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仕强教授我来讲一个我在曲阜口孔子老家听到的故事,真的假的我不知道,各位听听看就好。有一天,孔子有个学生在外面扫地,来个客人,客人问“你是谁啊?”他就说“我是孔老先生的弟子。”他很自豪。客人说:“那太好了,我能不能请教你一个问题?”学生说:“可以啊。”他心里想你大概出什么奇怪的问题吧。那个人说:“一[详细内容]
导读伏羲氏告诉我们,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应该顺应自然。孔子的伟大,在于他提出,人跟动物是不同的。孔孟之道最了不起的,就是时时刻刻提醒我们,人跟动物到底不同在哪里。很简单,动物只有本能,没有创造。动物一天要花6个小时的时间去找吃的,没有6个小时的进食,它不能饱,而且动物没有创造力,生生世世过着同样的日[详细内容]
来源:良心学堂(ID:zengshiqiangyyh)作者:台湾师范大学教授曾仕强老实讲,人要做什么事情,是千辛万苦的;老天要做什么事情,是轻松愉快的。比如老天要一个人在行业里面得 ,它什么都不用做,只要把这个人的竞争对手通通收回去就够了,这个人就没有敌手了,很自然就得 了。如果人靠自己努力,要得 [详细内容]
不知你有没有反思过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西方人可以不断创作,每十几二十年就会有新的学说,而我们却不是这样的?关于这个疑问,不明者难免懊丧,但曾仕强却说:“西方文化是一点一滴摸索着建立起来,中华文化是老祖宗在全盘了解以后,才开始动笔形成,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做学问的方式。所以我们的文化更重要的是传承。”但[详细内容]
四十、子曰:“作者七人矣。”孔子说:“由于不同原因避世隐居的,已经有七个人了。”“作者”究竟是什么意思,实在不方便加以猜测。中华民族通用的汉字,是世界上弹性 的一种。“作者”可以解释为“这样做的人”,也可以解释成“做这种事的人”。由于上下章都在说隐者的情况,所以推知这里所说的“作者”,便是“这样过着[详细内容]
11月1日,甲午年闰九月初九,老子申遗工作研讨会在北京容介书院胜利召开。来自国家文物局专家、国家博物馆、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领导、支持老子申遗事业的企事业单位、老子文化研究学者、鹿邑、洛阳、灵宝、周至地方政府近百人出席活动。研讨会由容介书院执行院长寇全军主持,老子申遗事业联合发起人、人民日报记者张永[详细内容]
為承傳中華傳統文化而不懈努力,歡迎關註並轉發!隨喜您功德!!!中华文化,源于《易》,而成于孝。孝为德之本!中国人被人家认识的 点就是孝道。孝道为先是每一个中国人应该要谨慎遵守的,因为别人会以此为切入点来了解你。懂得孝道的人都知道:任何事情都可以变成好事情,统统可以变成好事情。什么叫做孝顺?就是孝了,[详细内容]
什么是领导的角色艺术?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徐飞谈到了16个字:“在人之上,视人为人;在人之下,视己为人。”认为只要“能践行“在上成下,在下成上”这八个字,就可以比较好地处理上和下的关系。”可见角色的关键是摆正自己的位子。其实,关于领导的角色艺术,孔子早在年前就有过论述,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孟[详细内容]
问题:怎么才能每天都收到这种文章呢??答案:只要点击上边的《煤焦化》即可对于企业管理的定义 管理一词还有许多定义,这些定义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提出来的,也仅仅反映了管理性质的某个侧面。为了对管理进行比较广泛的研究,而不局限于某个侧面,我们采用下面的定义: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和领导等环节来[详细内容]
导读:我们既然要做人,既然做了人,那就要做一个有价值的人,我想这是大家都能够认同并接受的一个观点。世界上几乎所有的人都有这样的疑问:人生 的价值是什么?对此,一千个人有一千个答案,纷繁芜杂,不一而足。对于这个问题,道家老子的回答非常高明。他告诉我们,人生的 价值就是X。大家猛一听会觉得奇怪,难道老子[详细内容]
我们都知道,习惯从行为来,行为态度获得良好的效果,便会逐渐养成习惯。行为态度从我们的观念而来,具有什么样的观念,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行为态度。心是观念的代表,所以心是思想行为的总枢纽。我们的思虑、疑惑,经过心的过滤,去芜存菁,终于定下心来,拿定主意,表现出自己所想要的行为态度。易经以人为本,比较重视自主[详细内容]
部属与主管看法不一致,马上把自己的意见表达出来,主管受得了吗?面子上过不过得去?就算表面上宽容大度,笑着采纳不同的意见,内心的感觉又如何?无论怎样。部属毫无顾虑地表示自己的异议,是一种对上司的不敬,等于是一种对自己的 ,何苦来哉!部属有相反的意见,并不马上表现出来,正是对上司的一种尊重。部属听毕指示[详细内容]
楚庄王规定,大臣百官以及诸公子的车辆,都不能驶到茅门。有一次,楚王紧急召唤太子,天刚下过雨,平地积水难行。太子把车子驶到茅门,连理挡驾,举起兵器刺伤马匹。太子跑进朝堂向父王哭诉,楚王让太子由后门离去,只晋升连理的薪俸,亦未因此而升连理的官职。上面的故事是《韩非子》中一个非常 的个案。楚庄王规定大臣百[详细内容]
“一座大湖中央,有一间庙宇,一位老主持,带和几名年轻的沙弥虔诚地修行。庙中供奉着一串传说中菩萨戴过的佛珠,有一天,老主持突然召集几名沙弥,说:“那串菩萨佛珠不见了!”年轻的沙弥们不敢置信,怎么可能不见呢?要知道,庙中只有一扇门,二十四小时都有人在。在这几名沙弥轮流看守下,外人根本进不来。老住持平静地[详细内容]
我曾问过很多人:你不过领这几个钱,你干吗这么努力呢?他说,不行啊,我们老板看得起我啊,给我很大面子,我只好争气呀!还有的人就在那里,坐不像坐,站不像站,他什么都不想做,我问他你这是干吗呢?年纪轻轻就这样?他说,我们老板根本看不起我,我再表现也没有用,干脆,还是省点力气的好!上面说的这两个人,在公司的[详细内容]
在职场中,我们常常看到下属不喜欢上司,上司也不信任下属的情况。碰到这样的情况,如果你甩手辞职不干,那是最下下之策,除非情况无可挽救。因为你在这个公司得不到领导的赏识,换一个地方很可能也是如此。其实,站在领导的立场来看,领导对自己的部属,固然想十分放心,却经常放不下心。这种说不出来的滋味,若非身历其境[详细内容]
几千年来,老子的《道德经》流传甚广,不仅文人百姓口耳相传,历代帝王也无比尊崇。其实,曾仕强教授告诉亲传弟子, 的帝王学,便是老子的《道德经》,所以,中道统文化传承班(即弟子班)第二次上课,曾仕强教授带领众弟子游学老子故里。为了让弟子更好地体悟老子思想,曾教授在老子升仙处——明道宫内亲授《道德经》的玄[详细内容]
第十二集:破解命运人们常说命运就是命加运气,那么究竟什么是命呢?命就是每一个人不同的局限性。什么叫运气呢?运气就是人身上运行的一口气而已。这口气谁在运?我们人在运。为什么每个人的命运会不相同?是不是命中注定、不可改变的呢?曾仕强教授告诉我们,人各有志就是人各有命。你的命运就是你的意志所创造出来的。 [详细内容]
中国人求的是圆满, 不是对错。实际上这是最难做到的。中国人最讨厌没是没非的人,但是中国人最不喜欢是非分明的人。凡是是非分明的人,人缘都不好,事情都办不通。我们是要求很高的民族,我们要在圆满当中去分对错,分对错分到不圆满,那你就前功尽弃。西方人是很简单的,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中国人 没有这回事。在中国[详细内容]
人要有“知识”,这是毫无疑问的,知识来自于我们所受的教育,以及现实中的经验与教训。一代商圣、清末富可敌国的红顶商人——胡雪岩,读书的时候非常认真,老师所讲的道理他有听不懂的,回家一定会请教父亲。我们可能会想,胡雪岩家境不富裕,既然父亲有文化,自己教他就好了,为什么还要花钱读私塾呢?我们要知道,[详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