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中,很多人被物质财富所奴役,急功近利,见利忘信,做出来许多让人忧心忡忡的事情。而在这个诚信缺失的潮流中,人人都难免随波逐流,被其裹挟于其中。那么,究竟应该怎么看待这个问题,我们又该怎么做呢?
1、是上天不会亏待诚信的人
老子在《道德经》中讲得非常清楚:“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老天不会特别照顾谁,但是常常会照顾真正善良的人。为什么要照顾善人呢?因为他的思想和行为符合天道。而天道就是讲诚信向善的。一个人与人为善、讲诚信,不管他学没学过道,他都起码是暗合了天道。
暗合了天道,自然就是在积累德行。《易经》上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再加上自作自受的因果律,所以上天就会给予正向的回报。《易经》中的中孚卦说“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我”跟“吾”,指的都是上天,上天会给你好的天爵。
我们常常讲,照道理去走,可能在正业上即使赚不到钱甚至亏本,老天也会在别的地方给予补偿,就是这个意思。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验。
其实,老天有的就是看不见的天爵,它会给你,别人看不到,只是很多人自己也不见得能感觉出来罢了。
而中孚卦的六四爻也在告诫人们,为了利益而丢弃诚信的行为,最终换来的结局往往很悲惨。而这一点多少人一辈子都没有参透,然后死得很惨。
比如在企业中,有的人跟领导很亲近,大家都知道领导很相信这个人。然后,这个人就开始利用手中的资源,来向员工去讨好。一般人都会这样想,既然有这么大的资源,不用白不用,那现在就要来争取人心,争取民意。如果一旦被领导发现了,这个人的结局就会非常危险。
因此说来,讲诚信的善果和不讲诚信的恶果,都是要由自己来消受的。
2、诚信要有一个起点
一个人要诚信,必须要有一个起点。这个起点一旦错了,后面整个就会偏掉。合乎道德的就好,不合乎道德还要去相信,结果一定是不好的。经过仔细研判,确定自己要相信了,就不能不专心,还有其他的想法。换句话说,确定它有价值,值得去相信,那就要深信不疑,不要再有很多理由。
很明显,我们本来就应该相信别人,但是立信的时候要小心谨慎,因为这种人很容易愚忠。所以,刚开始就要明辨,这件事情有没有价值,如果有价值就算没有报酬也要相信,这才叫君子。
诚信是为人处世的根本,但对人诚信也是有前提的,那就是要明辨是非,慎始而后才有可能善终。
历史上对讲诚信起点的理解,做得最好的就是曹操的一个干部,叫贾诩。贾诩很得曹操的信任,可是他却跟家人讲:我们家不能跟其他人来往,也不能让人家赞美我们,否则我们会死得很惨。可见,贾诩是非常懂得做人道理的。有这样的理解,才能做到于己于人最有利。
3、诚信不是挂在嘴上
确定之后就要去实践,实践的时候,不可以再掺杂其他的利害关系。我们现在都是,要我做这事,就得给多少钱,钱多就卖力一点,钱少就偷懒一点。最后结果一出来,不是一个人不安,而是所有人都不安。
我们中国人常常讲,既然答应人家,就算吃亏上当,也要做到底。但是这句话有个前提,就是不要随便相信别人。我们站在不信的立场来信,站在不要的立场来要,站在不讲的立场来讲,站在不知道的立场来表示自己知道一些,才是合乎道理的做法。
一个地方,如果讲真话的人都开始不讲了,这个地区恐怕就越来越乱了,有一个故事可以证实这一点。有一个君王最欣赏千里马,很想拥有一匹,于是就叫臣子去买一匹千里马。臣子坚持原则去做,找来找去,也找不着千里马,但绝不滥竽充数。最后终于知道哪里有千里马,高兴地跑去,结果马死了。于是就花重金把这一匹死了的千里马买回去,所有人都笑他。君王也很不高兴:叫你买活的,你买死的干嘛,死的有用吗?臣子说:当我们把死的千里马都买回来的时候,所有有千里马的人,都会主动来找我们,因为他会觉得我们连死的都买,那活的更加要买了。君王相信了他的话,果然得到了很多千里马。
可见,诚信不能只是挂在嘴上,而是要落实到行动上,而且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4、希望大家都能自求多福
缺乏诚信,不管是喜怒哀乐,都不得其正,最后一定是反复无常。我们讲得很清楚,一个人干脆摆明了自己不诚不信,就是小人,别人要用就用,不用拉倒,不装成君子,这叫真小人。真小人比较不可怕,而伪君子是最可怕的。我们中国人最怕的就是伪君子,反而有时候还比较喜欢真小人。
我们都知道,君子跟小人是两极化的。君子就是好,小人就是不好,但是要小心有的人外面是君子,里面却是小人;有的是外面是小人,而里面却是君子。更可怕的是君子会变小人,小人会变君子,更需多加留意才是。若是一个人对别人的事情都是君子,偏偏选中你,在你面前处处是小人,那岂不是很糟糕!正是因为有这么复杂的情况,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自求多福。
自求多福就相当于我们自己的脚,要站得稳才行,否则的话有理都说不清的,因为道理是牵来扯去的,不可能一刀两断。我们常常说,一个巴掌拍不响。意思是说凡是有争执,有是非的,都是两个巴掌,而两个巴掌,怎么知道谁对谁错呢?
我们常说:盛名之下,难以久居。一个人说自己讲诚信,那么所有人都要考验一下他是不是真的诚信。如果老板说“大家有话就说,我不会生气”,那就完了,所有人想尽办法要试试看老板是不是真的生气。如果最后证明老板还是生气了,那以后就完全没有信用了。
所以,一个人坚持自己的诚信没错,但是最好放到心里头,不要说出来。自己心里非诚信不可,至于别人怎么感觉,那是别人的事情。所以我们要对自己的诚信,留下一些余地,话不要说得太满,孔子说,凡轻诺,必寡信;就是这个意思。
诚信是人一生的名片!与否都是自作自受!希望大家好好把握!
中国式管理语录:zgsglyl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