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许多人无论怎么努力,也不能成功;常常是距成功仅一步之遥,却与成功失之交臂;原因在于:头脑不清楚。因此我们说,头脑清楚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现代信息发达,知识的来源丰沛。无论电视、广播、新闻,乃至形形色色的杂志、书籍,到处都可以获得知识。说现代人具有更多的知识,是不争的事实;如果因此便认定现代人成功的几率更大,却未必如此。
为什么呢?因为“头脑清楚,知识愈多愈好;头脑不清楚,知识愈多愈坏”。
头脑清楚,才能运用知识。
知识好比肥料,用来栽培清楚的头脑,则肥料下得愈多,头脑愈清楚。若是拿来栽培不清楚的头脑,恐怕肥料下得愈多,头脑愈不清楚。
头脑清楚的人,表现出良好的洞识力,能够明白地看出,哪些知识是“合乎自己使用”的,而哪些知识,却显然“不合乎自己的标准”。
我们常说现代是多元化社会,意思是“什么话都有人讲”而且“什么事情都有相当的道理”。处在这种“好像没有什么是非”的环境中,一切判断,不得不以自己主观的标准来衡量。这种相当主观的衡量标准,若是来自清楚的头脑,结果相当正确;万一来自不清楚的头脑,往往不堪设想。
相传吕洞宾下山,有意寻觅不慕富贵而能够传道的弟子。他遇见一位年轻人,随手点石成金,要送给他,这位年轻人不愿意接受。再用手指更大的石头,变成更大的金块送给他,年轻人仍旧不要。再点一山,成为大金山,年轻人还是无动于衷。吕洞宾以为这位年轻人不爱黄金,便问他要什么,想不到年轻人回答:“我不要点成的金,我要你那个点金的指头。”
要头脑清楚,必先认识自己。
从“指”比金更重要来看,这位年轻人的头脑十分清楚,知道要点石成金,必须先具备那个能点的指头。然而,从“不爱黄金爱指头”,显示他“贪得无限的黄金”来看,这位年轻人贪得无厌,正是“头脑不清楚”的表现。
可见头脑清楚不清楚,也具有“层次性”。真正头脑清楚的人,首先明白“人希望成功,必须逐渐提升自己的层次”,使自己表现出高层次的洞识力,才是头脑清楚的具体证明。
清楚的头脑,乃是成功的基础。吕洞宾的指头十分可贵,然而我们再羡慕,也不可想要他的指头。要“金”的人,固然头脑不清楚:求“指”的人,头脑又何尝清楚?
要头脑清楚,先切实认识自己。
打好成功的基础,在做好下面六件事:
1.理清自己的观念。
2.了解自己的性格。
3.调整自己的习惯。
4.培养自己的兴趣。
5.判断自己的能力。
6.确立自己的理想。
中国式管理语录:zgsglyl
赞赏