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先生犯了这种戒,磕一万个头也没用

经常有人说,因果报应很难相信;我说年纪大了,越看越相信,越看越害怕,尤其现在更可怕。我们年轻时,哪里有冷气机?

“好喜乖离”,乖是乖,离是离。离是离间,挑拨是非,破坏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乖是把人与人之间弄得别扭,本来大家好好的,他会把彼此搞得别扭起来。

“更相斗讼”,还有一种心理喜欢挑拨人家,与人相斗、打架。打架这个名辞,在河北、东北、北方有不同的涵义,辩论也叫打嘴仗,两人对吵叫“打一架”。人性好斗,喜欢讲别人坏,有些人就利用人性这个坏的一面,使别人互相斗讼。古今中外,到处都可发现这种令人发指的事实。讼,就是打官司,打嘴仗,嘴巴好辩也叫讼。有些人嘴巴讲的头头是道,而且道道是头,他都有理由,你跟他讲话还没有提,他理由一大堆就出来了。斗讼两个字是相连的,这些都是人性的罪业,所以修行就要在这些地方挑自己的毛病。止观,观心法门,观什么?就是把这些病根都挑掉。所以,好喜乖离、更相斗讼的人,“恼乱自他”,不但使别人痛苦,自己也很痛苦,自己一天到晚不开心,在烦恼,在扰乱;扰乱别人,更扰乱自己。上次我们讲到“若诸有情,好喜乖离,更相斗讼,恼乱自他”这一段。“好喜乖离”,一切众生的劣根性,喜欢挑拨离间,喜欢破坏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破坏别人的好事,基本上,这些都是由于人性的嫉妒心理而来。乖离的个性人人都有,不是某一个人的特性,这是一切众生的根性,是第八阿赖耶识带来的种子,这个根性的种子有三种:善、恶、无记。人的起心动念与他形诸在外的行为,不是造善业就是造恶业,没有中间路线,勉强说个中间,就是无记,无善无恶,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了。实际上,无记也属于恶,不过,是最轻度的恶。

修行,就是把根性中善的种子擦亮,擦干净,使它开发出来。换句话说,修行就是为善去恶,自己把劣根性转过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nsilafu.com/nfzz/462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