座教堂和哈尔滨的东正教事务。这座教堂以后不但成为哈尔滨东正教的中心,而且也成为哈尔滨建筑艺术史上的骄傲,它以典雅、华丽的风貌成为了哈尔滨的一大景观。这座教堂落成后,当时的沙皇尼古拉二世曾给哈尔滨拍来了贺电表示祝贺,可惜这座教堂于年被文革红卫兵拆毁。年3月由哈埠巨商契斯恰科夫出资将其移至水道街。年11月,契斯恰科夫又出资重建砖石结构教堂。3年10月14日,索菲亚教堂第三次重建,年11月25日落成。该教堂为奥斯科尔科夫设计,可容人做礼拜。年,哈尔滨符拉季米尔神学院曾设在这里。哈尔滨索菲亚教堂出资人,哈埠巨商契斯恰科夫(拄杖者,老照片)圣母守护教堂,或称圣母帡幪教堂,原本教徒多为乌克兰人,故又曾名为乌克兰教堂,始建于年,是一座罗马风格的东正教堂,位于哈尔滨南岗区东大直街号。哈尔滨的东正教徒哈尔滨曾经的二十余座教堂如今基本结构得以保存下来的也不过四五座,真正用于信徒聚会的只有一座。在哈尔滨现存的大教堂中,保存状况最好的建筑遗存是位于果戈里大街和革新街交口处的一座红白相间的砖木结构教堂。这座雄伟而精美的教堂被大家称为革新街教堂或者士课街教堂。它的正式名号是哈尔滨天主教堂圣母无染原罪堂。而年之前它被称为圣阿列克谢耶夫(圣阿莱克西)教堂,是一座不折不扣的东正教堂。那时候的革新街也因毗邻这座教堂而被称为教堂街。阿列克谢耶夫教堂,位于南岗教堂街,原为俄军设在公主岭的随军教堂,日俄战争后迁至哈尔滨懒汉屯,后又迁阿列克谢耶夫村(小北屯),年再迁马家沟,建木结构教堂。教堂街因此而得名。年,哈尔滨圣·阿列克谢耶夫教堂神职人员合影年,主显节在哈尔滨圣·阿列克谢耶夫教堂门前的冰十字架生活在哈尔滨的东正教教徒们哈尔滨东正教公墓东正教教会礼仪有七种圣事:洗礼、涂油礼、圣体血、告解、终傅、神品、婚配。受洗礼(Крещение):受洗礼是进入宗教神秘世界的庄严礼仪。东正教徒一般出生后不久就行受此礼,纯洁的水据说能洗掉受洗者的原罪和本罪。洗礼方式有二种:浸水礼和滴水礼,东正教的洗礼是浸水礼式。对婴儿进行受洗,净化其思想、心灵以及行动,整个仪式中最重要也是最神圣的一个环节。东正教一年中的节日很多,甚至多于一年中的天数,也就是说同一天可能有好几个节。复活节是重要的节日。上图是年4月8日子夜,中国东正教会哈尔滨生神女庇护圣堂的首司祭司祭亚历山大·遇石与在哈尔滨居住的一群中国信徒和东正教同胞们一起举行了复活节十字行,早课前式和节日早课圣体血礼仪。不过,在哈尔滨最具特色的要数主显节。毎年的一月十九日是基督教的主显节,也就是耶稣降生后在约旦河受洗的日子,这一天神要降福所有的江河湖水。所以,每年的这一天,东正教徒都要举行隆重的宗教仪式,把这一天称作洗礼节。就是现在,欧洲几乎所有国家,特别是俄罗斯全国都在这一天在水面上凿冰为池,教徒们称为约旦河,然后冒着严冬的酷寒赤身跳进冰池浸洗。教徒们认为,在严酷的环境中虐待惩罚自己向主表现真诚,借此洗掉受洗者的原罪和本罪,并得到神的恩赐。哈尔滨东正教洗礼祭时,教堂门前竖立的冰制祭坛哈尔滨东正教的冰上洗礼活动,始于2年1月9日(俄历1月6日)。这一天,人们冒着严寒,从四面八方涌向松花江。人们冒着严寒,从四面八方涌向松花江松花江江面上竖起巨大的冰十字架翘首以待盛大的仪式等待开始江面上事先用冰做好洗礼祭品如冰灯、冰圣经和十字架形冰水槽,主祭人用冰锥把冰打透,使水槽注满江水。俄侨在哈尔滨东正教洗礼仪式,照片中的红十字架就是冰雕而成,这也是哈尔滨冰灯节的由来!主持洗礼祭仪式的牧师们凿开的冰水呈十字形,象征着约旦河虔诚的教徒捧着圣象,祈祷主佑平安跳进凿开的冰窟窿洗一洗,就完成了神圣的洗礼祭跳进凿开的冰窟窿洗一洗,就完成了神圣的洗礼祭在“阿门”声中,隆重的冰上洗礼祭结束了。洗礼祭结束后,主教和信徒们的队伍离开松花江。在现代冰上洗礼就没有那么隆重了,但还是保持着冰水洗礼的习俗。俄罗斯冬泳洗礼可以说哈尔滨的冰雪文化和冬泳活动,就是受哈尔滨俄侨及东正教的影响、交融并潜移默化衍生出来的表现形式。年在市委书记任仲夷的倡导下,哈尔滨首届冰灯游园会在兆麟公园创办。年哈尔滨冰灯游园会年冰灯游园会从年开始,在哈尔滨松花江北开辟了冰雪大世界,成为哈尔滨又一个城市标志。第十三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将于1月5日正式开园。年第二十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开园迎客雪雕也是哈尔滨冰雪活动的主要内容,并且规模越来越大。哈尔滨工程大学第十二届国际大学生雪雕大赛。哈尔滨工程大学第十二届国际大学生雪雕大赛马家沟丽水雪博园哈尔滨松花江冬泳起源于俄罗斯人的冰上洗礼,这也是源于基督教的浸礼。冬泳是历届中国国际哈尔滨冰雪节的重头戏。图为;冬泳运动员热身。各参赛代表队接受检阅,鱼贯进入泳场。这是哈尔滨领队正在进入会场。即刻入水。名列前茅。又一位勇敢的女将尽情地让人们拍照。这是内蒙古参赛的女选手。她今天表现的非常突出。游泳的成绩名列前茅,最可贵的是她游后接受了近20分钟的采访。年参加比赛的俄罗斯选手和全国各省市的选手已列队做好入场准备。谢谢欣赏。本篇图文资料来自网上。衷心感谢原作者。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nsilafu.com/nfsc/96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